「御殿總提督」與「興寧侯」之謎初探(上)
28, Oct 2008 09:57
羅元信
金門的古來歷史中,由科舉出身乃至出仕任官者的記錄,可以追溯到距今千年以前;在宋代的陽翟陳家,便有陳綱等六人中過進士。元代時的金門曾設有「浯洲書院」,「為子弟員者,不知其幾(語見「滄海紀遺.建置之紀第二」)」,但並未聞有應試登科或出仕者。至明初以迄南明時期之間,以僻於海隅且如此小之地幅而言,出身於金門的得功名者與文武官員,數字著實不少,在品秩上也頗可觀。到了清代,則是武官的數目與功烈顯赫蓋過了文職官員。在如此長久的時光中,這些由平民躋身士大夫階級的賢達仕紳,有部分雖是在功成名就後遷往同安或晉江等地,但由金門本地仍存留的諸多文物:古墓、家廟宗祠、匾額、族譜等等,仍徵證著此地曾孕育過諸多俊彥英傑。除前開文物以外,專載金門人事地的方志之始,雖是遲至明穆宗隆慶二年(西元1568)才有洪受的「滄海紀遺」誕生,但早於此前的官宦聞人事跡,尚可由其他志書載記之中集腋而補足;晚於此者,則更毋庸論矣。可以說:於今在金門所見,有實物留存,從而知其存在的古代顯宦(筆者按:不一定是本地人),其事跡該當多可由各種來源,包括「金門縣志」以迄纂輯地方文史資料的近人著作中方便檢得。不過,其實有部分遺跡見於金門的古人之行實,迄今尚未被人正確地認識,或其資料缺乏,還屬於「欠詳」的範疇中,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這一類的例子中,筆者茲以自己目前略有管見的二三者,來試圖對其作描繪大略輪廓的探勘;本文名之為「初探」,緣於可徵引以解開謎團之用的佐證,於今尚有未能入手、或甚不易取得者,因此這項工作只能算小小開個頭。若日後能有機緣,筆者或其他文史工作者得以獲取這些關鍵性資料,則未解的百年之惑,也許有可望釐清的一日。以下,筆者就嘗試來初步解析這幾個例子,希望由引入另一個角度的視野,以供未來的高明者資為破解全般謎題的方向。
在金門的諸多宗祠中,珠山的薛氏家廟,懸有一方甚是稀見的「御殿總提督」匾額;這塊匾額,與薛氏家廟中的「開閩進士」、「理學大臣」二匾,被李增德老師稱為「金門全島所僅見」的三塊匾額,「堪稱浯島之寶」(見九十四年九月廿四日浯江副刊薛芳千先生「珠山九十年」一文)。關於此物來歷,筆者先由十餘年來的近人著作中截取片斷,以作為對其進行研析的基礎:
--民國八十年陸炳文先生著「金門宗祠大觀」、第三十二頁,關於「珠山薛氏家廟」的部分介紹:「……歷代瓜瓞綿延中,出了不少鄉賢名宦,其中最顯赫的莫如仁房十三世薛仕輝。仕輝公譜名仕輝,諱榮,乳名麟,官名發祥,明朝時投筆從戎,蕩平倭寇,建立大功勅書勤勳王家,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官,除了累賜大批金帛,還疊加封其祖父薛思慶為榮祿大夫,其父薛廷貴為懷遠將軍,並均獲累贈光祿大夫;先妣母及祖母,亦皆受封為一品夫人,一家三代,倍極榮寵……。」
--民國八十四年李增德先生著作、李錫回先生主編「金門宗祠之美」第四十七頁、「宦績匾」部分之第六條:「御殿總提督:珠山薛氏家廟,其先人薛仕輝於明代投筆從戎,蕩平倭寇,屢建大功,勳業彪炳,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官。」
--民國九十四年楊天厚、林麗寬老師所著「金門匾額人物」,第十九、二十頁「功名匾」部分,以珠山村「薛氏家廟」中所懸者為例,除了王守仁為薛瑄而立之「理學大臣」匾,另外:「再如該家廟『御殿總提督匾』,即是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曾纓』為『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薛榮』所立的功名匾。」(筆者按:原書有字誤,由書中所附該匾照片即可看出,「曾纓」係「曾櫻」之誤)。
--二○○五年一版,方亞先先生著「金門情深」、第四十二回「無廟無宮,鄉里袂興」:「……薛氏宗族繁衍至明朝,人才輩出,鄉賢薛仕輝少年時投筆從戎,掃蕩倭寇,戰功彪炳,累官至御殿總提督,為從一品官階,今日薛氏家廟大廳正中央所懸掛之匾額『御殿總提督』,正是敘述先賢之功名……(見該書第二七二頁)。」
除了前面這幾處見諸專書的例子之外,歷年來在「浯江副刊」或其他雜誌刊物的撰述者,不乏人曾在為文時提過此一「御殿總提督」匾額;但由於這些文章(或許也包括專書),在言及此匾時多是僅轉抄照錄前人的介紹文字,不曾試圖作進一步探究,因此所能提供讀者的,也不會超出前引四段文字的敘述內容,頂多修辭稍稍不同而已--對於珠山薛氏的這位先賢,「御殿總提督」、「薛榮」的瞭解,迄今其實還是相當、相當有限的。舉例來說吧,若要問:這位單名榮、乳名麟、譜名「仕輝」、官名「發祥」的金門珠山薛氏先賢,他是在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立下「蕩平倭寇」的大功?其立功的戰役發生之時間地點呢?僅是這兩個很基本的問題,前開的幾種近人著作、或僅是照錄轉抄者的文章中,就不曾有任一位曾試圖去弄清楚過。
就筆者所知見,在諸多論述金門古史課題的作者中,曾試圖要去給「薛榮」身處之時空背景一個起碼說明的人,僅有一位:就是在今年五月間才過世的張榮強老先生--去年的七月十六日,金門日報「鄉訊」版刊出了一篇作者署「鄉訊小組台北報導」、題為「張榮強又有大作面世作述不斷好學不倦值得晚輩學習」的文章,內容是介紹張老先生甫於去年五月出版之「浯洲選集(三)」一書。在這篇文章中有提到:
「……金門珠山社先賢薛師儀及薛福祥先後蕩擊寇賊之事功,張老考證後認為,史書上也有闕漏。其中薛福祥在明朝嘉靖年間蕩平倭寇,功勳顯赫,於嘉靖三十五年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官一品,還疊加封祖父榮祿大夫從一品、父懷遠將軍三品、祖母、先妣母為一品夫人,一家三代,倍極榮寵。但這一段蕩平倭寇榮獲朝廷授勳封爵之事,卻被國史所闕漏,地方誌亦同,唯僅珠山薛氏族譜有此記載,唯記載簡略:『……明時投筆從戎,蕩平倭寇,建立大功……』。張老認為,這麼重大的功勳,其經過情形不予記述,實情怎能使人了解,況要長久留傳。……」
--在見到「鄉訊」版這篇文章之初,因其中有言「考證」云云,起先筆者還以為:張老先生是發現了什麼前人未知未舉的佐證,才言之鑿鑿稱薛榮是在嘉靖三十五年得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但往下再看,又覺得不對勁--既然薛榮的事蹟,「被國史所闕漏,地方誌亦同」,那講來講去,除了「唯僅珠山薛氏族譜有此記載」,根本也沒有任何前所未知的新資料出現啊?那張老先生又是憑著什麼去斷定,薛榮是在嘉靖三十五年時成為「從文官一品」?為了弄清楚這一點,筆者只得去尋訪張老先生的「浯洲選集(三)」一書,但看了之後,實在不能不說:真的是感到大失所望。
在「浯洲選集(三)」中,題為「金門珠山社先賢薛師儀-福祥--先後蕩擊寇賊之事功,光耀千秋」這篇文章,見於該書第四十四至四十八頁。但這篇由題目上看似該有細說薛榮功績之文章,前面的一半是耗在縷敘珠山社與薛氏一族的「地理形勢」、「始祖定居」、「人文薈萃」等等無干宏旨之事;後半則「由俞大猷守禦金門談起」、再及於金門前賢邵應魁被撥入俞大猷幕下,然後張老先生就突然以括號把薛榮給牽扯進來了:「時倭寇猖獗,邵家軍(包括福祥部-薛家軍)一到,即揮師配合進擊……。」此文以下在簡述嘉靖三十五年五、六月間,「俞邵軍」將「賊眾二千餘殲滅,大獲全勝」之後,張老先生便如此言:
「至此,特殊的,於同(嘉靖卅五年)年九月間,『以平江浙倭』大事,舉辦祭告『郊廟社稷』之祭典,以顯示國家之功勳,並獎勵授勳戰績最優之薛福祥(薛家軍)之指揮官職及家族。
薛福祥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官(附印其匾),還叠加封其祖父薛思慶為榮祿大夫(從一品),其父薛廷貴為懷遠將軍(從三品),並均獲累贈光祿大夫,先妣母及祖母,亦皆受封為一品夫人,一家三代,倍極榮寵,天下絕無僅有。」(筆者按:此文最末尚有兩段無關之語,不贅。)
……從張老先生的文章來看,其對於薛榮一家三代的封贈等事,所記基本上與陸炳文先生所著「金門宗祠大觀」一書的內容如出一轍(但有一點怪怪的:「金門宗祠大觀」書中明明說薛榮「官名發祥」,可是張老先生卻給寫成「福祥」,不知是怎會如此?)。除了這些在他人著作中早已介紹過的資料外,若要說張老先生真比別人添了點什麼,那就是用括號「(包括福祥部-薛家軍)」,把薛榮給納入了邵應魁的部下、以及提到嘉靖三十五年在勦倭戰役的勝利之後,朝廷曾舉辦「祭告『郊廟社稷』之祭典」而已,此外無他。但在「浯洲選集(三)」的第九十二、九十三頁,張老先生便如此宣稱:
「上述這一由邵家軍蕩平江、浙倭寇之榮獲朝廷授勳封爵之薛福祥事件,卻被國史所闕漏,地方志乘亦同,唯僅珠山薛氏族譜有此記載(包括李增德先生引載于『金門宗祠之美』一書,陸炳文先生引載于『金門宗祠大觀大作』。
可是其(珠山薛氏族譜)記載簡略:
可是其(珠山薛氏族譜)記載簡略:
『……明時投筆從戎,蕩平倭寇,建立大功……』。
這樣重大的功勳,其經過情形,不予記述,實情怎能使人了解,況要長久留傳。
今作者依據當時『有關史實』,找出其(薛福祥)投軍,蕩平倭寇經過,既可明白其實況,也能供史乘之載入『見上述本文』。」
……對「鄉訊」版上所稱許之張老先生「浯洲選集(三)」一書中的「考證」內容,筆者寓目之後只有一個感覺:哭笑不得--光是這樣,就稱得上是「考證」出薛榮的事蹟了嗎?誠然,在「明史.世宗本紀」的嘉靖三十五年九月是有記:「壬午,以平浙江倭,祭告郊廟社稷。」,同年同月之「明世宗實錄」亦有載:「壬午,以平倭功,祭告 南北郊、 太廟、 太社稷、 帝社稷、歷代帝王神祇壇。命公朱希忠、張溶、徐延德;侯顧寰;駙馬謝詔;伯方承裕、陳鏸各行禮。百官上表稱賀。」但無論是「明史」或「明實錄」的內文,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薛榮」、「薛發祥」,或其家人是在當時獲封贈的記載--既然已言「國史所闕漏,地方志乘亦同」,則張老先生自謂「依據當時『有關史實』,找出其(薛福祥)投軍,蕩平倭寇經過」云云,其立論的「依據」是在哪兒了?張榮強老先生根本沒亮出來。若這樣就能謂之為「考證」,那大學與研究所的歷史學系所都可以關門、讓學生去專心寫「小說」了。筆者之無法茍同,非無因也。
試想:如果薛榮真的是像張榮強老先生所「想像」的那樣,是在所謂「邵家軍」的團隊下打仗立功,因而獲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那有趣的問題就來了:邵應魁本人在一度隸屬俞大猷幕下之後,還曾屢立戰功,聲威及於廣東,但一直到身故,他也還只是「昭勇將軍惠潮參將」(見蔡獻臣「清白堂稿」為邵應魁夫婦所撰墓誌銘)、正三品的武官;那麼,原本還在邵應魁之下的薛榮,是怎會早早在嘉靖三十五年就變成了「從一品」文官(注意:可不是武官)、把老長官邵應魁都給撇在腳下了?況且,不論是「金門縣志」或任何閩省大小方志有為邵應魁立傳者、以迄於蔡獻臣為邵應魁夫婦所撰墓誌銘中,根本就沒有任一處提到「薛榮」或「薛發祥」曾是邵應魁部屬之事啊!筆者認為張老先生不是在作「考證」,而是在寫「小說」,並非貶抑,只是實話實說;沒有依據就要言之鑿鑿,除謂為「鄉壁虛造」,實在是無以名之。
關於今人著作曾提到珠山薛氏這位前賢「薛榮」事蹟的部分,筆者就於此打住,不再多論。對於「薛榮」,筆者也曾嘗試以自己所知的一切途徑,在各類史籍載記去考索其事蹟,同樣一無所得。在筆者曾進行過探訪相關文獻載記、考察其行實的金門古人之中,「薛榮」的情形真可說是非常地古怪--一方面,有珠山薛氏族譜的記載及「御殿總提督」的匾額,可證其勳位不凡;但另一方面,卻又找不到任何史乘或方志中對他有隻字片語之載。有明一代,位高尊榮的王公名臣之事,欲考見並不困難;除了官方記錄的「明實錄」等之外,私家修史也很發達(諸如「明代傳記叢刊」中所收諸家之作),但其中都找不到「薛榮」、甚至連清代所修「明史」也一樣。在閩省本身志書方面,萬曆年間「泉州府志」和「同安縣志」都曾修纂過;前者今仍存在,後者的內容也有後續修纂的版本承襲,但裡頭也都找不到「薛榮」。身為從一品文官,總該與時人有些文字往來保存下來;但筆者在台灣國家圖書館所建置網站中檢索明人所著文集篇目,一樣也找不到任何顯示與「薛榮」有關的詩文贈序或行實記載--如果說,「國史」和私家修史、以及非與「薛榮」出身地相關的明人所著文集中,通通都對他「失載」以致找不到蛛絲馬跡,那也就罷了;筆者退一萬步勉強接受。但金門本地的情形,要怎麼能說得過去?像洪受所著「滄海紀遺」,自序於明穆宗隆慶二年,是緊接在嘉靖朝之後成書的金門地區專志,而且裡頭還有「災變之紀第八」,專載嘉靖三十九年倭寇蹂躪金門的慘狀;如果「薛榮」真的是在嘉靖年間「蕩平倭寇」而立下功勳,洪受豈有不為其大書特書捧上天的道理?稍晚於嘉靖朝面世的金門出身者之著作,如蔡復一、許獬、蔡獻臣、蔣孟育等人之詩文集,現在也還找得到,但裡頭也沒有任一篇和「薛榮」有關的文字。「外人」不捧場,那還說得過去;但連自家鄰里都對「薛榮」隻字不提,天下寧有是理乎?
欲解開這位薛榮之所以「名不見經傳」的謎,光靠近人專書著作或其他再轉一手的文章中所曾述及的資料,是行不通的;運用轉述的資料固然方便,但不曉得原來的「文本」是怎麼說的,就會繞不出人云亦云的死胡同。關於「御殿總提督」的事蹟,於今既然只有珠山當地的「金門薛氏族譜」曾道及,那也只能回歸「基本面」,從頭開始,仔細檢視這本族譜中到底說了些什麼,才能可望有所突破。
民國八十年,在金門的「珠山文獻會」編印了「金門薛氏族譜」;依該譜第六頁「編修者」部分所載,係於清乾隆年間「原修」,之後經清代至民國間的三度「重修」、兩度「增補」,然後才成為於今所見的這本「金門薛氏族譜」。關於「薛榮」的事蹟,說得最多的部分是在此族譜第二六六頁「略傳」部分之中,茲將全文照錄如下:
「仕輝公--仁房仕輝,乳名麟,官名發祥,大明間,從戎蕩平倭寇,建立大功,剌書勤勳王家授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累賜金帛,疊加封贈妣□氏一品夫人,其祖父思慶,以孫貴,封榮祿大夫,累封光祿大夫,祖母翁氏封一品夫人,其父廷貴,亦以子貴贈懷遠將軍,贈光祿大夫,母載氏一品夫人。」
稍加對照即可知,這一篇「略傳」中關於薛榮的記載,即是陸炳文先生等人著作所引的原文出處,基本上無甚差異(除將原書之「剌書」改正為「勅書」之類的小地方)。在此族譜中為薛氏著名先人立「略傳」者,依此部分之末,也就是第二七一頁所署「--祝--二十,二,十五」的文字來看,該是民國二十年間的第二十三世「承爵」先生增補時所撰寫的。因「薛榮」之略傳中有言「蕩平倭寇」云云,也難怪會令人產生這種揣想:他是在嘉靖年間倭寇鬧最兇的時期立下功勳--不過,在「金門薛氏族譜」之中,言及「薛榮」的部分並不只「略傳」而已。此族譜第十至十一頁所載「薛姓族譜舊序」,裡頭也有提到這位顯赫的先人。作此篇「舊序」者,依文末署「十七世裔孫明璣立衡氏謹序」,可知是出於清代時的族譜原修者薛璇之手筆。關於其生平,該族譜第二七一頁「略傳」部分有載:「明璣公--諱璇,守(筆者按:原書誤,當作「字」)立衡,太學生,為本族譜之原修人。」薛璇是在「乾隆五十七年歲次壬子梅月穀旦」寫成這篇序文,而在此序之中,他便已留下了一條提示,告訴後人「御殿總提督」薛榮真正的生存年代。這段關鍵性的文字如下:
「……迨明季我祖叔發祥公平倭寇。建立大功。勅書勤勳王家。爵封:御殿總提督左柱國光祿大夫。從文臣一品。累贈金帛疊加封贈……。」
乍看之下,這段文字與「略傳」中所說的無甚差異,但其中有一詞特別值得注意:「明季」。在朝代名稱後加「季」字,必是指該朝末世之期;身為一位太學生的薛璇,在為家乘寫序時定是字斟句酌,絕不會輕忽誤用。薛璇雖言「發祥公平倭寇」,會導人誤認為薛榮似是嘉靖時人,但他於前又以「明季」一詞闡明其生存年代,其實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這一點,筆者將在後文說明)。
關於明代「倭寇」侵害中國東南沿海的歷史,稍有瞭解者皆知是以嘉靖年間為最烈;至於到了「明季」,來擾海疆的主要已是來自西洋的「紅夷」、或中國本土的海盜(如著名之「劉香」),「倭寇」的禍害已成為過去。至於「明季」一詞所指的期間,就要看使用者將明王朝的傳承算到何處為止了。概略言之,由崇禎朝到福王、唐王、桂王時期,都可稱「明季」(文獻上較特殊的例子,是清人計六奇所著「明季北略」,該書敘事由萬曆中葉開始,這大概是和清代官方之「明亡於神宗論」有關。但再怎麼推前,明世宗嘉靖朝也不可能被包含在「明季」之中)。若將桂王遇害後仍奉「永曆」年號為正朔的鄭氏家族據有臺灣的期間也算進來,那「明季」就是下延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平臺為止--「明季」一詞可涵括數十年之久,到底薛榮與家族人等獲封贈的時期是在哪一段?這一點,筆者亦留稍後再論。
除了薛璇所寫的「舊序」透露的內情之外,在「金門薛氏族譜」中其實還有另一處可為參考,有裨於瞭解薛榮實乃「明季」時人。在筆者前面引用過的薛榮「略傳」之中,並沒有提及他的生卒年份;但緊接在薛榮之傳後,便是珠山薛氏之「開澎始祖」薛萬的傳記,此傳開頭即如此言:
「仕乾公--開澎湖始祖仕乾公諱萬字啓豐,公元一六四三年,生於明末崇禎甲申三月初三 ……。」(筆者按:崇禎甲申年係西元1644年,非1643年)
從薛萬的傳記中可知,他的「譜名」係「仕乾」,是與「仕輝公」薛榮同輩之第十三世薛家子孫。在中國古代,由於常有早婚早生子之情形,因此就算冒出個「姪兒」年紀大過「叔叔」,也毋庸大驚小怪;在一個大家族中,同輩份的人年齡會差一大截亦不足異。但若無特別因素影響,早婚或晚婚、早生子或晚生子的情形,在一個大家族中的各房各代出現的分布機率應該相當;因此長期平均下來,同輩份人的出生時間諒還是不致相差太大--如果採信「薛榮」是在嘉靖年間打倭寇立功的說法,那他就該是生於嘉靖初年(嘉靖元年為西元1522年)或更早的時候;但若這樣設想的話,薛榮和薛萬的出生時間就會差到約一百二十年上下了!以一般譜系學中粗估世代的方式,是以三十年為一代;若薛榮是生於嘉靖初或更早,那他和薛萬的生年就會差了將近四代!同樣都是薛家的十三世子孫,要出現這麼大的差距,除非從始祖算起,「仕輝公」所屬的一支,每一代平均都得比「仕乾公」的這一支早十年生子,才能累積到這麼大的落差。但要真出現這種巨大差距的情形,機率恐是非常非常小的。因此,筆者認為:薛榮應是「明季」時人,約是生於崇禎初或天啟、泰昌,抑或萬曆晚期,其出生時間與薛萬相差不出一代,才是比較合理的推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