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金門藝文拾零.拾玖──關於林釬.之二(上)

 

金門藝文拾零.拾玖──關於林釬.之二(上)

 

羅元信

 

        於「校書」一事,古人有喻之如掃落葉、如拂几上塵;不論如何殷勤,總是旋掃旋生、拂去又來。校書三次四次甚至五六次,末了竟仍發現還是有先前沒揪出的舛誤,著實令人著惱。但這種情形若發生在「輯佚」,那就是天賜之喜了;本以為已無孓遺,卻又能再有發現,對於古人或今人而言都是美事。說起來,輯佚是比校書更耗心力:因校書所欲糾謬辨正的目標物是已在眼前,而輯佚所欲尋覓的,卻可能是天南地北不知在何方。有時某人的佚文佚詩何在雖有線索可循,卻又非一時間就能入手;猶有進者,這些佚文入手之後,真正的問題也才剛開始。其間的種種困難,實非三言兩語能盡。

               ──明末的林釬,是金門出身的前賢中於科舉和官位都居冠的人物,能詩能文自不待言;然而因無個人詩文集存世,其生平手筆,以往除了方志中所曾迻錄為人知見者,於今所存者罕。筆者在蒐羅金門前賢散佚詩文的這些年來,陸續檢得林釬所作之奏疏、序文、碑記、墓誌銘、書信、短箋與詩作,以及他人為其所作詩文等,算稍補了文獻不足之憾。近期間,筆者又再檢得「林釬」之序文三篇;不過其中有真有假,欲解讀內容亦非一蹴之易。要之,尋尋覓覓的目標既已入手,賡續的註釋解說再麻煩也得進行。雖然筆者學力有限,有些地方作得恐還不盡人意,但至少也可為後來者先打個基礎。至於在將來,是否還真會有「後來者」,就非筆者所能逆睹了。

             ……約莫在四年以前,筆者由網路上獲得一條線索:林釬曾為一位進士考試的同榜友人朱泰禎所著《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一書寫過序文。但很遺憾的是:筆者查不到在臺灣有任一間公私立大學或學術機構藏有朱泰禎此書。筆者曾找到在臺灣有博士生於論文中自述其在大陸的南京圖書館曾見此書,但據其所述該館典藏的本子狀況已不佳,筆者只好斷念。之後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的目錄上查到有此書,於是去信該館,希望能取得該書序文之複製件或影像檔。但該館特藏組人員覆以:該館正在將特藏古籍送出進行數碼化,故無法提供;待完成數碼化後,古籍之圖像即會於香港中文大學數碼典藏網頁上供公眾查閱。因了該館有如許答覆,筆者便又靜候了兩三年;但終於等到能在網路上得見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所藏之《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時,卻是大失所望:原來該館典藏的是清代複刻的本子、書首並無林釬序文。等候期間筆者還曾在《浙江圖書館保存類書目》查到有著錄朱泰禎此書,但筆者在浙江地區無人可託,沒法進一步打聽。在確定香港方面的藏書不符需要之後,筆者再啟搜尋,終於在去年查到大陸的上海圖書館裡有明末刊本。幸運的是:上海圖書館與臺北市立圖書館有合作關係、可以申請複製或拍攝;雖然這項業務一時間因為疫情關係暫停受理,但最終還是又再開放。筆者經由臺北市立圖書館提出申請,終於獲得了朱泰禎《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一書開頭的林釬序文複製件。

              然而,佚文入手之後,真正的問題才開始:林釬此序是以行書寫成;而筆者於書道欠學,六百字的序文中就約有五十個字認不出或難以確定。碰上沒法解決的難關,筆者自己瞎參禪也無用,還是得向專家請益。經由陳益源教授惠予介紹,筆者先是將林釬序文的圖檔及能辨識部份的文字檔,麻煩中華民國書法教學研究學會的秘書長張守恆先生協助判讀;既而筆者又委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以及經唐蕙韻教授介紹其叔唐敏達老先生幫忙看看。綜合多方眼力,總算將林釬為《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一書所作序文的文字大致都判讀出來;筆者於此謹向諸位先進致謝、感激諸位的協助。以下,筆者就先對林釬為之寫序的這位同榜進士朱泰禎的生平作一介紹。綜合清光緒二年刊本《海鹽縣志》卷十五〈人物傳一〉、民國九年鉛印本《龍巖縣志》卷三十一〈良吏傳〉等之記載,朱泰禎之生平大略如下:

 

               按,朱泰禎,字道子,號白岳,浙江嘉興府海鹽縣人。生而頴異,于學無所不窺。朱泰禎於萬曆四十四年成進士後,初授福建龍巖縣知縣。時逢歲饑,開倉賑濟饑民,卻有人趁機作亂;朱泰禎只擒治魁首,寬赦從犯,一邑懾服。既而該縣又遇淫雨,山洪暴發,縣城城牆頹圮,百姓房舍被毀不計其數。朱泰禎又發備賑贖鍰銀一千二百餘兩,以工代賑,發粟募民築城,使百姓不致流亡失所。龍巖縣百姓在東城外為朱泰禎立生祠,還特別派人前往晉江請張瑞圖撰文並書寫〈龍巖邑侯朱公生祠記〉(見《海鹽朱氏宗譜》卷之四),刻碑以誌念。因其治行卓越,朱泰禎於萬曆四十六年改漳浦縣知縣。天啟初年,朱泰禎因政績卓異被擢為試御史,繼而成為福建道監察御史,在東北兵事與徐鴻儒等發動的白蓮教之亂時,朱泰禎都曾上條陳提出建議,洞中機宜。天啟三年八月,朱泰禎被命為巡按雲南御史,當時貴州奢崇明、安邦彥之亂仍未平定,前往雲南的道路受阻。朱泰禎駐節成都,發蜀中兵開道建昌,踰大小丞相嶺、渡金沙江,擒賊首烏利,打通進入雲南之路。水西、東川、烏撒三地大寇傾巢來犯霑益,朱泰禎以六千守兵擊破來犯賊兵,斬首數千級。之後水西賊寇再度來犯,朱泰禎於無城郭的炎方樹木為栅,監督諸將設伏以待。賊兵九十八營並進,與明軍發生殊死鬬;明軍驅象横擊,賊兵大奔潰,遂將寇首擒斬。戰事後朱泰禎築四石城于炎方,名為:懷徳、畏威、招攜、來遠;又將賊兵屍體堆葬成丘(京觀)、以儆來犯者,並立銘記事。當朱泰禎巡按雲南時,鎮守雲南之黔國公沐昌祚年紀老大,神智昏耄,其身邊奸佞趁機侵奪百姓田產,造成人心動盪。天啟四年十二月沐昌祚薨,其嫡孫沐啟元嗣位。沐啟元年少桀驁不馴,成了黔國公之後更是不甚奉法。朱泰禎極力導正沐啟元,不與其衝突,以正向勉勵安定其心,使其不致生事。後來朱泰禎巡按之期已屆,被召還朝,途中接到其父去世消息,遂請假回海鹽縣喪奔守制。而被命接任雲南巡按的御史余城處事無方,與沐啟元發生衝突,甚至互相訐奏。沐啟元因而起了亂心,欲舉兵造反,開始布署人馬。沐啟元之母有智略,屢次勸戒,但沐啟元不聽善勸;其母憂懼兒子作亂會導致沐氏覆滅,遂下毒酖殺沐啟元,並向朝廷報稱是病死。但畢竟紙包不住火,沐啟元欲作亂而被其母謀殺的經過,還是風傳到雲貴總督張鶴鳴耳裡,並奏明了朝廷。最終沐府雖得以保全,但一樁人倫悲劇畢竟是遺憾。斯時雲南百姓更是咸思朱泰禎行事有方,若有他在,沐啟元當不致如此下場。當朱泰禎於崇禎二年底服喪期滿,於還朝途中得知清兵侵入關內、京師戒嚴之危境;朱泰禎並不退卻,反而冒烽火進入北京城,參與捍守廣甯門,事後朱泰禎獲起補為御史。但在崇禎三年正月間,朱泰禎為了其族人謁選之事,致柬請託吏部文選司主事解學夔,結果被揭發;解學夔遭外調,朱泰禎也被謫為徽州府知事(正九品官)。其後朱泰禎被陞為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正六品官),於其間清稽侵佔,一洗宿弊。最終朱泰禎於崇禎壬申(五年,西元1632)十月廿八日卒於任上,享年五十有四(據《海鹽朱氏宗譜》卷之二載東閣大學士錢士升所撰〈明故福建道御史白岳朱公墓誌銘〉所記),卒後獲祀鄉賢。所著有《禮記意評》、《遠人樓詩集》、《雲中疏草》,以及林釬為之作序的這部《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

         ……林釬為《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一書所作序文,其文題為〈公穀合彙序〉,結尾處並無繫年月,不過序文中有言及朱泰禎於「丙辰(萬曆四十四年),蒞我巖邑(出任龍巖縣知縣)」;由此觀之,林釬寫序的時間,應是在萬曆四十六年朱泰禎由龍巖縣被調往漳浦縣之前。筆者揣測:林釬寫此序時,大概人就在漳州之龍溪,是請假回鄉的期間;因為就在左近,而被朱泰禎找上寫序文。以朱泰禎在龍巖縣所歷諸多狀況而言,似不可能在公餘還有精力去從頭到尾寫完一部書;故他大概是在成進士之前即已有初成之書稿,在龍巖縣蒞職期間則是作校稿與修改完善的工作。由《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之書名,可知這是將詮解《春秋》經文之《公羊傳》與《穀梁傳》內文合為一帙,再加上朱泰禎自己的附註疏解;要之,這是一部經學方面的著作。然而,筆者雖是多方請益,將林釬序文的內容逐字辨識出來,但林釬於其中到底「寫了些什麼」?有些部份,筆者實在不敢說真正全般理解了。由於公羊、穀梁兩家學派在漢代有學術與政治地位上的爭競,故林釬序文的前面約三分之一,都是在講述這兩家較勁的經過。而林釬博學多方,其序文後面三分之二除了稱許朱泰禎在治民的表現與此書,還用上《春秋》與《周易》的內文典故,甚至還有佛經;以故學淺的筆者苦參野狐禪,有些部份也只能強為之說。要之,先將這篇序文的大概作個介紹,至於更佳的詮解,就只好期待有心之「後來者」了。以下,筆者就將林釬所作公穀合彙序〉一文錄出:

            公穀合彙序

        有左子之《春秋,而後有公、穀之春秋。有公、穀之春秋,而後有康侯之春秋。左子春秋,公、穀之嚆矢也;公、穀《春秋》,康侯之嚆矢也。公羊數傳為胡毋氏,迄江都、公孫,而學乃大顯。穀梁無是也。于是瑕丘江氏獨棄其眾嗜之餘,為弘學忠至,然與江都廷辯乃數屈。至其徒魯榮廣輩,高材多通,每與公羊大師睢孟等論難,則又數困之。于是二學並立。迄孝宣十年,召名儒平同異,而穀以大尊。要之,法二子者暢深義,抉微髓于素王之心,皆槩有曙焉。其互起互屈,則傳之慧冀之也。茍期挹彼注茲,同歸于中,則何必入室操戈、奴主相位乎?

           白岳朱年兄以禮經起家,閎博無所不窺;其于春秋,即顓門不逮也。丙辰,蒞我巖邑,亦既賁經術,絢吏治,贊玉正,肅梅實,握麟筆之華衮,以提衡宰割,爛如矣。乃出其一夜神心,合彙公穀而表章之,而二家之同異金鑛互鎔、燈月相映。噫!盛哉!余固曰「有朱白岳之《春秋》,而後有公、穀之《春秋》」也。雖然,有公、穀之《春秋》,即有羣子之《春秋》,有兩字之《春秋》,有一字之《春秋》。公、穀《春秋》,朱君所彙者是已。群子《春秋》,樊然黑白具在也。兩字之《春秋》,生之用德,肅之用刑。噫嘻!其在案牘間乎?以天賞怒,不位乎其成。無已,有一焉。其首曰元;元,乾德也。雲行雨施,聖人之所以御天下也。今之邑,古之侯焉。生之用德,肅之用刑,時乃天道。夫其春若秋,皆元也。冬至之子,皇皇而旉四海,浸假而冰堅,而龍戰敗矣。其在《春秋》,為旱、為雹、為星隕、為有麋、為退鷁,意之興也。寰宇肖乎前,而不知其由萌已乎?非有全經于胷中,且得聽彼乎?朱白岳,調元手也。夫公、穀其寄焉。異日報績已成,以明經侍從,即江都廉直不意,又寧數魯榮耳,(糹夫)持弘學,能盡師法已哉。是集乃且日星海內矣!豈唯窮經製錦者之珎鑑,抑亦大居正者之司南。

                                                                                                                                                                                               治年弟林釬謹拜言

(序末有鈐陰文印章「林釬之印」、「鶴胎」兩方)

 

                                                               《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書首林釬序文首尾




          ──本篇部份詞語、典故,略釋於下:

        有左子之《春秋,而後有公、穀之春秋》:左子,謂左丘明。《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中云,孔子曾「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之後「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由《史記》所云,左丘明係魯人,與孔子同時代或稍晚;但唐代趙匡則以《論語》中有「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之語,認為「左丘明」係時代早於孔子之賢人(如此,則左丘明就不可能「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了)。近代學者已認為《左傳》成書當在戰國之世,且「左丘明」究竟是姓「左」還是「左丘」、抑或「左」係謂其人曾任「左史」而非姓氏,仍是眾說紛紜。要之,「左子之《春秋》」,即指《左傳》。「公、穀之春秋》」,謂《左傳》之外為《春秋》作傳的公羊、穀梁兩家,有《公羊》、《穀梁》之作。《左傳》與《公羊》、《穀梁》,被合稱為「春秋三傳」。三傳之中,《左傳》屬古文學派,成書最早;《公羊》與《穀梁》則屬今文學派,原本僅有師徒耳口相傳,至西漢時方寫定成書。以成書時間而言,《左傳》是早於《公羊》與《穀梁》,但不可以理解為「沒有《左傳》就不會有《公羊》與《穀梁》」;因彼等傳承、詮釋《春秋》經文之重點各不相同,後二者並非前者之分化衍生。

        有公、穀之春秋,而後有康侯之春秋》:康侯,指宋人胡安國,字康侯,紹聖(宋哲宗年號)間進士,於宋高宗時除中書舍人兼侍講,曾耗二十餘年心力著《春秋》,卒諡「文定」。《明史》志第四十六〈選舉二〉載,明初設科舉時,「《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但在永樂間訂頒四書五經大全之後,「《春秋》亦不用張洽傳」。而胡廣等纂修《五經大全》作為科舉考試之定本時,專主胡安國所著《春秋》;該書因而成為明代科舉試《春秋》經義時之「指定用書」,對明代士子影響重大,故林釬於此特別提到「康侯之春秋》」。 而朱泰禎此書係將《公羊》與《穀梁》「合編附註疏纂」,因此林釬要強調「有公、穀之春秋,而後有康侯之春秋》」,以凸顯公羊、穀梁二傳之重要性。

         左子春秋,公、穀之嚆矢也;公、穀《春秋》,康侯之嚆矢也:嚆矢,出《莊子.在宥》:「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成玄英疏云:「嚆,箭鏃有吼猛聲也」。嚆矢,即鳴鏑、響箭;箭鏃有孔,箭矢飛行時會發出尖嘯哨音,矢未至而先聞聲,故用以喻事物之始。但林釬於此云「左子春秋,公、穀之嚆矢也」,恐易致誤解;雖然《左傳》成書早於《公羊》與《穀梁》,但《左傳》主記事載史,而《公羊》與《穀梁》則著重說解經義,學風流派完全不同。至於「公、穀《春秋》,康侯之嚆矢也」一語,用意與上文「有公、穀之春秋,而後有康侯之春秋》」相同,皆在凸顯公羊、穀梁二傳之重要性(也是凸顯朱泰禎此書的重要性)。

             公羊數傳為胡毋氏,迄江都、公孫,而學乃大顯:關於「公羊家」一派之傳承,東漢時戴宏曾為《公羊》作序,其中云:「子夏(孔子弟子卜商)傳與公羊高,高傳與其子平,平傳與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乃共弟子齊人胡母子都,著於竹帛。」戴宏序文雖將「公羊家」之傳承一代代詳列,但這禁不起細究;清代學者崔述於《洙泗考信餘錄》卷三中就曾質疑:「子夏生於春秋之末,下去漢景帝時有四百有餘歲矣,安得五傳而至胡母子都?」但在明末的林釬時,這種質疑可能尚未有人特別提出,故林釬自是依眾人所信的戴宏之說,認為「公羊家」的始祖係子夏,經過「數傳」而至漢景帝時的「胡毋氏」。而林釬在此所提到的「胡毋氏」,其姓氏於舊籍中記載亦不一。譬如《史記.儒林列傳》中云:「言春秋於齊魯自胡毋生」;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云:「毋音無。胡毋,姓。字子都。」其後班固《漢書.儒林傳》在開頭部份亦載:「言春秋,於齊則胡毋生,於趙則董仲舒。」但同樣就是在《漢書.儒林傳》的下文,為其人立傳時卻是云:「胡母生字子都,齊人也。治公羊春秋,為景帝博士。與董仲舒同業,仲舒著書稱其德。年老,歸教於齊,齊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孫弘亦頗受焉。」連《漢書.儒林傳》都有二說,究竟是「胡毋」還是「胡母」,實難論斷。至於「江都、公孫」,前者指西漢時大儒董仲舒,曾為江都相;後者指公孫弘,漢武帝時由御史大夫而至丞相,封平津侯。董仲舒與公孫弘分居學界與政界之頂峰,自是對「公羊家」奠定在西漢初春秋經說之獨尊地位有絕大影響。

             穀梁無是也:在西漢初年,因「穀梁家」一派一時間還沒有像「公羊家」那樣有董仲舒、公孫弘這般重要的人物出現,因而崛起較晚。在漢武帝立五經博士時,「公羊家」即已被朝廷立為學官,但「穀梁家」是到了漢宣帝時才成為朝廷認可的學術流派。

              于是瑕丘江氏棄其眾嗜之餘,為弘學忠至,然與江都廷辯乃數屈:瑕丘江氏,「穀梁家」學者。《史記.儒林列傳》中載:「瑕丘江生為穀梁春秋。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卒用董仲舒。」《漢書.儒林傳》中對其記載更詳細:「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於魯申公,傳子至孫為博士。武帝時,江公與董仲舒並。仲舒通五經,能持論,善屬文。江公呐於口,上使與仲舒議,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孫弘本為公羊學,比輯其議,卒用董生。於是上因尊公羊家,詔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興。太子既通,復私問穀梁而善之,其後浸微,唯魯榮廣王孫、皓星公二人受焉。」按,林釬文中稱「瑕丘江氏棄其眾嗜之餘,為弘學忠至」,此處讀起來像是說瑕丘江公拋開了自己原本鑽研、但在當時並不興盛的穀梁一派學術,轉而向「弘」、也就是公孫弘學習,且十分熱忱;但《史記》或《漢書》中,都沒有記載瑕丘江生(公)轉投入公孫弘門下的說法,這恐怕是林釬僅憑記憶下筆而有混淆生誤了。而如果說「為弘學忠至」一語,指的是瑕丘江公對於「弘揚」穀梁一派學術抱有十分熱忱,那麼上文的「棄其眾嗜之餘」、棄的又是什麼?舊籍中完全沒提到瑕丘江公在研習穀梁一派之前的治學經歷。「與江都廷辯乃數屈」云云,即指《漢書.儒林傳》所載,武帝命瑕丘江公與董仲舒各以其學術進行論辯,結果江公因口才不若董仲舒而落敗;武帝因而以公羊家為尊,還命太子(即劉據,於武帝晚年因巫蠱之禍遭奸人江充構陷,欲斬江充而起兵,與丞相劉屈氂大戰於長安,兵敗後逃亡自殺,被稱為「戾太子」。)學《公羊春秋》,公羊家因而一時間獨領風騷。

        至其徒魯榮廣輩,高材多通,每與公羊大師睢孟等論難,則又數困之。于是二學並立:魯榮廣,瑕丘江公之徒。前引《漢書.儒林傳》中有載,太子劉據在武帝命其學習《公羊春秋》之後,私底下又學了《穀梁春秋》,且更喜穀梁家之學術。但之後穀梁家還是逐漸衰微,只有魯榮廣王孫(據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所載,「王孫」係魯榮廣之字。筆者按:「魯」當指其出身係周代魯國故地,並非姓氏;其人應姓「榮」、單名「廣」。)、皓星公兩人傳承了瑕丘江公的學術。《漢書.儒林傳》在關於瑕丘江公記載的下文中有云:「(魯榮)廣盡能傳其詩、春秋,髙才捷敏,與公羊大師眭孟等論,數困之,故好學者頗復受穀梁。」魯榮廣除了學得瑕丘江公的師說,兼以高才捷敏,口齒上諒亦較其師擅長,因而能數度於論辯中打敗公羊家的大師眭孟等人,為瑕丘江公與穀梁學派掙回了面子。但林釬於下文緊接著即稱「于是二學並立」,這話就說得有些早;穀梁學派被立為博士成為學官,已是漢宣帝在位的晚期之時。詳見下文。眭孟,公羊學派學者。《漢書.儒林傳》關於胡母生的記載有云,胡母生之弟子有蘭陵褚大、東平嬴公等人,「唯嬴公守學不失師法」。眭孟為魯人,係嬴公弟子、胡母生的再傳弟子。《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中有為眭孟立傳,載其名為「弘」、「孟」係其字。眭弘少時好任俠、鬥雞走馬,年長後才立志向學,從嬴公習得公羊春秋,後以明經為議郎,官至符節令。但漢昭帝元鳳三年時,泰山萊蕪山南發生大石自行聳立、白烏數千聚集等異象;眭弘風聞這些異象,認為是上天啟示要當今皇上禪讓退位、將皇位傳予民間賢人,便把自己的意見寫成書面請友人上呈給朝廷。這時漢昭帝還年幼,由大將軍霍光秉政;霍光見了眭弘的上書,老大不悅,便交給廷尉處置。結果眭弘與代其上書的友人都被科以「設祅(妖)惑眾,大逆不道」的罪名,同遭處死。但五年之後,漢宣帝由民間被迎回朝廷即位;或許認為眭弘上書是預見了自己的崛起,宣帝便徵眭弘之子為郎,算是補給已在地下的眭弘撫卹吧。

               迄孝宣十年,召名儒平同異,而穀以大尊:關於穀梁家在西漢崛起的經過,《漢書.儒林傳》中為瑕丘江公所立傳中有敘述。前面已提過:瑕丘江公之徒魯榮廣與公羊大師眭孟等論辯數勝,因而吸引了一些好學者也學習了《穀梁春秋》。魯榮廣的弟子中有蔡千秋,而蔡千秋還另又師事皓星公,可算是當時學習穀梁家學術諸人中之最篤純者。在漢昭帝去世後,武帝流落民間的曾孫劉詢被迎立登基,是為宣帝。宣帝聽人說起祖父劉據喜好《穀梁春秋》,便徵詢魯地出身的丞相韋賢等人意見,韋賢等也都認為應該振興屬於「魯學」的穀梁家一派(公羊家為「齊學」)。於是宣帝召見了當時在朝中為郎之蔡千秋,並將他擢為諫大夫給事中;後來蔡千秋有過而左遷平陵令,但宣帝恐其學術傳承斷絕,又以蔡千秋為郎中戶將,並選了十名郎官向蔡千秋學習《穀梁春秋》。之後蔡千秋病卒,宣帝復徵瑕丘江公之孫為博士,但江公之孫不久後也去世;宣帝只得另徵周慶等人,命彼等傳授十名弟子。這批穀梁家的新生代弟子由宣帝元康年間(西元前65~62年)開始接受培訓,直到甘露元年(西元前53年),累積了十多年的學力,可以和人比試了。於是宣帝召五經名儒、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出題,讓穀梁、公羊兩家的代表於殿中進行論辯(即林釬序中所云「召名儒平同異」);結果穀梁家獲勝,參與論辯的周慶、丁姓兩人也被命為博士,穀梁家的學術一時因而大盛。關於穀梁、公羊兩家這場「御前比試」,據《漢書.宣帝紀》中的記載,是在漢宣帝甘露三年(西元前51年)進行的。按,漢宣帝係於昭帝元平元年(西元前74年)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本始」;由其即位開始,到進行「召名儒平同異」,這中間已足足過去了有二十三年之久。林釬序中會云「迄孝宣十年,召名儒平同異」,顯然是他在寫序時沒為此特別再去查書、僅憑記憶下筆故生誤了。

             要之,法二子者暢深義,抉微髓于素王之心,皆槩有曙焉。其互起互屈,則傳之慧冀之也:此段文句有部份難解。法二子者,指這些傳承公羊高、穀梁赤(舊時認為係《公羊傳》、《穀梁傳》之創始者)學說的瑕丘江公、董仲舒等學者們。暢,通;暢深義,謂彼等能通達師說的義理精微之處。素王,謂孔子。因孟子曾云:「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中的褒貶便被視為孔子理亂之心的寓寄;註解說經者能抉其微髓、使其寓意暢曉世間,便是「有功於聖人」了。前面這些文句,筆者約略還可揣摩其意,但以下的「皆槩有曙焉」一語應如何解釋,筆者就難為之說;或許是謂:這些兩漢經師們的努力成果,已為世間所周知共睹?「互起互屈」,不消說是指公羊、穀梁兩派學者們之間的爭競起落,但「傳之慧冀之也」中的「冀」字作何解釋,筆者迄今也還想不出來。要之,林釬當是肯定漢代公、穀兩家經師們的努力,認為彼等的起落顯晦,僅是因傳承者的或慧或庸所致。

             茍期挹彼注茲,同歸于中,則何必入室操戈、奴主相位乎:挹彼注茲,出《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謂取有餘以補不足。句謂:若公羊、穀梁兩家能夠取彼之長以補己之短,使雙方都歸趨於中正之道,那又何必進行論辨、非要分個高下(由誰當老大)不可?

             白岳朱年兄以禮經起家,閎博無所不窺;其于春秋,即顓門不逮也:白岳朱年兄,即朱泰禎。以禮經起家,謂朱泰禎參加科舉考試時,在五經中選試的是《禮記》。亦即在五經之中,朱泰禎原應是對《禮記》下最深的鑽研工夫。但朱泰禎此書係將疏解《春秋》之《公羊傳》與《穀梁傳》作一調和,而這並非朱泰禎參加科舉考試時受試的專精範圍,故林釬在此要強調朱泰禎「閎博無所不窺」;甚且在《春秋》的造詣之深,連專(顓)門研習《春秋》者也比不過他。

丙辰,蒞我巖邑:丙辰,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即林釬與朱泰禎同時登第之年。巖邑,謂漳州府府西之龍巖縣;朱泰禎成進士後初仕即至龍巖任知縣。民國九年鉛印本《龍巖縣志》卷三十一〈良吏傳〉載:「朱泰禎,字道子,海鹽人,萬歷(曆)丙辰進士。四十五年知縣事。歲饑,首發倉賑濟。有倡亂者,廉置之法。四十六年,大水,霪雨弗止,漲沒城堞。水退,乃發備賑贖鍰一千二百有奇,分賑災民,築城牆,修龍津橋。邑人為立祠東城外。後擢雲南道御史。」

               亦既賁經術,絢吏治:賁,大、光大之意。經術重在致用。賁經術,謂朱泰禎治縣,能運用發揮經書中的治術。絢,修飾之意。《漢書.循吏傳》開頭提到,在漢武帝時的江都相董仲舒、內史公孫弘及兒寬,「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天子器(重)之。」在地方任父母官治民,本是充滿聽訟斷案、催科撫字等等僵硬的公式程序;但朱泰禎能「賁經術」、「以經術潤飾吏事」,從而使原本呆板執行公務的吏員亦能理解安輯百姓的道理,衙門氣象為之一新。

               贊玉正:此處「贊」字,或可理解為佐助、進獻之意;但「贊玉正」應如何解釋,筆者並無把握,只能強為之說。按,《周禮.太宰》部份記載太宰職司中,有「及祀之日,贊玉(玉器)幣(幣帛)爵(盛酒之爵)之事。」一語。祭祀用之玉器來自地方進獻,故可喻指貢賦、稅負。筆者揣度,「贊玉正」或謂能將地方應上繳的各種銀錢實物等徵賦都完納達成,沒有逋逃欠繳。

              肅梅實:此句亦不易明白所指,但筆者揣測當出於《春秋》之典故。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年底載《春秋》經文有云:「隕霜不殺草,李梅實(下了霜但草沒被凍死,李樹梅樹結了果子)。」《漢書.五行志第七中之下》述此事時云「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隕霜不殺草。劉歆以為草妖也。」、「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 李梅實。劉向以為周十二月,今(漢朝)十月也,李梅當剝落(果實應早已熟透自落),今反華實(才剛花落結果),近草妖也。」本來下霜會將草凍死,李樹梅樹也不該天寒時才開花結果;但僖公三十三年年底出現了「隕霜不殺草,李梅實」的異象,故而被認為是「草妖」、甚至附會成是在反映政道、君臣之事(其實以現代眼光觀之,就是「暖冬」、天時不正)。此句「肅」當為端正之意;謂朱泰禎來治龍巖縣時四季寒暑正常,沒出現什麼近乎「草妖」的異象──古代地方父母官責任百百種,即便是境內蝗蟲啃毀作物、或是出了什麼逆倫大案,都可能被歸咎到治民者之「不德」以致;反言之,沒有冒出什麽「隕霜不殺草,李梅實」的怪事,亦可證父母官持身清正、挑不出渣。

             握麟筆之華衮,以提衡宰割,爛如矣:麟筆,《春秋》經文於魯哀公十四年開頭云:「春,西狩獲麟」;相傳孔子作《春秋》即絕筆於此段記事,後遂以「麟筆」喻史官之筆。華衮,出晉代范甯〈春秋穀梁傳序〉之語:「一字之裦,寵踰華衮(王公之服)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提衡宰割:衡,平之意。提衡宰割,當指《史記.陳丞相世家》所載:陳平早年於其里社祭中為宰,「分肉食甚均」而獲父老稱善之事。句謂:朱泰禎來龍巖當知縣,能以史官般的公正對良善百姓給予褒揚(或懲治頑劣刁民),處理諸事不偏不倚而獲贊許,其成績已斐然昭然。

               乃出其一夜神心,合彙公穀而表章之,而二家之同異金纊互鎔、燈月相映:關於此處文句中的「一夜神心」究竟何指,筆者思索許久,懷疑林釬在此用的可能是「佛典」。在唐代李通玄所撰《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四之上部份,有這樣的文句:「第八不動地,以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道場中有一夜神,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筆者揣測林釬之意當為:朱泰禎見公羊、穀梁兩家之說歧義難合,於是起了像夜神「大願精進力」那樣的「佛心」,將兩家之說合彙、並以自己的看法居中調和,以解紛擾之惑。金纊互鎔,當出於《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中載,吳王闔閭請鑄劍師干將造名劍兩把,干將為此「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並配合天時開始鑄劍,但卻發生「金鐵之精不銷淪流(各種金屬礦材無法銷鎔混合)」的情形,過了三個月仍無法成功。干將之妻莫耶(邪)問起緣故,干將說過去自己的老師歐冶子遭逢「金鐵之類不銷」時,是「夫妻俱入冶爐中,然後成物」。於是莫耶剪了自己的頭髮與指甲投入爐中,又使童男童女三百人拉風箱裝炭,於是「金鐵乃濡」、「遂以成劍」。林釬謂朱泰禎調和公、穀兩家歧異,猶如干將莫耶夫婦的付出心力,使得兩家之說得以「挹彼注茲,同歸于中」、「燈月相映」。

               余固曰「有朱白岳之《春秋》,而後有公、穀之《春秋》也」:此處「曰」字,筆者求教於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等不同先進,均辯識係「得」字。但筆者吟味良久,覺得在此似應是「曰」字方是。「余固曰」,即林釬自己要這麽說(雖然別人不見得同意):有了朱泰禎的這本《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然後公羊、穀梁兩家之《春秋》才得以存在(因其中義理紛歧之處由朱泰禎詮解調合了)。

               一字之《春秋》:因《春秋》經文用字精簡,舊時諸儒說經常有謂其「以一字為褒貶」。 晉代范寧作〈春秋穀梁傳序〉,其中便有云《春秋》經文「一字之褒,寵踰華衮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雖然明代中期已有何喬新在〈策府十科摘要〉一文中,提出「泥於一字褒貶之說,則《春秋》字字皆挾劍戟風霜,聖人不如是之勞煩也」的看法。但直至林釬之時代,諒大多學者仍是認為《春秋》有「一字褒貶」的寓寄在其中。

群子《春秋》,樊然黑白具在也:群子《春秋》,謂公羊、穀梁兩家《春秋》之後,各個註解《春秋》之學者、流派等。樊然,出《莊子.齊物論》中王倪回答齧缺之語:「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紛雜之意。謂各家註解《春秋》之作,其不同意見雜然紛陳。

              兩字之《春秋》,生之用德,肅之用刑。噫嘻!其在案牘間乎:兩字之《春秋》,謂《春秋》之大義,要之在揚善警惡,以「德(善政、獎勵、褒揚)」給予良善者,而以「刑(征討、懲罰、貶斥)」對待為惡者,以端正世道。案牘,在此當指如朱泰禎擔任知縣所要處理的政務諸事。即便小如知縣,其治理百姓亦不出「德」、「刑」兩端;其案牘之間據理斷事,即是實踐《春秋》治道的所在。

           以天賞怒,不位乎其成。無已,有一焉。其首曰元;元,乾德也:此段文句因涉《周易》,甚不易解,筆者只能嘗試為之。以天賞怒,「賞」當指上文之「德(善政、獎勵、褒揚)」,而「怒」則指上文之「刑(征討、懲罰、貶斥)」;謂秉據天理來執行賞善懲惡。「不位乎其成」一語,似乎是指《周易.繫辭上》中的一句:「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意謂據天理行賞罰,則可使百姓各安其位,自然世間太平。但「天理」如何秉持、把握?《周易》經文的第一句即云:「乾,元亨利貞。」在此「其首曰元」,即謂「元」字是詮釋「乾」卦之義的第一字;「元」字即是「乾」卦的精要所在。但「元」字又是何意義?在緊接之下文中「雲行雨施」一語,則指出了要由《周易.乾卦》之彖傳中去找「元」之意義。

             雲行雨施,聖人之所以御天下也:雲行雨施,出自《周易.乾卦》之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綂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此句當謂聖人以其德澤而御天下。

             今之邑,古之侯焉:邑,在林釬之時代謂縣。而當時的知縣、縣令,地位就如古代之諸侯。

             夫其春若秋,皆元也:此處之「元」,承接上文而來,故亦應指《周易.乾卦》彖傳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之意。「春」帶來生機,是萬物復甦之時。「秋」雖予人肅殺之感,但也是植物結實成熟、蘊成下一階段「生」的時刻,故也合於萬物資始」之意。

             冬至之子,皇皇而旉四海,浸假而冰堅,而龍戰敗矣:此段文句,筆者學淺,難以詮解。「冬至」不消說就是指冬至日,在陰曆之十一月。陰曆之十二個月份與十二地支相配,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宋儒邵雍《皇極經世書.觀物外篇下》有云「冬至之子中,陰之極」;因冬至日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短之日,故謂「陰之極」。但冬至日和下文「皇皇而旉四海……而龍戰敗矣」等句文義如何貫連,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浸假,出《莊子.大宗師》中子輿之語:「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浸,漸之意;假,假使、假令。冰堅,出於《周易.坤卦》初六之爻辭:「履霜堅冰至(謂霜見於地,則離冰封不遠矣)。」於下「龍戰」云云,亦當是出自《周易.坤卦》上六之爻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以及此爻之象傳:「龍戰于也,其道窮也。」若將以上文句整個強為之說,似是謂冬至極陰之氣旉達四海,將造成萬物冰封、衰敗淪亡之意。筆者只能暫且如此揣測;更好且正確的解釋,還有待高人。下文接連列出《春秋》中記載之旱、雹、星隕等等災異現像,當是指極陰之氣(喻奸佞邪惡者)當道時,上天會發出的警訊。

              其在《春秋》,為旱、為雹、為星隕、為有麋、為退鷁,意之興也:此處文句中之旱、雹等等,都屬《春秋》經文中有記載之災異或異象。旱災、下雹較常見,無需多言。「星隕」、「退鷁」,見於《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初一戊申日這天,有五顆隕石墜于宋國境內)。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同月中,又有六隻水鳥因遇逆風而由宋國國都上空倒退而過)。」至於「有麋」中的「麋」字,在林釬原本序文中上半似是作「盛」、下半似「米」;對於此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先進表示未能辨識。筆者自己略查了《春秋》中記載的各種災異,在《春秋》莊公十七年有「冬多麋」一句,似乎是最可能符合的。關於「冬多麋」一語,《左傳》與《穀梁傳》都未加註解,《公羊傳》也僅云:「何以書?記異也(非常見之異事)。」《左傳杜林合注》一書則註曰:「麋多則害五稼,故以災書。」此段文句最末的「意之興也」,其中「興」字,係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之先進代筆者辨識出來;但「意之興也」云云,其文義為何?又與以上的諸種災異有何關係?筆者尚未思考出個適當的說法。

              寰宇肖乎前,而不知其由萌已乎?非有全經于胷中,且得聽彼乎:「寰宇」云云,指諸如上文所列《春秋》經文中有記載之旱、雹、星隕等異象紛呈,但應當注意這些示警的人(為政者),卻還不知這些就是大災難已萌生將至的前兆。唯有嫻熟《春秋》經文的人,才能從其中「聽(看)」出該當預作準備了。

             朱白岳,調元手也。夫公、穀其寄焉:調元,謂如宰相般調和鼎鼐、操掌大政之能力。公、穀其寄焉,謂公羊、穀梁兩家之說,是朱泰禎已然全般瞭然於胸、蓄積已久的學識(有其著作為證)。

             異日報績已成,以明經侍從,即江都廉直不意,又寧數魯榮耳,(糹夫)持弘學,能盡師法已哉:異日,來日、將來。報績已成,謂朱泰禎擔任龍巖縣知縣任期屆滿、赴朝廷報告自己治理成績之際。以明經侍從,謂朱泰禎將以通曉經術而獲擢陞留於朝中,擔任皇帝的側近要職。江都,前已說明,指漢儒董仲舒。《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云:「仲舒為人廉直。」此處以下「意」字,係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代筆者辨識出來;但「江都廉直不意」該作何理解,筆者猶難詮釋。魯榮,即前文提過之魯榮廣,係瑕丘江公之徒。以下「耳」字與「(糹夫)」字,也是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代筆者辨識出來。(糹夫)字係「衭」之異體字,衣之前襟之意;但「(糹夫)持弘學」似不通,故筆者疑心林釬原本可能要寫的是「扶」字(或其他字?)。此段文句中,個別字詞仍有疑義,但整個串連起來看,筆者揣度林釬於此當係言:將來朱泰禎入朝晉陞為「京官」之後,以其學術造詣,即便達到像董仲舒那樣的地位也非不可能;又豈僅是如魯榮廣等儒生只是謹守師法、傳承學術而已。

               是集乃且日星海內矣:謂朱泰禎此書出世後將大放異彩、名揚天下。

             豈唯窮經製錦者之珎鑑,抑亦大居正者之司南:製錦,典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所載,鄭國正卿子皮欲讓年輕的尹何去治理一邑時,子產勸誡不可之語:「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不會拿上好布料去給新手裁縫試工夫)。」後遂以「製錦」謂出任地方治民官員之意。大居正,出《春秋公羊傳》隱公三年之語:「故君子大居正。」漢代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註云:「明修法守正最計之要者。」但在此「大居正者」,當係代稱「君子」、有位者,或在上位者。林釬句謂:朱泰禎此書,不僅是好學者與治民者的寶典,也是操持國政當道者治世之指南。

(上篇完)

金門藝文拾零.拾玖──關於林釬.之二(中)

 

金門藝文拾零.拾玖──關於林釬.之二(中)

 

羅元信

(接上篇)

              ……在本文開頭,筆者曾提到,近期所檢得林釬之序文三篇,其中有真有假;在此,就來說說這假的一篇。約當去年,筆者還在等候上海圖書館的回音之時,另注意到由大陸的翁連溪先生(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編校、2005年北京線裝書局所出版《中國古籍善本總目》之〈集部.總集〉部份書目(第一七八三頁,書名編號1147)中,載有這樣的一筆書目:「皇明寶藏天集一卷地集一卷  明林釺輯  明刻本  十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單邊」。雖然在這筆書目中,輯書者被記為「林釺」,但「釺」與「釬」字非常形似,筆者過去也曾見文獻中有誤「釬」為「釺」的例子,故而對此《皇明寶藏》仍是加以留意,試圖尋找以便一睹究竟。而根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所載書名編號與藏書單位代號的對照表,藏有《皇明寶藏》此書原書者,係大陸吉林省之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但筆者沒有門路與該圖書館聯繫請其協助。後來筆者是查到大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之「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卷」第八十二冊中,就有收入了《皇明寶藏》此書;可是臺灣還未有任一公私立圖書館購入這套書,筆者只得拜託在北京的友人在當地圖書館尋覓與代為複製。承蒙友人相助,為筆者複製了《皇明寶藏》一書之書影,且開頭所冠序文之末的確是署名「萬曆丙辰孟夏閩中林釬寔甫又題」,並且有「林釬之印」陽文印與「丙辰探花」陰文印各一方。雖然,《皇明寶藏》一書的開頭原本就有缺頁,以致「林釬」署名的這篇序並沒有開頭部份;但筆者初見此序,還是大喜過望,以為至少又發現了一篇林釬的殘文。然而,在進一步檢視這篇殘文的文句、出典等之後,筆者不得不認定:這篇殘文並非真正出於林釬手筆,乃是他人冒名代作的;而偽冒其名者,不消說是刊印《皇明寶藏》此書的書商找來的「槍手」。雖然已認其出於偽造,但在蒐輯文獻的過程中,「辨偽」也是不可輕忽的一個步驟;若是讓魚目得以混珠,不僅將為古人所笑、也將貽誤今人。因此筆者還是要花點工夫來說說這篇偽冒的序文、它「露餡」的地方何在?

               在前面提到的《中國古籍善本總目》中所載《皇明寶藏》一書的書目,其中云該書係「明林釺輯」;想來這應該是《總目》的編校者僅是看到書首序文的署名,也沒再往下瞧瞧「正文」長什麼樣子,就這麼判給係「明林釺輯」。其實,《皇明寶藏》分為〈天集〉與〈地集〉兩部份:在〈天集〉的開頭第一行云「皇明寶藏  天集  名公譚讀」、第二行則寫著:「公安袁中道小脩叄定  延陵顏季亨會通訂正」;而在〈地集〉的開頭第一行云「皇明寶藏  地集  鄉會程墨」、第二行則寫著:「公安袁中道小脩評選  延陵顏季亨會通叅定」。由正文的開頭部份,可知書商在刊印《皇明寶藏》此書時,是將「作者」標為「袁中道小脩」與「顏季亨會通」二人;「林釬」只是序文的作者。再者,這篇署名標為「林釬」的殘缺序文,在版心的部份有標為「敘二」;也就是說,原本在「林釬」的殘缺序文前面,應該還有另一篇「敘一」。只是書的開頭已缺,到底這「敘一」是署名何人,恐怕將成為千古之謎了。以下,筆者就將《皇明寶藏》書首這篇署名為「林釬」的殘缺序文錄出,再說說其問題何在。這篇缺了開頭的序文如下:

 

敗槖囊雲霧。焉能深入旁通,出其餘為制舉義。且制舉義不專恃子史為也。若專恃子史為制舉義,亦必不工。今夫玉巵,至貴也;通而無當,不可以盛酒,不若瓦甒之善注而不漏。則茲選之謁也。余曰:是則然矣。第我  國家以此取士,二百年來鎔金鑄玉,成弘而下、隆萬而上,文品大備。君家選此,既精且確,良工獨苦,寔獲我心。盍公之卋,令寶而傳之,迺珍為一家之藏乎哉?季曰:不然。余自懼如富翁好古者矣。鼎匜(鼎干),珍厥穿穴,圖籍繪障,貨彼罅裂。罄己懷資,受市魁嗤。余所集此者,將無類茲?章句之收,則穿穴也。糟粕之拾,則罅裂也。心力之玩,則罄而資。依託之售,則受若嗤。余又懼子如賣珠于市者矣,華其櫝而中亡珠。貿人以美,携歸而啟視之,則唶然嗟焉。子將使此為天下學士大夫共嗟矣!余曰:是誠有之然。然非所論君家之為此選也。用述數語為敘。

                                                                                                                                                     萬曆丙辰孟夏閩中林釬實甫又題

 

《皇明寶藏》書首偽造之林釬序文首尾

 

 

    

              在這篇序文的結尾繫年「丙辰」,即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也就是林釬高中探花的那一年;加上「丙辰探花」之印,更是煞有介事、易於引人入彀。然而,這篇殘缺序文中,有不少文句是有「出處」的。如果是引用、改寫某些經典古籍中的文句,那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但若「抄」到或是稍稍改寫一些同時代或年代稍早者的文句,那決然是有抄襲之嫌。而以林釬一位堂堂探花,豈有可能在為人寫書序時當文抄公、還抄這麼多?以下,筆者就將這殘缺序文中可找出「來歷」的文句列出,並與其「出處」作個對照。如下:

               敗槖囊雲霧:此處數字係摘自王衡(大學士王錫爵之子,萬曆十六年順天鄉試第一名,萬曆廿九年時會試第二、廷試第二,授翰林院編修)所撰〈《古文品外録》序〉開頭:「陳子仲醇選《古文品外録》既成,以示王子。王子曰:『余不敏,讀古人書,如隙中數鴻毛而已、持敗橐囊雲霧(從縫隙中一瞥而欲數清鴻鳥羽毛、拿著破囊想網住雲霧)而已。品内之不知,焉論外乎?』」(見王衡《緱先生集》卷之六。)

               今夫玉巵,至貴也;通而無當,不可以盛酒。不若瓦甒之善注而不漏:此處文句係節取《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原文如下:「堂谿公謂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巵而無當(底),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對曰:『夫瓦器,至賤也;不漏可以盛酒。雖有千金之玉巵,至貴而無當,漏不可盛水。則人孰注漿哉?』」

                 余自懼如富翁好古者矣。鼎匜(鼎干),珍厥穿穴,圖籍繪障,貨彼罅裂。罄己懷資,受市魁嗤。余所集此者,將無類茲?章句之收,則穿穴也。糟粕之拾,則罅裂也。心力之玩,則罄而資。依託之售,則受若嗤:此處文句襲自明人楊慎所撰〈《風雅逸篇》序〉:「有過而問者誚之曰:『子知富翁好古者乎?鼎匜(鼎干),珍厥穿穴。圖籍繪障,貨彼罅裂。罄已懐資,受市魁嗤。子所為嗜古辭者,將無類兹?吹吷之吟,則穿穴也。糟粕之拾,則罅裂也。心力之玩,則罄而資。依託之售,則受若嗤。請刋落之,其尚有盈辭。』」(見楊慎《升菴集》卷二。楊慎,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武宗正德六年殿試狀元。)

                余又懼子如賣珠于市者矣,華其櫝而中亡珠。貿人以美,携歸而啟視之,則唶然嗟焉:此處文句襲自明人王維楨所撰〈《武舉錄》後序〉:「今有賣珠於市者,華其櫝而中亡珠。貿人以為美,攜歸而啓視之,則唶然嗟焉。」(見王維楨《槐野先生存笥稿》卷二。王維楨,嘉靖十四年進士。)

               ——《皇明寶藏》書首這篇殘缺序文,扣掉文末署名有二百九十四字;而經過比對,其中就有一百三十九字是出自襲用或改寫前人文句。即便把節取《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的部份扣除不算,抄襲之跡仍是十分昭著。很顯然的,刊印《皇明寶藏》此書的書商找來的「槍手」,本身的肚才有限,於是只好從他人的現成作品裡摘錄一些可以用得上的文句、稍稍改寫;再設法連綴起來,拼湊成一篇文章以交差。幸而此人抄錄的來源、「原作」依然存世,否則便無從指證其偽冒了。另一點要說說的是:雖然這篇序文殘缺不全,但仍可以看出係以「對問」的形式寫成;文章中有兩個人:一個是「林釬」自己、另一個在對問之中被「林釬」稱之為「季」,兩人在談論關於編纂、出版此書的好處與壞處。序文中「敗槖囊雲霧……則茲選之謁也」以及「不然……天下學士大夫共嗟矣」等句,是出之於「季」;而「是則然矣……迺珍為一家之藏乎哉」以及「是誠有之然……用述數語為敘」,是「林釬」之語。既然在序文中出現,這位「季」當然是與此書之產生有密切關係;而以此書正文開頭所署來看,這位「季」不消說便是「公安袁中道小脩」。序文既然出於偽冒,則「正文」的部份不消說也是「出身不正」、並非出於袁中道之「叄定」及「評選」。書商之所以偽冒「林釬」之名,自是基於「探花」的名頭;而偽冒「袁中道」,當然也有其理由。「公安三袁」是明代晚期赫赫有名的三兄弟:大哥袁宗道是萬曆十四年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名,二哥袁宏道也於萬曆二十年成進士;而三兄弟中的「季」、袁中道在成進士之前,便與哥哥遊歷京師、廣交天下名士,也早就是響噹噹的人物。兄弟三個都是進士,在他人定會認為這一家子有什麼獨到之秘;若能一窺其登第訣竅、對科舉躍龍門必定大有裨益——書商就是把握住這種想望,進而偽冒出《皇明寶藏》這樣的「考試用書」。此書的內容,前半〈天集〉的部份「名公譚讀」,其實是彙輯大學士李廷機的〈正文體議〉與其他「名公」等人關於科舉制藝論述的文章,可說是「理論篇」;而〈地集〉的「鄉會程墨」則是迻錄王鏊、顧憲成等知名人士在科舉考試中的答卷,「範例篇」是也。只要有留心這方面的文獻並蒐輯之,任何一個書商都能拼湊出一本《皇明寶藏》;而要在科舉用書充斥市面、競爭銷路的時代締造銷售佳績,自然就得乞靈於「名公」的知名度。有的書商有本事去與「名公」接洽、不惜砸重本;但也有書商錢怎麼賺來的都行、「手法」如何在所不顧,反正能騙到「盤子」回本就行……。關於《皇明寶藏》此書偽冒「林釬」寫序之事,筆者就言止於此;叨絮如許,希望日後蒐輯林釬佚文(或是蒐輯任一名人佚文)者,不致為古之商賈所愚。

              介紹過這一真一假的兩篇書序,接下來筆者所要介紹的,是林釬為一位同事的友人之父祝壽所寫的壽序。話說從頭:筆者先來簡介一下這位引介林釬為人寫壽序的同事。林釬在成進士之初,即授官翰林院編修一職;而在翰林院中有位馬之騏(河南南陽府新野縣人),他是在萬曆三十八年的殿試中考得一甲第二名(榜眼),隨即也獲授官翰林院編修,故而他是林釬之前輩、「學長」。馬之騏於天啟間由編修陞為右春坊右中允(正六品),但因考察評價不佳被降為湖廣布政使司理問所副理問(從七品);之後馬之騏又漸次陞官,於天啟六年二月間由尚寶司司丞(正六品)陞轉為北京國子監司業(正六品),隨即又被陞為左春坊左諭德(從五品)兼翰林院侍讀(正六品),仍管司業事並署掌國子監印信。天啟六年七月,馬之騏被陞為北京國子監祭酒(從四品);進而於天啟七年二月被陞為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林釬則是於天啟七年正月間,由南京國子監司業被陞為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管北京國子監司業事;接下了馬之騏的位子)。天啟七年十一月,在權閹魏忠賢垮台、崇禎即位之後,馬之騏又被陞為禮部右侍郎(正三品)、協理詹事府事。但馬之騏在天啟年間原遭貶謫外放,卻能不旋踵又回鍋當「京官」且快速晉陞,這其間自是有走了某些門路。崇禎二年三月十一日,刑科給事中佘昌祚上疏糾舉京官考察中未被揭發的諸多官員劣行,其中便包括了馬之騏勾結魏忠賢閹黨、傾陷正人之事。兩天後,朝廷便將馬之騏調南京別用;不到半年,馬之騏即卒於同年八月十日。馬之騏原本在科舉中取得傲人成績、有大好前程,卻因不能守身持正、取媚於奸宄,最終卒時惡名難洗,實是可嘆。

              其次:林釬會撰此壽序的另一位「關係人」、最初的請託者,係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人李支揚。綜合《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履歷便覽》的資料,以及清代康熙、光緒間所修《永城縣志》、《重修永城縣志》為其所立傳,還有《兗州府曹縣志》卷之十〈名宦志〉部份所載,其人生平大致如下:李支揚,字公遠,別號澮陽,於萬曆三十一年成舉人、三十五年成進士。李支揚登第後,初授山東兗州府曹縣知縣。曹縣與其家鄉永城相去僅二百里,李支揚為避免人情請託干擾,竟「畫河(黃河)為域,嚴杜鄉親」。在任期間,李支揚捐俸修繕學宮、留意課士,並於各里設社學,以使農民俊秀子弟也能得到教育。李支揚又定輸納之制,嚴防胥吏藉徵賦作弊中飽。當曹縣收成不好,饑荒到發生人相食慘劇時,李支揚煮粥賑饑,保住數萬百姓生命。鄰近曹縣之定陶、濮州等處多盜匪,侵入曹縣,李支揚堅壁清野並直搗巢穴,使縣內不受賊害。因曹縣濱臨黃河,每年都得出民伕應役拉縴;李支揚向上級力爭,免除百姓服役,改為招募人力。當秋季連日大雨,曹縣百姓又得被召去修築河堤,影響收割;李支揚認為「河非農夫可禦」,下令革除農夫修堤。為防饑饉再至,李支揚倣古代常平倉作法,勸民積貯;五年間得穀數萬斛,成果斐然。因李支揚在當地建樹頗多,曹縣百姓為其立生祠祀之。萬曆四十年時,李支揚還曾擔任山東鄉試的閱卷工作,發掘人才。之後李支揚赴京入覲,於萬曆四十一年被擢為兵部武選司主事。在兵部期間,李支揚見到天下承平日久,高階武官多出紈袴子弟,以賄賂固位而廢弛武備感到憂心,因而曾向兵部尚書建議:欲遴選邊境守軍中具韜略技勇者,以替換沒本事的武官,並且要杜絕勳戚請託尸居高位的情形。嗣後李支揚於萬曆四十五年被擢為兵部武選司郎中,本可獲朝廷大用,但卻遭逢其父李楫亡故;李支揚隨即奔喪返鄉,然行抵山東濟寧州時因哭父哀痛而中痰疾,亦隨其父而逝,年僅五十七歲。

                再者:林釬撰作壽序所致賀的李支揚之父李楫,他在家鄉方志中也是位有立傳的人物。據清光緒二十九年《重修永城縣志》卷二十一〈人物志.孝友〉所載:「李楫,字伯濟,號見雲。性仁孝,自兒時侍父母側,未嘗有忤色。及長,先意承順。遇鮮脆,父母未嘗,不敢食。弱冠,苦志為學。及先人相繼去世,弟槃尚在襁褓,乃棄舉子業,拮据經營振門望。居喪泣血,幾滅性(喪命)。伯儒野(筆者按,據康熙間《永城縣志》卷之六〈人物.五老〉部份載:李良知,字致卿,別號儒野。)贈詩,有『雞骨支床亦可哀』之句。遣兩女弟及為弟婚聘。甥有蚤孤家落者,為婚嫁教訓之,俾成立。與弟同居五十年,毫無私意。從弟如楠、如皙,皆以高第居顯官。公獨恥矜門閥,以清節素風自高。與人交,無所偽飾,揚善隱惡。人比之王彥方(筆者按:東漢時人王烈,字彥方,曾師事陳寔,以義行德性著稱。)。邑人曹某逋官稅,以田三百畝求售;公計所逋與之,焚其券。以子貴,封如其官。時大學士同安林釬、編修馬之騏為之贈序傳其事。祀忠義。(筆者按:《重修永城縣志》在此的最後一句恐是衍文,因為李楫明明是被列於〈人物志.孝友〉,也未見其傳中有提到他保鄉衛國之類的事蹟,怎會是「祀忠義」?)」另外,《重修永城縣志》卷二十四〈人物志.封贈〉部份,亦有記載李楫因李支揚而獲贈官:「李楫。以子支陽(字誤,應為「揚」)貴,贈奉直大夫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妻張氏,封宜人。」

               介紹過林釬為之作此序的三位相關人物,筆者再來說說自己關於此序來由的看法。前面已述過:林釬在登第後是於翰林院擔任編修,而李支揚是在兵部任職;且一人來自福建、一人來自河南,兩者登第年份又有落差,乍看是沒有什麽交集。而能於其間牽上線、拉林釬也來為李楫作壽序的關鍵人物,就是馬之騏了。馬之騏雖也比李支揚晚一科登第,但兩人都來自河南;同鄉關係在舊時,乃是為宦者人際間的重中之重。前面《重修永城縣志》的李楫傳記中也提到:除了林釬之外,馬之騏也為李楫作壽而寫了贈序。而在康熙間所修《永城縣志》卷之七〈藝文〉部份所載馬之騏〈贈李封公序〉,開頭便言:「余舉南宮(登進士第),與公遠(李支揚字)為同門兄弟,朝夕晤言耳。」在此,馬之騏當是指自己與李支揚參加會試時,是獲得同一位同考官薦取其卷,因而成了「同門兄弟」。因有這同鄉與「同門兄弟」的關係,被擢入京於兵部任職後的李支揚,在尋覓能文者來為其父作壽寫序時,諒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之騏。而林釬為李楫所作壽序,開頭則云:「丙辰春,余挾策抵燕,得謁李先生(謂李支揚),不啻坐春風而飲醇醪也。」林釬登第後進了翰林院當編修、成為馬之騏的「學弟」;則其會結識李支揚,可想見是出自馬之騏的介紹──或許馬之騏在介紹林釬與李支揚相識時、就已經抱著拉他也來湊一腳的想法了:因為依林釬壽序中所述,在得謁李支揚後,「越月餘」,便有一位「客」從李支揚的家鄉永城縣來京;而隨後這位「客」與林釬對談間說起的李楫行述,就變成了林釬的這篇賀序。事情的先後銜接緊湊,就像安排好了似地。李支揚為了給父親作壽添光彩,或許在林釬、馬之騏以外,還曾找過其他官宦抑或知名文人來共襄此舉;但於今筆者所知見的,就只有林釬、馬之騏兩人所作序文。但就算當年只有這兩人為之下筆,這面子也已經不小了:馬之騏是「榜眼」、林釬是「探花」;兩人又都是現任的翰林院編修、當今「聖上」跟前的文學侍從之臣。能有如此來頭者所撰文章,諒必是李楫壽筵上最顯眼的賀禮。又:雖然林釬這篇壽序的內容,看起來是由他與一位「客」之間的對答所組成;但當年現實中是否真的有過這麼一位來客?未必然也。這篇壽序很可能是「設問」、自問自答;林釬在其中所道及李楫的種種德行,來源有可能是馬之騏、但也說不定就是李支揚對其父的描述。虛擬出一位「客」來進行對答,古來文章中並不少見;多了一位「他者」,文章中所敘述的某人美德懿行,便有了一個以上的「證人」。就像繪畫、素描時的陰影,增添「立體感」、更具真實性是也。

             ──由於林釬所寫的這篇文章乃是「壽序」,筆者也就順帶提一下李楫、李支揚父子的歲數。在《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登科錄》關於李支揚的家屬資料中,於「父楫」之下有小字註曰:「壽官」。所謂「壽官」,係明代賜予老人冠帶與絹綿米肉等物資的制度;但這並非有固定間隔實行的常規恩典,僅於皇帝有頒下恩詔時才會賜予。該制度在明代起自明英宗天順二年以後,到明末為止一共也只有賜予十九次;歷次賜予「壽官」的達標歲數不一,自百歲、九十歲、八十歲、七十歲皆有之。以李楫的生存年代覈之,他獲得「壽官」恩賜應該是在萬曆三十四年,而那一年能獲賜的歲數條件最低是滿七十歲。由此可知:李楫在萬曆三十四年(1606)時至少就該有七十歲了。據《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履歷便覽》,李支揚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時遭逢父喪,可知李楫去世時至少也在八十一歲以上。而關於李支揚,他的歲數就有「官年」與「實年」的不同了。在《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中是記載,李支揚登科時「年三十五」;若依此計算,則李支揚於萬曆四十五年卒時應該是四十五歲。可是,《永城縣志》、《重修永城縣志》為李支揚所立傳中,都稱他卒時「年五十七」,算起來竟然與「官方資料」差了足有十二歲。會有如此落差,係源於古代士人參與科舉考試時,若是年紀已偏大者,在填報資料時便會有給自己減些歲數的情形;這種情形早自宋代便已有之,下至明、清仍屢見不鮮。會有這樣填報不實資料的情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想在「仕途」上多走幾年罷了。

              由其曾任知縣的曹縣地區方志將其列為「名宦」來看,雖然李支揚出仕之時已近半百,但他可沒有暮氣沉沉;其擔任知縣時面對種種困難,勇於任事、興利除弊,確乎不枉為一「父母官」。林釬為其父寫壽序,雖然不免是人情交際,但這是與良宦賢人結個善緣。而在沒有自身詩文集存世的林釬這方面來說,因了為李楫寫壽序,後人乃得以多見到他的一篇文章,又何嘗不是美事?以下,筆者就將康熙間所修《永城縣志》卷之七〈藝文〉部份所載林釬之作〈壽封公伯濟李君序〉一文錄出。雖然其中有數字因原書印刷不佳而闕損難辨,但無礙於大體的理解(筆者按:康熙間所修《永城縣志》有收入林釬與馬之騏為李楫所作壽序,但光緒間所修《永城縣志》僅存馬之騏所作者,沒有收入林釬之作)。又:《永城縣志》原書在這篇壽序開頭的林釬署名之上雖冠以「大學士」,但這已屬後來之事;在作此壽序時,林釬猶是翰林院編修。林釬所作這篇壽序如下:

                   壽封公伯濟李君序           大學士  林釬  同安人

           丙辰春,余挾策抵燕,得謁李先生,不啻坐春風而飲醇醪也。越月餘,有客從太邱來者,余嘖嘖談先生不置。客曰:「蘭本麟定,發祥自遠。子未見其大封君耶?醇心篤行,不能以齒頰數。其事母孝、待弟友,里人莫不食德飲和。懿行芳踪,千古無兩。」請盡詳其梗槩焉。「曩封君偕其仲、季同習舉子業,三鳳矯矯,無從別其雌雄也。仲、季相繼掇巍科,趾轄填門,冠葢相望。封君怡淡自若,淨几焚香,遊心百家,戶外不及窺其半履。」余竊嘆:「人世榮赫繁華,未嘗吝有德;即不亟取,造物亦有以待。今先生果膺帝眷而奉恩綸,雖欲為曩時布衣不得矣。即醉醇擊鮮,稍稍餙縉紳簪裾,人亦不以為奢。然封君幽貞雅韻,獨有以異人。當先生尹曹時,百里歡迎,三請,封翁始渡河。匪厭華腴,固自有其樂耳。一局棋枰,半軒圖卷,陶陶永日;其視富貴黃粱,鍾鼎蕉鹿,奚足以攖其胸乎?夫釣嚴臺、嘯蘇門,嘗以為千載偉人;乃今于封君再覩焉。竹節高而彌勁,□□久而益蒼,其當求之安期羨門中乎?」客曰:「封君□□七十有五,丰神粹盎,貌類嬰兒。著屐登山,鳴鏕□□,若鶴度皐峰而雲移八表也。」余從客語:「客是固足以壽封君,而封君之所為壽則不止此。夫今之烹鉛汞而習屯蒙者,亦能蟬脫塵(土盍)、內視黃庭,以稀長年住景,究竟不離黃冠。即列名瑤圃,不足為人世羽儀。若所稱孝友溫和,此則標表之所係、百福之所宗;豈苐老氏致柔、莊生物外,為藐姑射之綽約已哉!且先生以色笑為桃觴、崇(犭失)為彩衣、綸音為籌屋;南極星輝、嵩華岳峙,八千歲以為春秋,寧有艾哉!」客為解頤。爰書以為封君壽。

               ──本篇部份詞語、出典,略釋於下:

             丙辰春,余挾策抵燕:丙辰,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挾策,典出漢代取士所用「射策」與「對策」兩種方式。在《漢書.蕭望之傳》中有「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一語,顏師古註曰:「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對策者,顯問以政事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辭定高下也。」到了明代的科舉考試,在通過鄉試、會試後,最終的廷試(殿試),名義上是由皇帝「臨軒發策」出考題,受試士子就策問內容作答而定高下。林釬自謂「挾策抵燕」,即概言其到北京參加會試以至殿試的經過。燕,河北省之簡稱,在此指北京城。

            得謁李先生,不啻坐春風而飲醇醪也:啻,但;不啻,不止、何止之意。醇醪,醲厚之酒。林釬謂李支揚待人和煦,使與其相處者如沐春風,又陶醉如飲醇酒。宋晁公遡〈上運使小簡〉:「坐使列郡之民熙熙然,如舞春風而飲醇酎。」又宋許綸〈次徐漕韻賀留守劉觀文禱雪感應〉詩:「曉起清愁無復有,如在春風飲醇酒。」

              有客從太邱來者:太邱,即李支揚家鄉永城縣。據清人厲荃所輯《事物異名錄》卷四〈郡邑部上.河南〉部份載:「永城(小字註:東漢太邱)。」

             蘭本麟定,發祥自遠:蘭本,出《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曾子將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之語:「今夫蘭本,三年而成。」麟定,出《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定(額),振振公姓,吁嗟麟兮!」;但在此林釬之意應是謂「麟趾」,喻子孫之多賢。蘭本需三年而成,優秀子孫亦賴其家薰陶方能成材,如同李支揚受其父教誨影響;故云「發祥自遠」,其來有自。

                 大封君:謂李支揚之父李楫。

               不能以齒頰數:無法以言語道盡。

里人莫不食德飲和:食德,出《周易.訟卦》之爻辭與象傳:「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飲和,出《莊子.則陽》首段中王果對則陽描述聖人之語:「其於人也,樂物之通而保己焉(能與眾同樂而不失自己的本性);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與人竝立而使人化。」句謂,李楫之鄰里,都曾蒙受其施惠,或是被其和煦待人而感化遷善。

請盡詳其梗槩焉:此為林釬對太邱來客之語;請對方將李楫之懿德品行加以描述。

              曩封君偕其仲、季同習舉子業,三鳳矯矯,無從別其雌雄也:在此林釬提到李楫之「仲、季」,即前文李楫傳中提到的其從弟「如楠、如皙」二人;但當地志書則載二人之名為「李楠」與「李皙」。據清光緒二十九年《重修永城縣志》卷十二〈選舉表〉所載,李楠於隆慶四年(1570)成舉人、萬曆十四年(1586)成進士;李皙則於萬曆十三年(1585)成舉人、萬曆十七年(1589)成進士。至於二人生平,在《重修永城縣志》卷十八〈人物志.仕蹟〉皆有立傳。李楠,字伯南,其祖父李琛官至巴州同知、其父李良知係武學教授。李楠生於嘉靖壬寅年(廿一年,西元1542),成進士後初為松江府推官,歷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陜西茶馬、浙江巡按、順天巡按等職,卒於萬曆三十五年三月,享年六十六歲。李皙,字仲白,一字叔明,成進士後初任廬州推官,擢南京戶部主事,在任內卒於滁州。句謂:李楫早年與李楠、李皙都在攻書準備科舉考試時,三人的表現原本是在伯仲之間,難分軒輊。

               仲、季相繼掇巍科,趾轄填門,冠葢相望:趾,謂措(錯)趾;涉足、登門之意。轄,古代馬車車軸兩端之插銷(鍵),用以固定車輪;此指馬車。冠葢,謂仕宦者之冠服車蓋。句謂李楫的堂兄弟李楠、李皙相繼成了舉人、進士之後,其家不時有官宦顯貴賓客登門造訪,熱鬧非凡。

               即醉醇擊鮮,稍稍餙縉紳簪裾,人亦不以為奢:擊鮮,《漢書.陸賈傳》中有「數擊鮮」一語,顏師古註曰:「鮮,謂新殺之肉也。」句謂:李楫成了「封翁」之後,就算喝喝好酒、屠牛宰羊打打牙祭、像縉紳一樣講究衣著,也不會有人認為他是奢侈擺排場才是。

             其視富貴黃粱,鍾鼎蕉鹿,奚足以攖其胸乎:黃粱,指唐人沈既濟《枕中記》,敘述盧生在邯鄲旅店用呂翁所贈青瓷枕入睡,夢中娶了名門妻、中進士,官至宰相;一度遭陷害流放後又重獲榮華,最後兒孫滿堂卒於自家,一生富貴壽考。但盧生一覺醒來,旅店主人灶上的黃粱飯還沒煮熟,方知自己恍如真實經歷的一切,竟只是短暫一夢。鍾鼎,鐘鳴鼎食之省言,謂富貴之家。蕉鹿,用《列子.周穆王》所載故事:鄭國有個樵夫去野外砍柴時打死了一頭鹿,怕被人瞧見,便將鹿屍藏在枯水的池塘裡並用蕉葉蓋著。但隨後此人卻把藏鹿的地點忘了,進而以為自己獲鹿之事僅是一夢,在回家的路上還叨唸著此事。而他的自言自語被個路人聽見,便依其所述而找到死鹿且拿回家。詎料當晚樵夫作夢,竟清楚夢到自己藏鹿的地點、還有撿走鹿屍的人長相。第二天一早樵夫便又出門,找到了撿走鹿屍的人,便為了鹿屍的所有權與對方爭執起來,鬧到士師那裡要求裁決,把士師也搞得一頭霧水,只得教兩造將鹿平分了事。故事喻人生有如夢幻,得失無常。奚,何。攖,擾亂或迫近、觸動之意。句謂:李楫將人間富貴視之若夢,世間得失均不能觸動擾亂其心。

             夫釣嚴臺、嘯蘇門,嘗以為千載偉人;乃今于封君再覩焉:釣嚴臺,指東漢初高士嚴光,早年與光武帝劉秀曾是同學;劉秀得天下後,欲徵嚴光出仕,但嚴光辭而不就,於富春江垂釣自給,卒後其垂釣處被稱為「嚴子陵釣台」。嘯蘇門,出《晉書.阮籍傳》:阮籍曾於蘇門山遇見隱士孫登,想與其談論往古及栖神導氣之術,但孫登都不回應。阮籍氣悶,於是長嘯而退。但當阮籍下山到半途,卻聽到孫登發出的嘯聲響徹巖谷,清嘹若鸞鳳之音。阮籍方知自己的修為與孫登比起來差得遠,歸家後便寫了〈大人先生傳〉,闡述真正的高人與世俗所謂君子的差別。林釬謂:自己曾以為像嚴光、孫登那般的高人,是千年方得一現;不料於今在李楫身上得見古人。

              竹節高而彌勁,□□久而益蒼:此處康熙本《永城縣志》有兩字已模糊無法辨識,但藉古人詩文對比,仍可揣摩出係何字詞。按宋人楊萬里〈餞洪帥張伯子華學尚書移鎮京口〉詩中有「松心竹節爭老蒼」之句(見《誠齋集》卷第四十);此外范成大〈送通守林彥強寺丞還朝〉詩,亦有「竹節松心故凜然」之句(見《石湖居士詩集》卷六)。可知「松心」常與「竹節」相對,林釬此句當係「松心久而益蒼」。

              其當求之安期、羨門中乎:安期,謂安期生,仙人名。《史記.孝武本紀》載,方士李少君曾告訴武帝:「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僊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羨門,亦指仙人。《漢書.郊祀志第五上》載,秦始皇東游期間,「行禮祠名山川及八神,求僊人羨門之屬」;應劭註曰:「羨門,名子高,古仙人也。」句謂:像李楫這般出世的高人,應是屬於仙人之流吧。

               封君□□七十有五:此處康熙本《永城縣志》有兩字模糊無法辨識,但當是與年紀有關;筆者揣測或許是「春秋」。

               丰神粹盎,貌類嬰兒:丰神,即風神;謂人之風采。粹盎,當作「睟盎」,出《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句謂李楫雖已高齡但仍精神健旺,神采熠熠,臉色紅潤且皮膚光滑若嬰兒。

              著屐登山,鳴鏕□□:著屐登山,出《南史.謝靈運傳》;謝靈運喜好登山,「登躡常着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此處「鳴鏕」字誤,應作「鳴鑣」,即馬銜鐵(其凸出馬口之兩端繫有鑾鈴,能發響聲)。康熙本《永城縣志》於「鳴鑣」之下雖有兩字模糊不可辨,但可揣知四字合之當謂騎馬出遊。句謂李楫雖已是高齡,但還能登山騎馬,可知其身體健旺。

               若鶴度皐峰而雲移八表也:形容行動迅捷。皐,同高。八表,即八荒、八方(四方四隅)之外;謂極遠之地。

               余從客語:客是固足以壽封君,而封君之所為壽則不止此:余,林釬自稱。從,隨、順之意。林釬接續太邱來客的話,說對方這番話雖是足以祝賀李楫之壽誕,然而李楫之所以能享高壽的原因,不僅止於來客已說的這些。

              夫今之烹鉛汞而習屯蒙者,亦能蟬脫塵(土盍)、內視黃庭,以稀長年住景,究竟不離黃冠:烹鉛汞,指鍊丹術。屯、蒙,卦名。《周易》之排列,開頭為乾、坤二卦,接著便是屯、蒙二卦;在此泛指道家之術。蟬脫,謂道家屍解成仙,如蟬蛻遺留軀殼而羽化。塵(土盍),康熙本《永城縣志》此處一字左半為「土」、右半為「盍」,但筆者遍查不得有如此寫法之異體字;以意揣之,林釬原本可能寫的是「壒」字,但《永城縣志》修志者迻錄刊刻時少了艸字頭。「壒」,亦為塵埃之意。內視,道家靜修煉氣之法。黃庭,《雲笈七籤》云:「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指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長年,謂延年長壽。住景,謂駐顏不老。句謂:在林釬那個時代修鍊道術者,雖自稱可達到種種神異不凡之境,能脫離塵世、駐顏有術且長生不老;但說穿了依然是道教體系中的一員(言下之意:即便成仙,也只是個初步的小仙;而天上還有諸多早已修鍊有成的大仙神聖等等。勉力成了小仙,頂上倒有更多更高的上司來管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凡間花果山當大王,上了天就只能當弼馬溫或看管蟠桃園;還不如不受拘羈,得個自在逍遙。)

               即列名瑤圃,不足為人世羽儀:瑤圃,出《楚辭.涉江》:「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謂仙人所居園囿。羽儀,出《周易.漸卦》之爻辭:「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謂可貴、可法者。句謂:修習道術者,即便超脫肉體凡胎,名列仙班,也只是成就了自身而與他人福祉無關,不足為取法。

               若所稱孝友溫和,此則標表之所係、百福之所宗:標表,標幟;引申為楷模、典範之意。宗,本。句謂李楫為人所稱道之孝友溫和等德行,足為人間之典範,也是納致各種福份的根本。

              豈苐老氏致柔、莊生物外,為藐姑射之綽約已哉:此處開頭「豈苐」兩字頗費解。按前文云「若所稱孝友溫和,此則標表之所係、百福之所宗」,則下文當言「豈只……已哉」,句義方能銜接。但此處「豈苐」當為「豈弟」之意,典出《詩經.大雅.泂酌》之句「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後世則多將「豈弟」寫作「愷悌」,意謂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筆者對此處「豈苐」兩字頗覺突兀不諧,有可能是康熙本《永城縣志》迻錄林釬此文時有錯字、抑或闕文;但因已無其他文獻可供對勘,於此只能姑置不再論。老氏致柔,《老子》中強調「柔」,故有「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守柔曰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等句。莊生物外,《莊子》講超然物外,一死生、齊彭殤,打破俗觀定見而得逍遙自在。藐姑射之綽約,出《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句謂:李楫以溫和守柔、寡欲清淡處世,到耄耊之年猶然丰神粹盎、貌類嬰兒,而且精神健旺行動自如;猶有進者,與效法老莊致柔物外以求長生者相比,李楫還是人間德行的標表、更享有帝眷恩綸,遠勝傳說中虛無飄渺的仙人多矣。

               先生以色笑為桃觴:先生,指李支揚。色笑,和顏悅色之謂。《論語.為政》載,子夏曾問孔子孝道,而孔子答曰:「色難(子女要以和顏悅色事親非易事)」。 桃觴,謂祝壽之酒席。句謂李支揚能和顏悅色事親,以孝道為其父祝壽。

               崇(犭失)為彩衣:原書此處一字左半為「犭」、右半為「失」;但筆者遍查各種字典,不見有此一字。按《康熙字典.備考.巳集.牛部》載有一字,左半為「牜」、右半為「失」,其下註云《篇海類編》有載該字音為「秩」。筆者認為:這大概是康熙本《永城縣志》在迻錄林釬此文時欲用古文奇字,但卻不小心寫錯了部首以致(也有可能是林釬之文章原即有誤字)。「崇秩」指李楫受封之員外郎官銜(從五品),「彩衣」即指老萊子娛親故事;謂李支揚為其父掙得誥命以娛親。

               綸音為籌屋:綸音,謂聖旨。典出《禮記.緇衣》所載孔子有「王言如絲,其出如綸」之語。此指李楫所獲封官誥命。籌屋,成語有「海屋添籌」或「海屋添壽」,係祝人長壽之語,典出蘇軾所撰《東坡志林》卷七所載故事:「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彼此問起年紀多大)。一人曰:『吾年不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輙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棄其核於崑崙山之下,今已與崑崙齊矣。』以予觀之,三子者,與蜉蝣朝菌何以異哉。」句謂李支揚以皇恩誥命充作為李楫祝壽之禮物(此誥命將是李楫計算歲數時,屋中所存之「一籌」)。

               南極星輝:《史記.孝武本紀》載,漢武帝拜祝祠泰一,其饗贊有「壽星仍出」一語,司馬貞《史記索隱》註曰:「壽星,南極老人星也。」南極星輝,即壽星閃耀之謂,喻壽算方長。

             嵩華:即喻「萬歲」之意。明人劉三吾〈代茶陵衛譔謝恩表〉,其末句為「敬申嵩華之呼」(見劉三吾《坦齋文集》卷下)。嵩華之呼,典出《漢書.武帝紀》,武帝之詔書中有云,他親自登上嵩高山去向山神廟致禮時,隨行的御史官屬吏卒等等,都稱有聽到山上傳來三次呼喊「萬歲」之聲。武帝認為是這山神對自己的回應答禮,便下令在山上增建了太室祠、禁伐山上草木,還指定山下三百戶人家來維護此祠。嗣後「呼嵩」即成為「喊萬歲」之代稱。

                岳峙:岳,同嶽。嶽峙,如山嶽般聳立不移。喻李楫之壽算穩固如山。

八千歲以為春秋:典出《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樹)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寧有艾哉:寧,何、豈也。艾,止、絕之意。喻李楫之年壽可無限期。

                 客為解頤:解頤,開口而笑。對問之「客」因林釬的答語而喜笑。

                 爰書以為封君壽:林釬謂將以上與「客」之間對答寫下來,作為給李楫祝壽的壽序。

(中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