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選「禮記集註」簡介
15, Jun 2015 13:54
羅元信
中國古代自漢朝獨尊儒術、設立學官之後,儒家經典不僅成為國家承認的正統學術,也漸變成科舉仕進的取人標準,長久以來已是士子必所修習的項目。金門在舊時曾有多人取得功名,其有成者對經典的鑽研自不待言,甚至也產生過一些以五經為題目的著作。就方志所載,宋代丘葵曾有「易解疑」、「詩直講」等,明代洪受有「四書從正錄」、「易經從正錄」,張應星有「四書大略」、「易經管窺」,許獬有「易解」、「八經類集」,陳榮選有「四書旨」、「易旨」、「書經解」,陳如松有「學庸解」,蔡獻臣有「四書合單講義」等作,楊期演有「易經管見」,清代張星徽有「春秋四傳管窺」,張對墀有「四書文全集」……算下來也有二十餘種。可惜下至今日,這如許多的經學方面著作所存已罕,僅丘葵「周禮補亡」,許獬「四書闡旨合喙鳴」、「四書崇熹註解」,還有洪受為明人應大猷所撰「周易傳義存疑」一書而作校評(筆者曾於拙作「金門藝文拾零」中簡介,文見天空部落格「金門文史小站」)還算容易找到,其他幾乎都是下落不明、恐已亡佚。但近期間筆者由國外機構的典藏中發現到:明代陳榮選所著「禮記集註」一書尚存於世,謹於下對此書作一簡介。
關於陳榮選的著作,多年前筆者在撰寫「金門藝文訪佚」時即已介紹過其所著「南華全經分章句解」,去年底則進而介紹此書原有之陳榮選七世孫陳廷信、陳廷尹合撰之序文;還有陳榮選另一部解莊之作「南華經要刪詮釋評林」之序文,以及有掛陳榮選之名的「刻三元品彙莊子南華全經句解」一書的下落,並對此三書中的註文情形略加解析(請閱筆者「金門藝文拾零.伍──關於陳榮選」,亦見「金門文史小站」)。而在持續留意金門前賢著作下落之間,筆者在去年初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網站之「內閣文庫」圖書目錄中查到有「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這部書,著者為「陳榮選」,明萬曆21年刊本,舊藏者係「林家(大學頭)」--乍看到「陳榮選」之名且書之刊行與其生存年代相符,筆者自然十分興奮;但這書名卻使筆者感到疑惑,因為完全不知道這「龔宗師」是何許人也、與陳榮選是什麼關係?這由該網站上的簡單著錄無從瞭解,甚至使筆者疑心:這會不會其實是另一位同名同姓之「陳榮選」所著?方志中僅載陳榮選著「禮記集註」,與「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真是同一本書嗎?這個疑問,一直到日前筆者得以一覽此書全貌,才算得到了解答。
「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此書,正文內容分為十卷、裝訂亦依之分為十冊。每冊封面有書名與卷次,如第一冊封面有書「禮記集註一」,另還鈐有「昌平坂學問所」印文一方;前五冊封面還有加記內含篇名,如第一冊封面有「曲禮上下」字樣。書首有敘文兩篇,分別是「古吳龔錫爵」所撰「禮記集註敘」,以及「閩後學陳榮選」所撰「禮記集註自敘」;雖然兩者中均未及於著者之字、號、登第年份或歷宦官職之類的資料,但龔敘中有明言「同安陳氏」,這就足以放心:確定是金門出身的陳榮選在萬曆年間刊行的註解禮記之作、會有其他巧合的可能性應是近於零(過去「同安縣志.藝文目錄」中載陳榮選之著為「禮記集註」,不知是縣志修纂者所知書名不完整,抑或在這次刊行後又曾再版而將書名去掉前半?不得而知)。在陳榮選自敘後尚有一段附註,最後是自署「明萬曆辛卯閩後學陳榮選謹註」。而在敘文之後,陳榮選也列出了協助完成此書的人士,包括「友人彭若賢、張繼善校正」,另外還有「門人」范時化等廿一位儋州人、以及劉國鉉等十一位同安縣人參與「同校」。關於彭若賢、張繼善這兩位,筆者查不出其里籍資料,但揣測應是泉州人士;至於陳榮選之「門人」中,有幾位是成了「訓導」之類教職官員,但都查不到有文集作品存世、無法藉之找到更多關於陳榮選之詩文,故於此就不逐一詳列其姓名。在敘文與參與工作者名單後是篇目目錄,然後是正文。正文每半葉八行,經文與小字註文均為每行二十一字,第一卷卷首題「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卷之一 明後學閩人陳榮選著」(每卷卷首均鈐有「林氏藏書」、「書籍館印」、「日本政府圖書」、「淺草文庫」等四方印文;每卷卷末有「昌平坂學問所」印文一方)。洵可喜者,筆者大致瀏覽所見,這十卷書應都無缺殘葉數,字跡也相當清晰、印刷的品質不錯(像「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中收入的「南華全經分章句解」,部份字跡就已模糊難以辨讀)。明代金門前賢的著作,又添一部完整存世者,不再僅是縣志中的「存目」而已了。
關於為陳榮選之「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以下簡稱「禮記集註」)」作敘之龔錫爵,於此該當有所介紹,並說明陳榮選稱其「宗師」之原故。據明人唐時升所著「三易集」卷十六之「龔汝脩傳」、以及四庫本「江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五「人物志」等方志及書目中的記載:龔錫爵,字汝脩(修),江蘇省嘉定縣人,萬曆甲戌(二年,西元1574)成進士,初任江西永新縣令即有治聲,在考核官員之「大計」中獲得天下第二的佳績,之後歷經工部營繕司、都水司等職,滿九年後「遷廣東參政,治徐聞(縣名,在雷州半島南端),兼轄南海」。據唐時升之傳文,龔錫爵在廣東歷宦後,係「遷福建布政使。明年,中考功法,歸家(但唐時升此傳開頭便云「廣西布政使龔公名錫爵」,似有不合)」;龔錫爵於致仕後家居十年,以林壑自娛,卒於七十歲。其著作據載有「論語解」、「老子疏略」、「入粵吟」、「澹語」等,但似乎都沒有流傳下來,現僅萬曆刻本「嘉定縣志」中還有收入其所作「四節婦傳」與「重脩儒學記」兩篇文章,再來就是為陳榮選所作這篇敘文了。
對於龔錫爵在兩廣任職的經歷,在「明神宗實錄」萬曆十九年六月初一日有提到,龔錫爵當時是在廣東任「參政」。嗣後據同書載,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廿四日,龔錫爵由廣東右參政晉陞為為該省按察使;至萬曆二十二年十一月,龔錫爵又被陞為廣西右布政使。此外萬曆四十二年刻本「雷州府志」卷七「分鎮志」所記「海南、北守道(海南分守道與海北分守道,駐雷州府,轄廉州、雷州、瓊州三府)」職名,龔錫爵於萬曆十九至二十一年出任分守道(以參政身分兼任)但這些歷官資料,都還不足以說明何以陳榮選稱龔錫爵為「宗師」之理由。據明人李日華「官制備考」一書中所載:「提學稱大文宗、大宗師」。由此可知明代之「提學官」亦可稱為「大文宗」或「大宗師」,但一般日常行文言語間提及時多是稱「宗師」。譬如著名哲學家李贄「焚書」卷四「豫約.一、感慨平生」部分中有言:「夫人生出世,此身便屬人管了……既長而入學,即屬師父(指府州縣公立學校中的教諭、訓導)與提學宗師管矣。」而明代康海所著「對山集」卷二十九「送李先生序」一文中亦有言:「夫提學之官,凡所在皆宗師之也。」由陳榮選稱龔錫爵為「宗師」觀之,龔錫爵在廣東時應該還有兼任過「提學官」這個職務,只是「實錄」與方志未曾詳及。至於陳榮選本身在撰著此書前後情形,在其所撰「宋蘇文忠公居儋錄後序」一文中,陳榮選嘗自道:「歲己丑(筆者按:萬曆十七年,西元1589),學為吏,檄守劍州,近公故里矣。以內艱(遭逢母喪),未赴。已承乏儋州。」按舊時禮制,親喪需守制三年,故陳榮選前往儋州出任知州,最早也是在萬曆二十年時。按陳榮選之「禮記集註自敘」文末繫年「萬曆辛卯(十九年,西元1591)」,這時他應還是在家鄉服喪中;古人居喪亦稱「讀禮」,因按照「禮記.曲禮」所載,期間是要放下其他學業,惟讀禮書關於喪祭之部分(後世之規矩自然放寬)。陳榮選諒是於此時著力於融會「禮記」諸家註解、並將之撰成「集註」初稿;完成後由家鄉之友人與之門人協助校正過一遍。嗣後陳榮選帶著書稿去儋州上任時,又由當地「門人(筆者按:大概是州學裡的學生)」進行了二校,然後在萬曆二十一年(癸巳,西元1593)將書稿送給龔錫爵一覽(陳榮選所治儋州屬瓊州府轄下,是龔的守道範圍)、並請得其作敘冠首(這是筆者推測的成書大致經過)。
由書名中「龔宗師發刊」與龔錫爵敘文中有「爰授諸梓」之語來看,這部書的刊刻發行時,龔錫爵曾有襄助;而由於撰敘推介等事幫了忙,陳榮選便由書名的標舉來作為回敬--在「禮記集註」前添上幾個字,並非徒然使書名冗長,其實是有正面效益的:因明代之提學、「宗師」被賦予相當的權力,可說足以影響士子的運途:提學官主持生員的歲考科考,成績佳者得賞、成績差會受罰甚至開除;當學府中生員有缺額,提學官可由當地俊秀子弟中選人補入;還有考選生員歲貢至京參加翰林院考試(中式者可入國子監習業)、由歲考科考中選取優秀者參加鄉試、考察生員乃至教員之品行學問等職權。故明代士子一見「宗師」兩字、少不得心頭一凜;而一本書名冠有「宗師」、提學大人作敘之經典註解,不消說在銷路上是會有幫助(正如許獬之「四書崇熹註解」,書商標舉此乃「大學士李廷機校正」)。明人刻書刊行,常有在書名上翻新樣拉長的情形,有時搞到簡直像是給皇帝上徽號;但與科舉相關的著作書名中加了「宗師」,陳榮選這本書似乎還是唯一的例子(就筆者所知見),此亦特點之一。至於初始刊刻行世的地點,雖然此書首尾沒有書商的名號,但筆者推測:應該是在廣東當地開雕印製上市;這樣,更能於在地士子眼前發揮「宗師」二字的效力。
敘過作敘者來由與成書大致經過後,還有一位人物得先在此作個簡介:據「明史.選舉志」載,在明初頒訂「科舉定式」時,應試時「禮記」的詮解是採「古註疏(鄭玄之註)」,但後來「永樂間,頒四書五經大全,廢註疏不用。其後,春秋亦不用張洽傳,禮記止用陳澔『集說』。」這位「陳澔」,據黃宗羲「宋元學案.雙峰學案」記載:「字可大,號雲莊,又號北山,東齋先生大猷子。于宋季不求聞達,博學好古,有『禮記集說』行于世。學者稱為雲莊先生(據清修「都昌縣志」所載陳澔墓碑,是「雲住」而非「雲莊」)。年八十有二卒。元奎章學士虞集題其墓曰『經師陳先生墓』。」雖然在歷史上關於陳澔的記載很少,但他所著「禮記集說」在永樂年間成為科舉考試的定本,故對明代詮解「禮記」之各家自然有一定之影響。陳榮選在自作敘文中便有說明:他的「禮記集註」,是以陳澔的「禮記集說」為主、再參考各家著作等而完成的。以下,筆者就將龔錫爵與陳榮選之敘文錄出並稍加註釋,最後再來談「禮記集註」此書內容中的一點問題與評價。龔錫爵之敘文如下:
禮記集註敘
余觀「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合之,詎不粹乎稱「禮經」哉?若「小戴禮」,宋儒方絀之為傳,而今更列為經,豈謂夫詘之也故尊之耶?其詘也,聖言不出,而純駁半;其尊也,諸家雜出,而純駁又半。迄于今,則盈庭聚訟,而禮愈晦矣!八閩學者宗同安陳氏禮,余讀其書,雖不出諸家,而較諸家獨粹,儻所稱集大成者乎?爰授諸梓,葢非陳氏禮也,天下萬世之禮也。夫小戴裒然與四經並,陳氏之功多哉!余竊悲夫孔子之言雜見於「孝經」、「家語」諸書,曾不得列學官,與孟氏七篇並;世亦有表而章之者乎?
萬曆癸巳冬,古吳龔錫爵識。
龔錫爵此文中所用典故詞語,略釋於下:
「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合之,詎不粹乎稱「禮經」哉:在中國儒家五經之中,易經、書經(尚書)、詩經、及春秋經,「經」之本文是只有一部,但「禮」的情形就比較複雜:有記周代職官序列之「周禮(亦稱「周官」)」、有專記冠婚喪祭各種儀節之「儀禮」,還有泛載禮儀來由、變異、儀式等之「曲禮(在此指「禮記」)」。三者所重不同,若分而視之,各有要義,但也各有欠缺不足之處。龔錫爵此語謂「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必合而觀之,方可稱得是「禮經」;古代亦將此三書合稱「三禮」。
若「小戴禮」,宋儒方絀之為傳:小戴,即西漢經學家戴聖。戴聖之叔戴德(大戴)將古人所傳有關禮之「記」文集結刪汰後,成為八十五篇本之「大戴記」。而戴聖則將叔叔的著作再次刪減,變成四十六篇之「小戴記」;其後漢末馬融又增入「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即今日所見四十九篇之「禮記」。依照龔錫爵的看法,「禮記」的地位應與「周禮」、「儀禮」等同,都算是「經」。「宋儒方絀之為傳」之語,指朱熹曾上「乞修三禮劄子」,其中有云:「臣頃在山林,嘗與一二學者考訂其說,欲以『儀禮』為經,而取『禮記』及諸經史雜書所載有及於禮者,皆以附於本經之下,具列註疏諸儒之說。」(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十四。又據明人戴銑所輯「朱子實紀」卷四所記,稱此劄係宋寧宗慶元二年、朱熹六十七歲時寫成,本欲奏上,但因免職離朝而未果)以朱熹的主張,是只把「儀禮」列為「經」;而「禮記」僅能屈居「傳」之地位,在「儀禮」經文有所不足之時方作為補充說明。
而今更列為經:因陳澔之「禮記集說」被訂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故實質上已「列為經」,比之「周禮」、「儀禮」,地位被特別提高。
其詘也,聖言不出,而純駁半:詘,黜、屈、貶抑之意,與前文「絀」同意。指朱熹建請將「禮記」僅當作「傳」而非「經」之舉。聖言,在此當是專指如二程兄弟、朱熹這幾位儒門大師之著作;由於他們沒有特別為「禮記」作專註(聖言不出),對此書的詮釋理解便不像易經有程頤所著「易傳」與朱熹著「易本義」、詩經有朱熹之「詩集傳」那樣有權威標準說法,結果是呈諸家紛云,好壞參雜、「純駁半」之態勢。
其尊也,諸家雜出,而純駁又半:尊,指陳澔之「禮記集說」於明初被訂為科舉考試的標準一事。因此書地位躍昇,又關乎仕進應試,可想見必定造成詮說立著者眾多的盛況;但說解者多,並非保證質之提昇,反也可能更添歧義誤解,故「純駁又半」。
盈庭聚訟,而禮愈晦矣:龔錫爵謂其在萬曆間為此敘時,各家註解「禮記」之作已多到呈現「擠爆」狀態,但此書內容之真義正解卻越形晦澀不清。
八閩學者宗同安陳氏禮:陳氏禮,指陳榮選對「禮記」的說解。按照龔錫爵此言,陳榮選是福建一帶研習「禮記」的士子們所推崇之宗師,這是極度的褒美。不過筆者得說:雖然筆者極力檢索,但還是找不到有陳榮選同時或在他之後的時代中,有人在註解或論述「禮記」經義時曾引用過陳榮選的著作;或是在龔錫爵的這篇文字之外、另有人誇讚他對理解「禮記」一書所作出的貢獻(若說「同安學者宗陳氏禮」,或許庶近乎實)。龔錫爵的敘文所言,大概只能當作「捧場話」看待,未可因之大喜。而從另一件事也可衡量:如果陳榮選真曾至少也是福建一地的「禮記」宗師,他所著「禮記集註」今天也就不會這麼難找了;應該會有更多部傳世才是。
余讀其書,雖不出諸家,而較諸家獨粹:不出諸家,謂陳榮選此書中包含之詮說見解,雖沒有特別超邁於其他諸家的地方,但其對儒門精神的把握則較他書更形精醇專粹。雖然陳榮選之「集註」中說解不是純出己手(觀「集」字即可知),但能擇精去蕪,刪汰龐雜紛說,亦算功勞一件。
儻所稱集大成者乎:「集大成」一語,有其出典。古代有二人是被公認的「集大成」者,一位是孔子,因「孟子.萬章下」記孟子曾言:「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另一位則是朱熹,源於明代中期福建大儒蔡清曾云「宋儒之道,至朱子始集大成(見「蔡文莊公集」卷七所載蔡清行略)」龔錫爵此句,可說是給予陳榮選最高等級的讚美。
夫小戴裒然與四經並,陳氏之功多哉:小戴,指戴聖所著「禮記」。這裡所提到的「陳氏」,並沒有說是「同安陳氏」,故不是逕指陳榮選,而該是指著「禮記集說」之陳澔。「禮記」與易、書、詩、春秋等四經並列為科舉取士標準,是採陳澔之「集說」,故謂其「功多哉」--雖明著不是稱美陳榮選,但與陳澔同姓,龔錫爵於此諒也有暗褒陳榮選之意。
余竊悲夫孔子之言雜見於「孝經」、「家語」諸書,曾不得列學官,與孟氏七篇並:據「漢書.藝文志」的說法,「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但此書並非真是孔子曾子對「孝」之問答記錄,而是出於後人偽託之作。至於「孔子家語」一書,乍看雖似記孔子之言,但前人早已考論是書乃三國時魏人王肅所偽造,不過舊時仍多有人誤信,龔錫爵也不例外。說到記載「孔子之言」,每個人都會想到「論語」,但龔錫爵於此不提,因為「論語」已被朱熹納入「四書」、早成了士子必讀必考的要典,也就不消多言了。「列學官」,在此係謂列為科舉考試項目之意。孟氏七篇,即「孟子」書。龔錫爵認為「孝經」、「家語」是記載孔子之言,但卻沒被列入科舉考試,地位還不及「孟子」,以故在此鼓吹,希望「世亦有表而章之者」。
古吳:龔錫爵的家鄉嘉定縣古時為吳國地,故以此自署地望。
陳榮選為此書所作敘文如下:
禮記集註自敘
陳氏榮選曰:禮者,人心之天禮也。即此禮之盎然,吾心謂之仁;即其節文之隨在有倫,謂之禮。禮生于心、原于性,而所謂儀章制度、三千三百者何?莫非人性之所自有。聖人慮智愚賢不肖者之拘于稟而失其性也,於此即秩敘之自然者,定之為禮制,使人心志耳目有所檢束持循,以不詭于道。如父坐子立、冬裘夏葛,皆天理所不容已,非先王以意強為之也。惟禮出于本心之不容已,故循禮之節,則得理之和,而播之為聲詩、動之為舞蹈,要亦以為吾性和順之自然。須斯去之,可乎哉?此孔門以仁為教,而重在立禮成樂,天下之道統是矣。彼異端者,詆吾禮為強世滋偽,固無足論;而一曲之士,妄為臆度傅會,非泥於細目疏節而不察夫制禮之精,則謬云禮以義起,取先王禮制之繩墨壞裂而更張之。不思禮本天秩,緣人情,其妙極於性命神化之微,而其用不外乎名物器數之迹。不明習其數,何以能真知其義也?此愚不肖之廢,與賢智者之偏,其不著不察則均也,豈聖門約禮復禮之說乎?漢儒論禮曰:「美哉!洋洋乎宰制萬物,役使群動。」此於經學孰先焉?顧禮分為三,而「周禮」自漢武已廢缺不行;至宋儒朱先生獨尊儀禮一經,且欲黜「禮記」為傳,意以「儀禮」備禮之文,而「禮記」僅釋其義耳。噫!習其義,則文亦無不傳;若徒習其儀,不知其義,則一祝史能之,何貴知禮也?嘗考六經,以「易」為首;然使徒重泰筮之儀,舉其四營十八變,人人習之,而不察夫天道民故之精、開物成務之意,則易之「彖」、「象」、「文言」、「繫辭」、「雜」傳,皆可不列于經,而學易何以無大過也?彼讀禮者,徒取「儀禮」揖讓度數之儀,而不探其中和之本、仁孝誠敬之實,何以異是乎?此我 朝以「禮記」為經,而卒不以「儀禮」先之,其意微矣!顧自宋儒失傳以來,寥寥數百載,僅有匯澤陳氏「集說」行於世。而醇駁相半,學者任意去取,未有一統聖真如四子,如「易」、「詩」、「書」之洞然斯世者。竊不揣量,以匯澤氏之註,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并以師友所聞,妄為折衷,用以羽翼聖門,執禮之教,而補宋儒程、朱之所未備。極知踰僭,無所逃罪;但使學禮者頗有旨歸,未必於禮教無萬一之助也。雖然,記中多有疑語,所當刪闕;而錯出失次者,尤當彙為之纂輯。此在 聖天子表章六經之日,應有天祿、石渠之彥彙為刪裒訂定,昭昭乎如揭日月;而海內奧渫之士、疏逖之臣,亦豈無一一篤學好禮,効螢爝以佐末光者?愚也幸,環橋而聽焉。
明萬曆辛卯閩後學陳榮選謹註。
陳榮選此文部分出典詞語,略釋於下:
即此禮之盎然,吾心謂之仁:此語與下文「禮生于心、原于性」,可參見「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禮生于心,由內心充盈而表現於外的行為便是仁。
即其節文之隨在有倫,謂之禮:節文,出「孟子.離婁上」:「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謂禮法之具體表現,在於節制與文飾這兩方面,既不做得過份也不致不足。
儀章制度、三千三百:見「中庸」第二十七章:「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宜三千。」據元代景星所著「中庸集說啟蒙」卷下解釋「禮儀,如冠婚喪祭朝覲會同之類,為大節。威儀,如進退升降俯仰揖遜之類,為其中之小目。」
智愚賢不肖者之拘于稟而失其性:人性本善、有良知良能,但個人秉賦如意志之堅定或軟弱、慾念之強烈或持守分際則有不同;若放恣縱慾,則將背離善性為惡。故需有禮法以制之。
天理所不容已,非先王以意強為之也:謂禮法係合於天理、凡人所不能不依循者,並非古之先王以自己的意向定制並強迫眾人遵守。
須斯去之,可乎哉:須斯,在此當同「須臾」,短暫時間。謂守「禮」乃一刻不可懈之事,就算想姑且短暫放鬆一下不守禮,也是不行的。
立禮成樂:語出「論語.泰伯」第八章:「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立於禮,謂學禮可以端正人的行為,使之可立身處世。成於樂,謂音樂可涵養人之性情,養成良好人格。
彼異端者,詆吾禮為強世滋偽:關於此處所云「異端」,乍看應是指老子、莊子而言。過去筆者在簡介陳榮選註釋莊子之著時已提過,其書中多有引宋代林希逸(字肅翁,號鬳齋,又號竹溪,福清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所著之「莊子口義」內文,陳榮選對林希逸此書自是十分熟悉的。而在「莊子口義」對「莊子.馬蹄」中「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之語,林希逸的說解即如此云:「性情固有也,莊子以禮樂為強世,故曰『性情不離,安用禮樂』。」另外對內篇「大宗師」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等語,林希逸之「口義」云:「為世俗之耳目而行禮,徒自昏勞,此老子禮以強世之意」。所謂「強世」,謂「禮」乃先王所造作、以其強制力迫人遵循之規範(即陳榮選此敘文中「先王以意強為之」云云)。滋偽,謂「禮」之多端繁瑣,反成虛節矯飾的孳生源。陳榮選在註解莊子時,也曾引用過明人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中的註文;而陸西星在「以觀眾人之耳目哉」這段話的註文內即有云:「故聖人制禮,老子薄之,以為滋偽首亂。」(按:「老子」第三十八章也有這樣的話:「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由這些段落來看,陳榮選之言「強世」、「滋偽」,是承自林希逸與陸西星而來。但陳榮選既有註解老莊之作,自然不會把他們當成「異端」才對;他所指斥者,應是打著老莊旗號詆毀變亂禮制、實欲逞己之私的偽君子。
一曲之士:語見「莊子」之「天道」與「天下」篇,謂見識有限的偏執之士。
謬云禮以義起,取先王禮制之繩墨壞裂而更張之:「禮以義起」,見「禮記.禮運第九」:「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是概念、原則,而「禮」則是將此概念原則實質化之定制作為(例如為人子女有對父母的感恩與孝思,便產生了奉親、事親與治喪守制期間的種種儀節)。故若適逢該當有所致禮示敬之事,即便「先王」沒想到會有這種情況、也沒制定此時應遂行之儀節,亦可遵循「義」之概念而自創一套禮儀。「禮以義起」雖是「禮記」中有所明文,但陳榮選所指斥者,自不是因古禮未備、不得已而自己發明禮節的情形;而是那種明明先王禮制已有定下規矩卻不欲遵循(或無定制而自行曲解其義),於是變亂之以利己便的悖禮者。
禮本天秩:典出「尚書.皐陶謨」中「天秩有禮」之語。秩,指貴賤之品秩。句謂各色人等適用之禮節,原即是按上天給予之貴賤身分而有別,理當遵循。
聖門約禮復禮之說:約禮,見「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復禮,見「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約禮,約束自身行為使之合於禮。復禮,踐行禮節之意。
漢儒論禮曰:「美哉!洋洋乎宰制萬物,役使群動。」:此處應是引「史記」卷二十三「禮書」開頭司馬遷之語,但文字略有異,原文為:「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
顧禮分為三,而「周禮」自漢武已廢缺不行:禮分為三,指有關禮制禮儀與禮之意義的記載,分散在「周禮」、「儀禮」與「禮記」這三部經典。按:「周禮」一書,在漢朝初建立時並未現世,是到了漢武帝「除挾書之律(廢止秦朝不許私家藏書的禁令)」以後,才有人將之獻上,但已缺了其中「冬官」一篇。不過這本書才剛露臉,隨即又被藏入禁中祕府,連武帝所立學官們(五家之儒)也見不到此書;一直到西漢近末的成帝時代,劉歆校理皇室秘書,才又重新發現了這本書並竭力鼓吹,認為「周禮」係「周公致太平之迹」、是周公為周王朝設計的職官職掌制度(現今學界已定論:「周禮」應是周秦間人所作,非出於周公之手,但也非如舊時有人懷疑是劉歆偽造的)。關於漢武帝對「周禮」的看法如何,在「史記」或「漢書」中都不曾提及,是到了唐代賈公彥撰「序『周禮』廢興」這篇文章才有這麼一句:「故林孝存以為武帝知『周官(即周禮)』末世瀆亂不驗之書,故作『十論』、『七難』以排棄之。」依照賈公彥所記,有「林孝存(亦有載此人姓「臨」。名「碩」,字「孝存」,生存年代與東漢大儒鄭玄同時)」此人因知曉漢武帝認為「周禮」是「末世瀆亂不驗之書(在戰國末年才有人偽造出來亂世,不是記載周代實際官秩之書)」,因而寫下「十論」、「七難」這兩篇文章,指出疑點並否認「周禮」的價值。賈公彥由什麼載記得知數百年前發生之事,並未說明來源;但觀「周禮」面世之初即受冷落的境況,或許漢武帝真是不認同此書為真。「周禮」方出世便已缺了六分之一,嗣後也只有王莽和武則天在位時仿效了其中一部份制度,從來沒能整個被依樣實行過,故陳榮選云此書「自漢武已廢缺不行」。
至宋儒朱先生獨尊儀禮一經,且欲黜「禮記」為傳:朱先生,即朱熹。朱熹欲獨尊儀禮、黜「禮記」為傳之主張,前面已有說明。
意以「儀禮」備禮之文,而「禮記」僅釋其義耳:在朱熹「乞修三禮劄子」中有云:「『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禮』乃其本經;而『禮記』郊特牲、冠義等篇,乃其義說耳。」而對於朱熹僅列「儀禮」為經的主張,陳榮選是無法苟同的,在此敘文中已明白闡述其理據。
若徒習其儀,不知其義,則一祝史能之,何貴知禮也:祝史,在此當指在各種典禮中指導參與者如何行禮、掌控程序進行等事項之人,也就是「擯相」或「司儀」。句謂:行「禮」若只是呆板地執行動作而不知意義何在,那麼光是一個司儀就能指導眾人揖讓進退而不失度,研習禮義進而「知禮」就沒什麼珍貴可言了。
泰筮之儀:筮,指以蓍草進行占卦,係「周易」之占卦法。據「禮記.曲禮上」記載,以蓍草進行占卦時要唸誦祝禱詞:「為日,假爾泰筮有常」,故成為代稱。泰,大、褒美之意。欲蓍草發揮靈力啟示未來,也得先對它褒美一番。
四營十八變:「周易」之每一卦共有六爻。以蓍草進行占卦,需用五十根草莖在雙手間進行一連串取擇計算動作,以得出各爻是陰或陽。四營十八變即指這一連串之動作所逐步得出之結果(詳細過程見朱熹「周易本義」書後所附「筮儀」)。
夫天道民故之精、開物成務之意:典出「周易.繫辭上」第十一章:「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以及「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民之故,故,事之意(也可說是民情)。開物成務,按朱熹「易本義」解釋曰:「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其他尚有多種解釋,此不贅)
易之「彖」、「象」、「文言」、「繫辭」、「雜」傳:「易經」之本文原分上、下二篇,嗣後才有人又加上「易傳」、也就是「十翼」,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等十部份。「十翼」本為解經而作,性質是傳而非經,但因其完成時間早,已與經文並存而不可分,故長久以來「十翼」與易上、下經同被視為「易經」(如「彖傳」與「象傳」已被打散分見各卦經文之後,「文言」則僅見於「乾卦」與「坤卦」部分。且經文文句古奧簡短,若無「易傳」亦將難以理解)。這種情形也像「春秋」與「左氏傳」的關係:「春秋」本經記事簡略,若無「左氏傳」之存在,則經文只是「斷爛朝報」、「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學易何以無大過:典出「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自言若能再多活幾年,到了五十歲(知天命之時)再去研究「易」,這樣便不致有大的過失了。朱熹集註曰:「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由「然使徒重泰筮之儀」至「而學易何以無大過也」,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如果僅注重易經占筮未來的功能,那麼拿蓍草進行演算的那一套是只要練習過人人都學得來的,再依卦象所示去查經文便知大略吉凶;但若不體察經文其中所蘊含天道人事等至理,那麼解釋經文的「十翼」便皆可不必與經文並列了,孔子又怎會說學易可使其免於犯大錯呢?
揖讓度數:揖讓,原指賓主相見之禮,此泛指人身所為一切行禮動作。度數,可指人數、器物地積尺寸之規格等(依身分不同,所能享用規格亦不同)。
中和之本:見「中庸」首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仁孝誠敬之實:在「論語.八佾」第十一章有載:有人問孔子「禘(帝王於太祖廟進行合祭群廟神主之大典)」的禮制,而孔子回答說:他不知道,但若有曉得禘祭意義的人來治天下,那將有如置於掌上般地容易。對此段朱熹集註曰:「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意味唯有仁孝誠敬至極之人才能治天下、行禘祭之禮。陳榮選之意則為:「禮」非徒為外在儀式規制,而是有仁孝誠敬之存心在其中,才不會僅是虛應故事。
顧自宋儒失傳以來:觀此句下舉陳澔「禮記集說」為例,則「失傳」之意是謂宋儒未為「禮記」作註解,但此言不能這樣簡單理解。光就「宋史.藝文志」所載,曾為「禮記」作註解的宋人便有楊逢殷、呂大臨、陸佃、陳祥道、陳暘、李格非、馬希孟、方愨、胡銓、衛湜、魏了翁等,諸家之作合起來也有數百卷之譜。且陳榮選自己便有參考陳祥道的著作,又曾與「師友」探討而非一人隱於山中埋頭苦幹,自不可能不知曾有許多宋儒曾為「禮記」作註解。筆者揣測:當陳榮選在此寫下「宋儒」時,心裡想的其實是「程、朱」;二程子與朱熹均不曾特為「禮記」作註解,故有「失傳」之謂。
寥寥數百載,僅有匯澤陳氏「集說」行於世:這裡的「匯澤陳氏」與下文之「匯澤氏」,其實都缺了一字,應作「東匯澤」方是。據陳澔在「禮記集說序」文末自署曰:「至治壬戌(元英宗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良月既望,後學東匯澤陳澔序」,陳澔自署的地望係「東匯澤」,陳榮選不知是漏了「東」字或是將「匯澤」當簡稱用。「尚書.禹貢」中有曰:「東匯澤為彭蠡」,彭蠡即今日江西鄱陽湖。陳澔之家鄉即在鄱陽湖東岸的都昌縣。
而醇駁相半,學者任意去取:醇,正。駁,雜,謂未合於正道。此處謂陳澔之「禮記集說」內容非全然無可疵議,故學者對其書之說解亦自擇認為妥適者而非全然接受。
未有一統聖真如四子,如「易」、「詩」、「書」之洞然斯世者:四子,指「四書」,因「論語」(記孔子言行)、「孟子」(記孟子言行)、「大學」(曾子記孔子語並作傳)、「中庸」(子思筆授孟子)係記儒家早期四位代表性人物之言行思想,故合稱「四子書」。據「明史.選舉志」載,明代科舉考試中,四書係以朱熹之「集註」、易經以程頤所著「易傳」與朱熹著「易本義」、詩經以朱熹之「詩集傳」、尚書則以朱熹弟子蔡沈所著「書集傳」與古註疏(但實際著重於蔡沈之著作),為答卷取士之標準。在明代科舉考試中,四書與易、詩、書之註解詮釋標準,都是出於程朱或其弟子之手,故陳榮選與一般士人認為這些是「一統聖真」、聖門真傳之作;但陳澔之「禮記集說」,就不若以上諸書受見重。不過,據今人李文琪君所撰「陳澔『禮記集說』之特色及其對朱熹禮學之繼承」一文中所述,陳澔對「禮記」之學來自家傳、而其父陳大猷乃師事朱學傳人雙峰先生(饒魯),故陳澔之觀點實有沿襲朱熹看法(見僑光科技大學「通觀洞識學報」第11期,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雖然不及親炙朱熹,但陳澔其實也可算得朱門弟子。陳榮選未將其「集說」與其他「一統聖真」之著作等量齊觀,一方面或許是因時人少注意到陳澔家學之來由;另一方面諒因陳澔之作著重在文句訓詁,而對禮制之來源與義理發揮則不足,雖適於初心學習者,但對欲探討經術之學者而言便顯粗淺,故不給予高度評價。
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長樂陳氏,指宋人陳祥道,著有「禮書」一百五十卷。玉巖黃氏,即明人黃乾行,字玉巖,福寧人,嘉靖癸未(二年,西元1523)進士,官至重慶府知府,著有「禮記日錄」三十卷與「圖解」一卷。
極知踰僭,無所逃罪:陳榮選自謙以才淺學薄而來從事註解經典的神聖工作,乃十分不自量力的僭越之舉,這等妄為是會遭人指責的。
雖然,記中多有疑語……尤當彙為之纂輯:諸如「禮記」等先秦所遺經典,其中常有詰屈聱牙難以句讀或其義難解難通之處,似乎該作適度刪削以使文義暢通;而因古代使用竹簡編冊之故,有時韋斷重編時可能亂了次序、抑或抄寫者有誤導致文句字詞順序出錯(錯出失次),這似乎也該更正過來。但這等駁正工作非是等閒可試,要是出錯了被指疵可不是挨罵便罷、還有「瀆亂聖經」的罪名會落在頭上;因此陳榮選不去碰這一類的問題,將之冀望於日後「天祿、石渠之彥彙為刪裒訂定」。
此在 聖天子表章六經之日:表章六經,語出「漢書.武帝紀」卷末之「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不過漢武帝時代「樂經」早已不存,只有設立「五經博士」而已)。句謂:一旦當今皇上(明神宗)重視提倡經術之時(希望啦)。
天祿、石渠之彥:天祿,石渠,都是樓閣之名。據「三輔黃圖」卷之六載,石渠閣係漢初蕭何所建,其下有石砌渠道引水環繞(有防火作用)因而得名;蕭何將進入關中時所得秦朝圖籍皆藏於此閣,到漢成帝時又進一步將禁中祕藏之書也納入此閣典藏。西漢宣帝時,石渠閣成為諸儒講經之所,「後漢書.楊終傳」載:「宣帝博徵群儒,論定五經於石渠閣。」另據前書同卷載,天祿閣亦蕭何所建,也是典藏禁中秘書之處。西漢成帝末年,劉向即是在天祿閣校書而發現「周禮」,王莽時揚雄也曾在此閣內進行校書工作。天祿、石渠之彥,意指在朝中受重用的宏儒俊彥。
奧渫之士、疏逖之臣:奧渫,在此為汙濁之意。逖,遠之意。奧渫之士,謂才學不足登大雅之堂的士人。疏逖之臣,指在野或於外省供職的臣子。
効螢爝以佐末光者:爝,指火炬。「莊子.逍遙遊」有「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之句。在月出之夜或是在大白天有太陽時,火把的光就顯得不足道,和螢火蟲的亮度差不多。句謂:若皇帝重視經術、指派高明之士將「禮記」等經書重為刪裒訂定且公諸天下;則在「昭昭乎如揭日月」這樣的激勵下,即便才疏學淺之士或身處重隔外的「遠臣」,也會出來貢獻自身的一愚之得,為詮釋經義、羽翼聖學盡一份心力--陳榮選此時身為儋州知州,可謂在國土之極南;這「疏逖之臣」一詞,當然也是把他自己包含在內的。
愚也幸,環橋而聽焉:愚,陳榮選自謂。環橋,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載,漢明帝曾親蒞辟雍(天子所設大學)行饗射禮,禮成後,明帝於辟雍內正坐講經,諸儒列於其前執經問難。因辟雍四面環水,能容許入內人數有限,於是冠帶縉紳之士環簇著橋門觀聽明帝與諸儒間的答問,據說人數多達十萬。環橋而聽焉,乃陳榮選冀望天子(明神宗)能有尊經重學的表現,並期望自己亦能躬逢其盛。
--筆者按:陳榮選在文末有「環橋而聽焉」之語,諒是因關切「聖德」而發。就在明神宗萬曆十七年底,曾有位大理寺評事雒于仁上了「獻四箴以諫疏」,其中指陳神宗有「酒、色、財、氣」四大毛病,說得很不中聽。神宗見疏後怒不可抑,在十八年元旦當天便召首輔申時行等四輔臣來見,對他們大大發了一番牢騷、意欲重懲雒于仁;申時行等好說歹說安撫了一陣,最後提出向雒于仁的上司傳個話、讓此人自行去任可也,神宗的火氣才稍平息(詳細經過見於申時行所撰「召對錄」)--申時行本只想讓雒于仁暫避聖怒,但幾天後大理寺上奏:「評事雒于仁以病乞回籍」,神宗卻回以:「雒于仁出位妄言,朕已姑容,今又託疾規避,令革職為民」(見「明神宗實錄」);不只叫他滾蛋、還貶為老百姓,好心勸諫結果落得回家吃自己。像這一類的事情雖發生在朝中,但言語傳遞總能到達遠方,外省官宦甚或百姓也會風聞皇帝好酒、好色等等「聖德有虧」之事。皇上是天生聖人,當作萬民表率,如今有這等表現,叫人豈能不憂心國運?陳榮選欲「環橋而聽焉」,實乃冀望神宗能養心修德、好學守禮,勿再沉湎聲色也。
……介紹過龔錫爵對陳榮選此書之推介、以及陳榮選自道此書撰著的心路之後,該當來介紹一下:陳榮選的這部「集註」,是怎麼樣構成的?書名既云「集」,可知是彙集多人之說解。而對於採取他人著作所載說法時如何標示區隔,陳榮選之自敘文末與署名之間以雙行小字加了一段附註,這段文字如下:
○按:是編以匯澤陳氏澔之「集說」為主,而參以「大全」諸說,及採近世諸名家,去疵存正,以歸于一。其用「集說」者則稱「陳註」,其用餘說者,各稱其姓氏。間亦有出一二膚見,與舊註不同者,則不係姓氏,或用愚按字以別之。 (筆者按:這裡所謂的「大全」,即「禮記集說大全」。據「皇明通紀法傳全錄」卷十五載,明成祖永樂十二年(西元1414)十一月,成祖命胡廣、楊榮、金幼孜總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聚集朝臣教官等文學之士開館修書。書成後成祖親為之序,命頒於東宮及諸王諸大臣,復頒於兩京國子監及天下郡縣學。)
在這段附註中,陳榮選已經說明了將他自己的意見與取自他書的說法區分的義例。以下,筆者就簡單取陳榮選「禮記集註」開頭的一小部分錄出、並將之與其他註解禮記之著作做一番比對。原書中經文用大字,註文用雙行小字,筆者也就依樣分為經文與註文以求明晰。在經文之中間或夾有小字,係標出其上經文該字之讀音或義同某字,於下以括號表示,如(無)。陳榮選之「禮記集註」開頭部份如下:
經文:曲禮上第一
註文: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節文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故先王教禮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張子曰:物我兩盡,自曲禮入。朱子曰:此篇雜取諸書精要之語集以成篇,雖大意相似,而文不連屬。
經文:曲禮曰:毋(無)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註文:此禮經首章,以敬一言,盡三百篇之旨。盖修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也。毋不敬,謂身心一於敬也。儼若思者,容貌端重而若有所思,則貌無不敬矣。安定辭者,詞氣和平而不至躁急,則言無不敬矣。此皆君子脩己以敬之功,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朱子曰:此言君子脩身之要,乃禮之本,故以冠篇。
--由陳榮選敘文附註所言「不係姓氏,或用愚按字以別之」之義例,易使人認為「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而以曲禮為之首」及「此禮經首章……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這兩段註文,好像都是出於陳榮選自作,但實際上沒這麼簡單。例如篇名之註文「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這一句,在陳澔「禮記集說」中即有註:「經曰:曲禮三千,言節目之委曲其多如是也」,可看出陳榮選之註文是依其文而略為縮改。至於「節文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故先王教禮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這兩句,在黃乾行「禮記日錄」同一處的註文中即有「然微文之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是以先王教人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篇」云云,可知陳榮選是採其言而略改數字。至於像篇名註文之末引「張子(筆者按:即宋儒張載)曰」與「朱子曰」兩段前賢之語,在「禮記集說」與「禮記大全」中亦早有用過。而經文第一節註文「以敬一言,盡三百篇之旨。盖修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也」這一段,在明人徐養相「禮記輯覽(書前有隆慶五年徐養相自序與萬曆十一年吳主恕序)」一書中即有「此禮經首章,以敬之一言,盡三千三百之旨。言脩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云云(至於徐養相的註文是否係「兼併」前人之語,筆者還沒向上探源追溯;但從書名「輯覽」來看,恐亦非出自徐養相自己心得)。註文「儼若思者,容貌端重而若有所思,則貌無不敬矣。安定辭者,詞氣和平而不至躁急,則言無不敬矣」這兩句,在「大全」中亦已引「西山真氏(真德秀)」之語:「其容貌必端嚴而若思,其言辭必安定而不遽」;陳榮選乃依其文而敷演之。註文「此皆君子脩己以敬之功,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這一句,其實也是用了「集說」與「大全」中都引過的前賢劉氏(可能係劉彝,筆者還不能確定)之註解:「此君子修己以敬,而其效至於安人、安百姓也」,只是略易數字。至於註文末引朱子之語,同樣亦已見於「集說」與「大全」,但陳榮選有改短了些,原註為:「朱子曰:首章言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乃禮之本,故以冠篇。」
筆者將陳榮選的「禮記集註」,與其他註解禮記諸作取一小部份來比對的結果,就如前面所列:由「曲禮上」篇名與經文第一節的註文來看,開頭「不係姓氏」也沒冠以「愚按」的部份,幾乎是「無一字無來歷」;而引前賢「張子曰」與「朱子曰」之語,想來也不是陳榮選自己去查這二人的著作之後所得,而是由「集說」或「大全」中所見者取而用之。或許,陳榮選是因在自敘與附註中已明言,這部「集註」乃「以匯澤氏之註,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并以師友所聞」、「以匯澤陳氏澔之『集說』為主,而參以『大全』諸說,及採近世諸名家」;在開頭便直言自己用了很多別人的東西,因而便沒有一一去詳說「出處」為何。但陳榮選既已言「其用『集說』者則稱『陳註』,其用餘說者,各稱其姓氏」,就該依循這樣的義例去做才是;而他並沒有做到,這實在不能不說是白圭之玷。明代中期以後之人註解經書時,對於引用的「出處」常有未予說明、逕加兼併的情形,這種現象非陳榮選一人獨有,時代之學風如此也。而對於這種風氣,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卷十八「竊書」條中就狠罵過(話說得很難聽,故筆者不於此照錄);這種情形既是所在多有,光獨對陳榮選一個人高標準要求、也是不太公平的--關於陳榮選註解莊子的作品,筆者已有言必需將其中純出於他自己心得的部份,與引用他人著作的部份區分開來,才能正確地評估其書價值。若要評斷其「禮記集註」,這一道工序也是勢所不能免;但該書中到底有多少陳榮選之「一二膚見」、像開頭有冠以「愚按」之註文?要詳細比對這十卷四十七篇(筆者按:原本是四十九篇。因朱熹將「中庸」與「大學」納入四書並加以註解,故陳澔「集說」對此二者便已略而不註、陳榮選也就依樣跳過不碰;畢竟舊時可沒多少人敢於和朱子「尬看看」。)註文的功夫非是小可,筆者沒這等本事;就看未來是否或有欲以「陳榮選的禮記學」為題的學者、肯在這上面投注心力了--筆者對陳榮選此著的比對工作,只是很簡單地挑了最開頭的一小部份,就全書份量而言微不足道、也談不上取樣方法,故結果不能說具有任何代表性,只是提醒嗣後有心人該當注意之事而已。
(筆者按:為謹慎起見,連開頭冠有「愚按」之註文,最好也要詳細查覈一番;畢竟今人見解與百千年前古人不謀而合的情形,偶爾也是會有的。)
對於陳榮選的「禮記集註」,筆者沒有全面性的研究、沒有資格貿然評論其價值;而筆者前面已提過,找不到有陳榮選同時或在他之後的時代中,有人在註解或論述「禮記」經義時曾引用過陳榮選的著作、或是誇讚他對理解「禮記」一書所作出的貢獻(為之作敘的龔錫爵自不能算數)。不過,雖然在中土難覓隻字片語評價,但倒有位日本大學者曾扎扎實實將陳榮選這部書讀過一遍;他的意見,不妨參考。
在本文開頭,筆者曾提過:藏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之陳榮選此著,原是屬於「內閣文庫」中(該文庫係由德川家康創建之「紅葉山文庫」、幕府的大學綜合教育機構「昌平坂學問所」、及「醫學館」等處圖書彙集而成),而該書之舊藏者「林家(大學頭)」,在舊時日本儒學界可稱是宗師一族。第一代之林羅山(本名信勝,號羅山),以廿三歲之齡便被其師藤原惺窩推薦給德川家康、成為德川家的智庫,除了參與幕府政事機要、起草重要公文書,還為二代將軍秀忠講學、嗣後又成為三代將軍家光的老師,對德川幕府之文治影響重大。林家第二代林鵞峰(本名恕,通稱「春齋」,號有鵞峰、向陽軒等),係羅山第三子,經史子集無所不究,又通曉日本歷史,亦受幕府重用而獲賜「弘文院學士」之號,並致力於講學、提攜後進,闔國推其為儒宗。林鵞峰之子林鳳崗於其卒後承襲乃父職祿,幕府於湯島臺設立昌平黌(後之昌平坂學問所),林鳳崗被擢為「大學頭(昌平黌之管理者)」;其後林家亦有數代以儒學見重於當世。林家所藏之豐富典籍,後來被納入昌平坂學問所書庫,繼而併入內閣文庫,成為今日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書的一部份。
陳榮選的這部「禮記集註」,在每卷之末都有一段手記,係出自林鵞峰之手;像卷之一文末有記:「甲午(西元1654)之歲講『曲禮』時一覽之,點朱句(筆者按:林鵞峰於書中以硃筆點斷,並在一些字詞上畫線)。向陽子。」、卷之二文末則記:「甲午、乙未兩年之際講『禮記』時,一覽此冊了。春齋。」而在此書末卷之封底裡,林鵞峰的手記是這麼寫的:「陳榮選『禮記集註』,其書新出,然與陳澔『集說』參考之,則非無益於本文。余講戴記時,逐篇一見之;及畢講,而此書亦周覽了。萬治己亥(後西天皇萬治二年,西元1659,四代將軍家綱時期)八月十八日。向陽子。」林家自初代羅山即以學問聞世,其家藏「禮記」註解種數諒非寥寥;而林鵞峰為傳授弟子,在開始講授前勢是將可用的教本都略覽過,而他選擇了陳榮選的「禮記集註」來搭配陳澔「禮記集說」(林鵞峰必有兩者之間的他家註解,故謂陳榮選之書為「新出」)進行講課;經過數年講授完畢、也把陳榮選此書給整個讀過一遍,林鵞峰是認為其作堪為「集說」之補充、「非無益於本文」。龔錫爵敘文中稱陳榮選之書「雖不出諸家」,但對儒門精神的把握則較他書更形精醇專粹;林鵞峰之所以挑選陳榮選「集註」,想來也是基於與龔錫爵相同的看法吧--雖非精采絕豔,然能持平中允、不失正道,亦自有可觀矣。
對於陳榮選的「禮記集註」一書,筆者的簡介就到此。數年前金門縣文化局曾有「金門古典文獻探索」出版,蒐彙自宋元以迄近代與域外之金門古典文獻資料,但猶未及於陳榮選此書。孰料在中文圈子裡打聽不到下落的古籍,數百年來是被人家珍之重之典藏在最高學府乃至國家機構中?「禮」失求諸野,還真應了這句話。有關金門地區古典文獻的探索,除了兩岸三地,其實還可更形擴大:曾是漢文化影響圈子之日本(還有琉球)、韓國、越南,甚至歐美、俄羅斯等地區國家的重要圖書館或學術機構中,可能還有機會找到僅知其名、甚至過去無聞無載之金門前賢著作。再者:既有「金門古典文獻探索」成書,其中所載各代各家之著作,就該在金門本地提供大眾皆可親近的管道,每一種書至少要有兩個複本;其一置於文化局圖書館參考室、另一份則放在金門大學圖書館之「金門地方文獻區」。富而好禮,此其時也。
關於陳榮選的著作,多年前筆者在撰寫「金門藝文訪佚」時即已介紹過其所著「南華全經分章句解」,去年底則進而介紹此書原有之陳榮選七世孫陳廷信、陳廷尹合撰之序文;還有陳榮選另一部解莊之作「南華經要刪詮釋評林」之序文,以及有掛陳榮選之名的「刻三元品彙莊子南華全經句解」一書的下落,並對此三書中的註文情形略加解析(請閱筆者「金門藝文拾零.伍──關於陳榮選」,亦見「金門文史小站」)。而在持續留意金門前賢著作下落之間,筆者在去年初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網站之「內閣文庫」圖書目錄中查到有「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這部書,著者為「陳榮選」,明萬曆21年刊本,舊藏者係「林家(大學頭)」--乍看到「陳榮選」之名且書之刊行與其生存年代相符,筆者自然十分興奮;但這書名卻使筆者感到疑惑,因為完全不知道這「龔宗師」是何許人也、與陳榮選是什麼關係?這由該網站上的簡單著錄無從瞭解,甚至使筆者疑心:這會不會其實是另一位同名同姓之「陳榮選」所著?方志中僅載陳榮選著「禮記集註」,與「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真是同一本書嗎?這個疑問,一直到日前筆者得以一覽此書全貌,才算得到了解答。
「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此書,正文內容分為十卷、裝訂亦依之分為十冊。每冊封面有書名與卷次,如第一冊封面有書「禮記集註一」,另還鈐有「昌平坂學問所」印文一方;前五冊封面還有加記內含篇名,如第一冊封面有「曲禮上下」字樣。書首有敘文兩篇,分別是「古吳龔錫爵」所撰「禮記集註敘」,以及「閩後學陳榮選」所撰「禮記集註自敘」;雖然兩者中均未及於著者之字、號、登第年份或歷宦官職之類的資料,但龔敘中有明言「同安陳氏」,這就足以放心:確定是金門出身的陳榮選在萬曆年間刊行的註解禮記之作、會有其他巧合的可能性應是近於零(過去「同安縣志.藝文目錄」中載陳榮選之著為「禮記集註」,不知是縣志修纂者所知書名不完整,抑或在這次刊行後又曾再版而將書名去掉前半?不得而知)。在陳榮選自敘後尚有一段附註,最後是自署「明萬曆辛卯閩後學陳榮選謹註」。而在敘文之後,陳榮選也列出了協助完成此書的人士,包括「友人彭若賢、張繼善校正」,另外還有「門人」范時化等廿一位儋州人、以及劉國鉉等十一位同安縣人參與「同校」。關於彭若賢、張繼善這兩位,筆者查不出其里籍資料,但揣測應是泉州人士;至於陳榮選之「門人」中,有幾位是成了「訓導」之類教職官員,但都查不到有文集作品存世、無法藉之找到更多關於陳榮選之詩文,故於此就不逐一詳列其姓名。在敘文與參與工作者名單後是篇目目錄,然後是正文。正文每半葉八行,經文與小字註文均為每行二十一字,第一卷卷首題「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卷之一 明後學閩人陳榮選著」(每卷卷首均鈐有「林氏藏書」、「書籍館印」、「日本政府圖書」、「淺草文庫」等四方印文;每卷卷末有「昌平坂學問所」印文一方)。洵可喜者,筆者大致瀏覽所見,這十卷書應都無缺殘葉數,字跡也相當清晰、印刷的品質不錯(像「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中收入的「南華全經分章句解」,部份字跡就已模糊難以辨讀)。明代金門前賢的著作,又添一部完整存世者,不再僅是縣志中的「存目」而已了。
關於為陳榮選之「龔宗師發刊禮記集註(以下簡稱「禮記集註」)」作敘之龔錫爵,於此該當有所介紹,並說明陳榮選稱其「宗師」之原故。據明人唐時升所著「三易集」卷十六之「龔汝脩傳」、以及四庫本「江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五「人物志」等方志及書目中的記載:龔錫爵,字汝脩(修),江蘇省嘉定縣人,萬曆甲戌(二年,西元1574)成進士,初任江西永新縣令即有治聲,在考核官員之「大計」中獲得天下第二的佳績,之後歷經工部營繕司、都水司等職,滿九年後「遷廣東參政,治徐聞(縣名,在雷州半島南端),兼轄南海」。據唐時升之傳文,龔錫爵在廣東歷宦後,係「遷福建布政使。明年,中考功法,歸家(但唐時升此傳開頭便云「廣西布政使龔公名錫爵」,似有不合)」;龔錫爵於致仕後家居十年,以林壑自娛,卒於七十歲。其著作據載有「論語解」、「老子疏略」、「入粵吟」、「澹語」等,但似乎都沒有流傳下來,現僅萬曆刻本「嘉定縣志」中還有收入其所作「四節婦傳」與「重脩儒學記」兩篇文章,再來就是為陳榮選所作這篇敘文了。
對於龔錫爵在兩廣任職的經歷,在「明神宗實錄」萬曆十九年六月初一日有提到,龔錫爵當時是在廣東任「參政」。嗣後據同書載,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廿四日,龔錫爵由廣東右參政晉陞為為該省按察使;至萬曆二十二年十一月,龔錫爵又被陞為廣西右布政使。此外萬曆四十二年刻本「雷州府志」卷七「分鎮志」所記「海南、北守道(海南分守道與海北分守道,駐雷州府,轄廉州、雷州、瓊州三府)」職名,龔錫爵於萬曆十九至二十一年出任分守道(以參政身分兼任)但這些歷官資料,都還不足以說明何以陳榮選稱龔錫爵為「宗師」之理由。據明人李日華「官制備考」一書中所載:「提學稱大文宗、大宗師」。由此可知明代之「提學官」亦可稱為「大文宗」或「大宗師」,但一般日常行文言語間提及時多是稱「宗師」。譬如著名哲學家李贄「焚書」卷四「豫約.一、感慨平生」部分中有言:「夫人生出世,此身便屬人管了……既長而入學,即屬師父(指府州縣公立學校中的教諭、訓導)與提學宗師管矣。」而明代康海所著「對山集」卷二十九「送李先生序」一文中亦有言:「夫提學之官,凡所在皆宗師之也。」由陳榮選稱龔錫爵為「宗師」觀之,龔錫爵在廣東時應該還有兼任過「提學官」這個職務,只是「實錄」與方志未曾詳及。至於陳榮選本身在撰著此書前後情形,在其所撰「宋蘇文忠公居儋錄後序」一文中,陳榮選嘗自道:「歲己丑(筆者按:萬曆十七年,西元1589),學為吏,檄守劍州,近公故里矣。以內艱(遭逢母喪),未赴。已承乏儋州。」按舊時禮制,親喪需守制三年,故陳榮選前往儋州出任知州,最早也是在萬曆二十年時。按陳榮選之「禮記集註自敘」文末繫年「萬曆辛卯(十九年,西元1591)」,這時他應還是在家鄉服喪中;古人居喪亦稱「讀禮」,因按照「禮記.曲禮」所載,期間是要放下其他學業,惟讀禮書關於喪祭之部分(後世之規矩自然放寬)。陳榮選諒是於此時著力於融會「禮記」諸家註解、並將之撰成「集註」初稿;完成後由家鄉之友人與之門人協助校正過一遍。嗣後陳榮選帶著書稿去儋州上任時,又由當地「門人(筆者按:大概是州學裡的學生)」進行了二校,然後在萬曆二十一年(癸巳,西元1593)將書稿送給龔錫爵一覽(陳榮選所治儋州屬瓊州府轄下,是龔的守道範圍)、並請得其作敘冠首(這是筆者推測的成書大致經過)。
由書名中「龔宗師發刊」與龔錫爵敘文中有「爰授諸梓」之語來看,這部書的刊刻發行時,龔錫爵曾有襄助;而由於撰敘推介等事幫了忙,陳榮選便由書名的標舉來作為回敬--在「禮記集註」前添上幾個字,並非徒然使書名冗長,其實是有正面效益的:因明代之提學、「宗師」被賦予相當的權力,可說足以影響士子的運途:提學官主持生員的歲考科考,成績佳者得賞、成績差會受罰甚至開除;當學府中生員有缺額,提學官可由當地俊秀子弟中選人補入;還有考選生員歲貢至京參加翰林院考試(中式者可入國子監習業)、由歲考科考中選取優秀者參加鄉試、考察生員乃至教員之品行學問等職權。故明代士子一見「宗師」兩字、少不得心頭一凜;而一本書名冠有「宗師」、提學大人作敘之經典註解,不消說在銷路上是會有幫助(正如許獬之「四書崇熹註解」,書商標舉此乃「大學士李廷機校正」)。明人刻書刊行,常有在書名上翻新樣拉長的情形,有時搞到簡直像是給皇帝上徽號;但與科舉相關的著作書名中加了「宗師」,陳榮選這本書似乎還是唯一的例子(就筆者所知見),此亦特點之一。至於初始刊刻行世的地點,雖然此書首尾沒有書商的名號,但筆者推測:應該是在廣東當地開雕印製上市;這樣,更能於在地士子眼前發揮「宗師」二字的效力。
敘過作敘者來由與成書大致經過後,還有一位人物得先在此作個簡介:據「明史.選舉志」載,在明初頒訂「科舉定式」時,應試時「禮記」的詮解是採「古註疏(鄭玄之註)」,但後來「永樂間,頒四書五經大全,廢註疏不用。其後,春秋亦不用張洽傳,禮記止用陳澔『集說』。」這位「陳澔」,據黃宗羲「宋元學案.雙峰學案」記載:「字可大,號雲莊,又號北山,東齋先生大猷子。于宋季不求聞達,博學好古,有『禮記集說』行于世。學者稱為雲莊先生(據清修「都昌縣志」所載陳澔墓碑,是「雲住」而非「雲莊」)。年八十有二卒。元奎章學士虞集題其墓曰『經師陳先生墓』。」雖然在歷史上關於陳澔的記載很少,但他所著「禮記集說」在永樂年間成為科舉考試的定本,故對明代詮解「禮記」之各家自然有一定之影響。陳榮選在自作敘文中便有說明:他的「禮記集註」,是以陳澔的「禮記集說」為主、再參考各家著作等而完成的。以下,筆者就將龔錫爵與陳榮選之敘文錄出並稍加註釋,最後再來談「禮記集註」此書內容中的一點問題與評價。龔錫爵之敘文如下:
禮記集註敘
余觀「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合之,詎不粹乎稱「禮經」哉?若「小戴禮」,宋儒方絀之為傳,而今更列為經,豈謂夫詘之也故尊之耶?其詘也,聖言不出,而純駁半;其尊也,諸家雜出,而純駁又半。迄于今,則盈庭聚訟,而禮愈晦矣!八閩學者宗同安陳氏禮,余讀其書,雖不出諸家,而較諸家獨粹,儻所稱集大成者乎?爰授諸梓,葢非陳氏禮也,天下萬世之禮也。夫小戴裒然與四經並,陳氏之功多哉!余竊悲夫孔子之言雜見於「孝經」、「家語」諸書,曾不得列學官,與孟氏七篇並;世亦有表而章之者乎?
萬曆癸巳冬,古吳龔錫爵識。
龔錫爵此文中所用典故詞語,略釋於下:
「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合之,詎不粹乎稱「禮經」哉:在中國儒家五經之中,易經、書經(尚書)、詩經、及春秋經,「經」之本文是只有一部,但「禮」的情形就比較複雜:有記周代職官序列之「周禮(亦稱「周官」)」、有專記冠婚喪祭各種儀節之「儀禮」,還有泛載禮儀來由、變異、儀式等之「曲禮(在此指「禮記」)」。三者所重不同,若分而視之,各有要義,但也各有欠缺不足之處。龔錫爵此語謂「周禮」、「儀禮」、「曲禮」三者必合而觀之,方可稱得是「禮經」;古代亦將此三書合稱「三禮」。
若「小戴禮」,宋儒方絀之為傳:小戴,即西漢經學家戴聖。戴聖之叔戴德(大戴)將古人所傳有關禮之「記」文集結刪汰後,成為八十五篇本之「大戴記」。而戴聖則將叔叔的著作再次刪減,變成四十六篇之「小戴記」;其後漢末馬融又增入「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即今日所見四十九篇之「禮記」。依照龔錫爵的看法,「禮記」的地位應與「周禮」、「儀禮」等同,都算是「經」。「宋儒方絀之為傳」之語,指朱熹曾上「乞修三禮劄子」,其中有云:「臣頃在山林,嘗與一二學者考訂其說,欲以『儀禮』為經,而取『禮記』及諸經史雜書所載有及於禮者,皆以附於本經之下,具列註疏諸儒之說。」(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十四。又據明人戴銑所輯「朱子實紀」卷四所記,稱此劄係宋寧宗慶元二年、朱熹六十七歲時寫成,本欲奏上,但因免職離朝而未果)以朱熹的主張,是只把「儀禮」列為「經」;而「禮記」僅能屈居「傳」之地位,在「儀禮」經文有所不足之時方作為補充說明。
而今更列為經:因陳澔之「禮記集說」被訂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故實質上已「列為經」,比之「周禮」、「儀禮」,地位被特別提高。
其詘也,聖言不出,而純駁半:詘,黜、屈、貶抑之意,與前文「絀」同意。指朱熹建請將「禮記」僅當作「傳」而非「經」之舉。聖言,在此當是專指如二程兄弟、朱熹這幾位儒門大師之著作;由於他們沒有特別為「禮記」作專註(聖言不出),對此書的詮釋理解便不像易經有程頤所著「易傳」與朱熹著「易本義」、詩經有朱熹之「詩集傳」那樣有權威標準說法,結果是呈諸家紛云,好壞參雜、「純駁半」之態勢。
其尊也,諸家雜出,而純駁又半:尊,指陳澔之「禮記集說」於明初被訂為科舉考試的標準一事。因此書地位躍昇,又關乎仕進應試,可想見必定造成詮說立著者眾多的盛況;但說解者多,並非保證質之提昇,反也可能更添歧義誤解,故「純駁又半」。
盈庭聚訟,而禮愈晦矣:龔錫爵謂其在萬曆間為此敘時,各家註解「禮記」之作已多到呈現「擠爆」狀態,但此書內容之真義正解卻越形晦澀不清。
八閩學者宗同安陳氏禮:陳氏禮,指陳榮選對「禮記」的說解。按照龔錫爵此言,陳榮選是福建一帶研習「禮記」的士子們所推崇之宗師,這是極度的褒美。不過筆者得說:雖然筆者極力檢索,但還是找不到有陳榮選同時或在他之後的時代中,有人在註解或論述「禮記」經義時曾引用過陳榮選的著作;或是在龔錫爵的這篇文字之外、另有人誇讚他對理解「禮記」一書所作出的貢獻(若說「同安學者宗陳氏禮」,或許庶近乎實)。龔錫爵的敘文所言,大概只能當作「捧場話」看待,未可因之大喜。而從另一件事也可衡量:如果陳榮選真曾至少也是福建一地的「禮記」宗師,他所著「禮記集註」今天也就不會這麼難找了;應該會有更多部傳世才是。
余讀其書,雖不出諸家,而較諸家獨粹:不出諸家,謂陳榮選此書中包含之詮說見解,雖沒有特別超邁於其他諸家的地方,但其對儒門精神的把握則較他書更形精醇專粹。雖然陳榮選之「集註」中說解不是純出己手(觀「集」字即可知),但能擇精去蕪,刪汰龐雜紛說,亦算功勞一件。
儻所稱集大成者乎:「集大成」一語,有其出典。古代有二人是被公認的「集大成」者,一位是孔子,因「孟子.萬章下」記孟子曾言:「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另一位則是朱熹,源於明代中期福建大儒蔡清曾云「宋儒之道,至朱子始集大成(見「蔡文莊公集」卷七所載蔡清行略)」龔錫爵此句,可說是給予陳榮選最高等級的讚美。
夫小戴裒然與四經並,陳氏之功多哉:小戴,指戴聖所著「禮記」。這裡所提到的「陳氏」,並沒有說是「同安陳氏」,故不是逕指陳榮選,而該是指著「禮記集說」之陳澔。「禮記」與易、書、詩、春秋等四經並列為科舉取士標準,是採陳澔之「集說」,故謂其「功多哉」--雖明著不是稱美陳榮選,但與陳澔同姓,龔錫爵於此諒也有暗褒陳榮選之意。
余竊悲夫孔子之言雜見於「孝經」、「家語」諸書,曾不得列學官,與孟氏七篇並:據「漢書.藝文志」的說法,「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但此書並非真是孔子曾子對「孝」之問答記錄,而是出於後人偽託之作。至於「孔子家語」一書,乍看雖似記孔子之言,但前人早已考論是書乃三國時魏人王肅所偽造,不過舊時仍多有人誤信,龔錫爵也不例外。說到記載「孔子之言」,每個人都會想到「論語」,但龔錫爵於此不提,因為「論語」已被朱熹納入「四書」、早成了士子必讀必考的要典,也就不消多言了。「列學官」,在此係謂列為科舉考試項目之意。孟氏七篇,即「孟子」書。龔錫爵認為「孝經」、「家語」是記載孔子之言,但卻沒被列入科舉考試,地位還不及「孟子」,以故在此鼓吹,希望「世亦有表而章之者」。
古吳:龔錫爵的家鄉嘉定縣古時為吳國地,故以此自署地望。
陳榮選為此書所作敘文如下:
禮記集註自敘
陳氏榮選曰:禮者,人心之天禮也。即此禮之盎然,吾心謂之仁;即其節文之隨在有倫,謂之禮。禮生于心、原于性,而所謂儀章制度、三千三百者何?莫非人性之所自有。聖人慮智愚賢不肖者之拘于稟而失其性也,於此即秩敘之自然者,定之為禮制,使人心志耳目有所檢束持循,以不詭于道。如父坐子立、冬裘夏葛,皆天理所不容已,非先王以意強為之也。惟禮出于本心之不容已,故循禮之節,則得理之和,而播之為聲詩、動之為舞蹈,要亦以為吾性和順之自然。須斯去之,可乎哉?此孔門以仁為教,而重在立禮成樂,天下之道統是矣。彼異端者,詆吾禮為強世滋偽,固無足論;而一曲之士,妄為臆度傅會,非泥於細目疏節而不察夫制禮之精,則謬云禮以義起,取先王禮制之繩墨壞裂而更張之。不思禮本天秩,緣人情,其妙極於性命神化之微,而其用不外乎名物器數之迹。不明習其數,何以能真知其義也?此愚不肖之廢,與賢智者之偏,其不著不察則均也,豈聖門約禮復禮之說乎?漢儒論禮曰:「美哉!洋洋乎宰制萬物,役使群動。」此於經學孰先焉?顧禮分為三,而「周禮」自漢武已廢缺不行;至宋儒朱先生獨尊儀禮一經,且欲黜「禮記」為傳,意以「儀禮」備禮之文,而「禮記」僅釋其義耳。噫!習其義,則文亦無不傳;若徒習其儀,不知其義,則一祝史能之,何貴知禮也?嘗考六經,以「易」為首;然使徒重泰筮之儀,舉其四營十八變,人人習之,而不察夫天道民故之精、開物成務之意,則易之「彖」、「象」、「文言」、「繫辭」、「雜」傳,皆可不列于經,而學易何以無大過也?彼讀禮者,徒取「儀禮」揖讓度數之儀,而不探其中和之本、仁孝誠敬之實,何以異是乎?此我 朝以「禮記」為經,而卒不以「儀禮」先之,其意微矣!顧自宋儒失傳以來,寥寥數百載,僅有匯澤陳氏「集說」行於世。而醇駁相半,學者任意去取,未有一統聖真如四子,如「易」、「詩」、「書」之洞然斯世者。竊不揣量,以匯澤氏之註,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并以師友所聞,妄為折衷,用以羽翼聖門,執禮之教,而補宋儒程、朱之所未備。極知踰僭,無所逃罪;但使學禮者頗有旨歸,未必於禮教無萬一之助也。雖然,記中多有疑語,所當刪闕;而錯出失次者,尤當彙為之纂輯。此在 聖天子表章六經之日,應有天祿、石渠之彥彙為刪裒訂定,昭昭乎如揭日月;而海內奧渫之士、疏逖之臣,亦豈無一一篤學好禮,効螢爝以佐末光者?愚也幸,環橋而聽焉。
明萬曆辛卯閩後學陳榮選謹註。
陳榮選此文部分出典詞語,略釋於下:
即此禮之盎然,吾心謂之仁:此語與下文「禮生于心、原于性」,可參見「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禮生于心,由內心充盈而表現於外的行為便是仁。
即其節文之隨在有倫,謂之禮:節文,出「孟子.離婁上」:「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謂禮法之具體表現,在於節制與文飾這兩方面,既不做得過份也不致不足。
儀章制度、三千三百:見「中庸」第二十七章:「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宜三千。」據元代景星所著「中庸集說啟蒙」卷下解釋「禮儀,如冠婚喪祭朝覲會同之類,為大節。威儀,如進退升降俯仰揖遜之類,為其中之小目。」
智愚賢不肖者之拘于稟而失其性:人性本善、有良知良能,但個人秉賦如意志之堅定或軟弱、慾念之強烈或持守分際則有不同;若放恣縱慾,則將背離善性為惡。故需有禮法以制之。
天理所不容已,非先王以意強為之也:謂禮法係合於天理、凡人所不能不依循者,並非古之先王以自己的意向定制並強迫眾人遵守。
須斯去之,可乎哉:須斯,在此當同「須臾」,短暫時間。謂守「禮」乃一刻不可懈之事,就算想姑且短暫放鬆一下不守禮,也是不行的。
立禮成樂:語出「論語.泰伯」第八章:「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立於禮,謂學禮可以端正人的行為,使之可立身處世。成於樂,謂音樂可涵養人之性情,養成良好人格。
彼異端者,詆吾禮為強世滋偽:關於此處所云「異端」,乍看應是指老子、莊子而言。過去筆者在簡介陳榮選註釋莊子之著時已提過,其書中多有引宋代林希逸(字肅翁,號鬳齋,又號竹溪,福清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所著之「莊子口義」內文,陳榮選對林希逸此書自是十分熟悉的。而在「莊子口義」對「莊子.馬蹄」中「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之語,林希逸的說解即如此云:「性情固有也,莊子以禮樂為強世,故曰『性情不離,安用禮樂』。」另外對內篇「大宗師」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等語,林希逸之「口義」云:「為世俗之耳目而行禮,徒自昏勞,此老子禮以強世之意」。所謂「強世」,謂「禮」乃先王所造作、以其強制力迫人遵循之規範(即陳榮選此敘文中「先王以意強為之」云云)。滋偽,謂「禮」之多端繁瑣,反成虛節矯飾的孳生源。陳榮選在註解莊子時,也曾引用過明人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中的註文;而陸西星在「以觀眾人之耳目哉」這段話的註文內即有云:「故聖人制禮,老子薄之,以為滋偽首亂。」(按:「老子」第三十八章也有這樣的話:「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由這些段落來看,陳榮選之言「強世」、「滋偽」,是承自林希逸與陸西星而來。但陳榮選既有註解老莊之作,自然不會把他們當成「異端」才對;他所指斥者,應是打著老莊旗號詆毀變亂禮制、實欲逞己之私的偽君子。
一曲之士:語見「莊子」之「天道」與「天下」篇,謂見識有限的偏執之士。
謬云禮以義起,取先王禮制之繩墨壞裂而更張之:「禮以義起」,見「禮記.禮運第九」:「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是概念、原則,而「禮」則是將此概念原則實質化之定制作為(例如為人子女有對父母的感恩與孝思,便產生了奉親、事親與治喪守制期間的種種儀節)。故若適逢該當有所致禮示敬之事,即便「先王」沒想到會有這種情況、也沒制定此時應遂行之儀節,亦可遵循「義」之概念而自創一套禮儀。「禮以義起」雖是「禮記」中有所明文,但陳榮選所指斥者,自不是因古禮未備、不得已而自己發明禮節的情形;而是那種明明先王禮制已有定下規矩卻不欲遵循(或無定制而自行曲解其義),於是變亂之以利己便的悖禮者。
禮本天秩:典出「尚書.皐陶謨」中「天秩有禮」之語。秩,指貴賤之品秩。句謂各色人等適用之禮節,原即是按上天給予之貴賤身分而有別,理當遵循。
聖門約禮復禮之說:約禮,見「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復禮,見「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約禮,約束自身行為使之合於禮。復禮,踐行禮節之意。
漢儒論禮曰:「美哉!洋洋乎宰制萬物,役使群動。」:此處應是引「史記」卷二十三「禮書」開頭司馬遷之語,但文字略有異,原文為:「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
顧禮分為三,而「周禮」自漢武已廢缺不行:禮分為三,指有關禮制禮儀與禮之意義的記載,分散在「周禮」、「儀禮」與「禮記」這三部經典。按:「周禮」一書,在漢朝初建立時並未現世,是到了漢武帝「除挾書之律(廢止秦朝不許私家藏書的禁令)」以後,才有人將之獻上,但已缺了其中「冬官」一篇。不過這本書才剛露臉,隨即又被藏入禁中祕府,連武帝所立學官們(五家之儒)也見不到此書;一直到西漢近末的成帝時代,劉歆校理皇室秘書,才又重新發現了這本書並竭力鼓吹,認為「周禮」係「周公致太平之迹」、是周公為周王朝設計的職官職掌制度(現今學界已定論:「周禮」應是周秦間人所作,非出於周公之手,但也非如舊時有人懷疑是劉歆偽造的)。關於漢武帝對「周禮」的看法如何,在「史記」或「漢書」中都不曾提及,是到了唐代賈公彥撰「序『周禮』廢興」這篇文章才有這麼一句:「故林孝存以為武帝知『周官(即周禮)』末世瀆亂不驗之書,故作『十論』、『七難』以排棄之。」依照賈公彥所記,有「林孝存(亦有載此人姓「臨」。名「碩」,字「孝存」,生存年代與東漢大儒鄭玄同時)」此人因知曉漢武帝認為「周禮」是「末世瀆亂不驗之書(在戰國末年才有人偽造出來亂世,不是記載周代實際官秩之書)」,因而寫下「十論」、「七難」這兩篇文章,指出疑點並否認「周禮」的價值。賈公彥由什麼載記得知數百年前發生之事,並未說明來源;但觀「周禮」面世之初即受冷落的境況,或許漢武帝真是不認同此書為真。「周禮」方出世便已缺了六分之一,嗣後也只有王莽和武則天在位時仿效了其中一部份制度,從來沒能整個被依樣實行過,故陳榮選云此書「自漢武已廢缺不行」。
至宋儒朱先生獨尊儀禮一經,且欲黜「禮記」為傳:朱先生,即朱熹。朱熹欲獨尊儀禮、黜「禮記」為傳之主張,前面已有說明。
意以「儀禮」備禮之文,而「禮記」僅釋其義耳:在朱熹「乞修三禮劄子」中有云:「『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禮』乃其本經;而『禮記』郊特牲、冠義等篇,乃其義說耳。」而對於朱熹僅列「儀禮」為經的主張,陳榮選是無法苟同的,在此敘文中已明白闡述其理據。
若徒習其儀,不知其義,則一祝史能之,何貴知禮也:祝史,在此當指在各種典禮中指導參與者如何行禮、掌控程序進行等事項之人,也就是「擯相」或「司儀」。句謂:行「禮」若只是呆板地執行動作而不知意義何在,那麼光是一個司儀就能指導眾人揖讓進退而不失度,研習禮義進而「知禮」就沒什麼珍貴可言了。
泰筮之儀:筮,指以蓍草進行占卦,係「周易」之占卦法。據「禮記.曲禮上」記載,以蓍草進行占卦時要唸誦祝禱詞:「為日,假爾泰筮有常」,故成為代稱。泰,大、褒美之意。欲蓍草發揮靈力啟示未來,也得先對它褒美一番。
四營十八變:「周易」之每一卦共有六爻。以蓍草進行占卦,需用五十根草莖在雙手間進行一連串取擇計算動作,以得出各爻是陰或陽。四營十八變即指這一連串之動作所逐步得出之結果(詳細過程見朱熹「周易本義」書後所附「筮儀」)。
夫天道民故之精、開物成務之意:典出「周易.繫辭上」第十一章:「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以及「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民之故,故,事之意(也可說是民情)。開物成務,按朱熹「易本義」解釋曰:「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其他尚有多種解釋,此不贅)
易之「彖」、「象」、「文言」、「繫辭」、「雜」傳:「易經」之本文原分上、下二篇,嗣後才有人又加上「易傳」、也就是「十翼」,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等十部份。「十翼」本為解經而作,性質是傳而非經,但因其完成時間早,已與經文並存而不可分,故長久以來「十翼」與易上、下經同被視為「易經」(如「彖傳」與「象傳」已被打散分見各卦經文之後,「文言」則僅見於「乾卦」與「坤卦」部分。且經文文句古奧簡短,若無「易傳」亦將難以理解)。這種情形也像「春秋」與「左氏傳」的關係:「春秋」本經記事簡略,若無「左氏傳」之存在,則經文只是「斷爛朝報」、「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學易何以無大過:典出「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自言若能再多活幾年,到了五十歲(知天命之時)再去研究「易」,這樣便不致有大的過失了。朱熹集註曰:「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由「然使徒重泰筮之儀」至「而學易何以無大過也」,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如果僅注重易經占筮未來的功能,那麼拿蓍草進行演算的那一套是只要練習過人人都學得來的,再依卦象所示去查經文便知大略吉凶;但若不體察經文其中所蘊含天道人事等至理,那麼解釋經文的「十翼」便皆可不必與經文並列了,孔子又怎會說學易可使其免於犯大錯呢?
揖讓度數:揖讓,原指賓主相見之禮,此泛指人身所為一切行禮動作。度數,可指人數、器物地積尺寸之規格等(依身分不同,所能享用規格亦不同)。
中和之本:見「中庸」首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仁孝誠敬之實:在「論語.八佾」第十一章有載:有人問孔子「禘(帝王於太祖廟進行合祭群廟神主之大典)」的禮制,而孔子回答說:他不知道,但若有曉得禘祭意義的人來治天下,那將有如置於掌上般地容易。對此段朱熹集註曰:「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意味唯有仁孝誠敬至極之人才能治天下、行禘祭之禮。陳榮選之意則為:「禮」非徒為外在儀式規制,而是有仁孝誠敬之存心在其中,才不會僅是虛應故事。
顧自宋儒失傳以來:觀此句下舉陳澔「禮記集說」為例,則「失傳」之意是謂宋儒未為「禮記」作註解,但此言不能這樣簡單理解。光就「宋史.藝文志」所載,曾為「禮記」作註解的宋人便有楊逢殷、呂大臨、陸佃、陳祥道、陳暘、李格非、馬希孟、方愨、胡銓、衛湜、魏了翁等,諸家之作合起來也有數百卷之譜。且陳榮選自己便有參考陳祥道的著作,又曾與「師友」探討而非一人隱於山中埋頭苦幹,自不可能不知曾有許多宋儒曾為「禮記」作註解。筆者揣測:當陳榮選在此寫下「宋儒」時,心裡想的其實是「程、朱」;二程子與朱熹均不曾特為「禮記」作註解,故有「失傳」之謂。
寥寥數百載,僅有匯澤陳氏「集說」行於世:這裡的「匯澤陳氏」與下文之「匯澤氏」,其實都缺了一字,應作「東匯澤」方是。據陳澔在「禮記集說序」文末自署曰:「至治壬戌(元英宗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良月既望,後學東匯澤陳澔序」,陳澔自署的地望係「東匯澤」,陳榮選不知是漏了「東」字或是將「匯澤」當簡稱用。「尚書.禹貢」中有曰:「東匯澤為彭蠡」,彭蠡即今日江西鄱陽湖。陳澔之家鄉即在鄱陽湖東岸的都昌縣。
而醇駁相半,學者任意去取:醇,正。駁,雜,謂未合於正道。此處謂陳澔之「禮記集說」內容非全然無可疵議,故學者對其書之說解亦自擇認為妥適者而非全然接受。
未有一統聖真如四子,如「易」、「詩」、「書」之洞然斯世者:四子,指「四書」,因「論語」(記孔子言行)、「孟子」(記孟子言行)、「大學」(曾子記孔子語並作傳)、「中庸」(子思筆授孟子)係記儒家早期四位代表性人物之言行思想,故合稱「四子書」。據「明史.選舉志」載,明代科舉考試中,四書係以朱熹之「集註」、易經以程頤所著「易傳」與朱熹著「易本義」、詩經以朱熹之「詩集傳」、尚書則以朱熹弟子蔡沈所著「書集傳」與古註疏(但實際著重於蔡沈之著作),為答卷取士之標準。在明代科舉考試中,四書與易、詩、書之註解詮釋標準,都是出於程朱或其弟子之手,故陳榮選與一般士人認為這些是「一統聖真」、聖門真傳之作;但陳澔之「禮記集說」,就不若以上諸書受見重。不過,據今人李文琪君所撰「陳澔『禮記集說』之特色及其對朱熹禮學之繼承」一文中所述,陳澔對「禮記」之學來自家傳、而其父陳大猷乃師事朱學傳人雙峰先生(饒魯),故陳澔之觀點實有沿襲朱熹看法(見僑光科技大學「通觀洞識學報」第11期,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雖然不及親炙朱熹,但陳澔其實也可算得朱門弟子。陳榮選未將其「集說」與其他「一統聖真」之著作等量齊觀,一方面或許是因時人少注意到陳澔家學之來由;另一方面諒因陳澔之作著重在文句訓詁,而對禮制之來源與義理發揮則不足,雖適於初心學習者,但對欲探討經術之學者而言便顯粗淺,故不給予高度評價。
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長樂陳氏,指宋人陳祥道,著有「禮書」一百五十卷。玉巖黃氏,即明人黃乾行,字玉巖,福寧人,嘉靖癸未(二年,西元1523)進士,官至重慶府知府,著有「禮記日錄」三十卷與「圖解」一卷。
極知踰僭,無所逃罪:陳榮選自謙以才淺學薄而來從事註解經典的神聖工作,乃十分不自量力的僭越之舉,這等妄為是會遭人指責的。
雖然,記中多有疑語……尤當彙為之纂輯:諸如「禮記」等先秦所遺經典,其中常有詰屈聱牙難以句讀或其義難解難通之處,似乎該作適度刪削以使文義暢通;而因古代使用竹簡編冊之故,有時韋斷重編時可能亂了次序、抑或抄寫者有誤導致文句字詞順序出錯(錯出失次),這似乎也該更正過來。但這等駁正工作非是等閒可試,要是出錯了被指疵可不是挨罵便罷、還有「瀆亂聖經」的罪名會落在頭上;因此陳榮選不去碰這一類的問題,將之冀望於日後「天祿、石渠之彥彙為刪裒訂定」。
此在 聖天子表章六經之日:表章六經,語出「漢書.武帝紀」卷末之「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不過漢武帝時代「樂經」早已不存,只有設立「五經博士」而已)。句謂:一旦當今皇上(明神宗)重視提倡經術之時(希望啦)。
天祿、石渠之彥:天祿,石渠,都是樓閣之名。據「三輔黃圖」卷之六載,石渠閣係漢初蕭何所建,其下有石砌渠道引水環繞(有防火作用)因而得名;蕭何將進入關中時所得秦朝圖籍皆藏於此閣,到漢成帝時又進一步將禁中祕藏之書也納入此閣典藏。西漢宣帝時,石渠閣成為諸儒講經之所,「後漢書.楊終傳」載:「宣帝博徵群儒,論定五經於石渠閣。」另據前書同卷載,天祿閣亦蕭何所建,也是典藏禁中秘書之處。西漢成帝末年,劉向即是在天祿閣校書而發現「周禮」,王莽時揚雄也曾在此閣內進行校書工作。天祿、石渠之彥,意指在朝中受重用的宏儒俊彥。
奧渫之士、疏逖之臣:奧渫,在此為汙濁之意。逖,遠之意。奧渫之士,謂才學不足登大雅之堂的士人。疏逖之臣,指在野或於外省供職的臣子。
効螢爝以佐末光者:爝,指火炬。「莊子.逍遙遊」有「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之句。在月出之夜或是在大白天有太陽時,火把的光就顯得不足道,和螢火蟲的亮度差不多。句謂:若皇帝重視經術、指派高明之士將「禮記」等經書重為刪裒訂定且公諸天下;則在「昭昭乎如揭日月」這樣的激勵下,即便才疏學淺之士或身處重隔外的「遠臣」,也會出來貢獻自身的一愚之得,為詮釋經義、羽翼聖學盡一份心力--陳榮選此時身為儋州知州,可謂在國土之極南;這「疏逖之臣」一詞,當然也是把他自己包含在內的。
愚也幸,環橋而聽焉:愚,陳榮選自謂。環橋,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載,漢明帝曾親蒞辟雍(天子所設大學)行饗射禮,禮成後,明帝於辟雍內正坐講經,諸儒列於其前執經問難。因辟雍四面環水,能容許入內人數有限,於是冠帶縉紳之士環簇著橋門觀聽明帝與諸儒間的答問,據說人數多達十萬。環橋而聽焉,乃陳榮選冀望天子(明神宗)能有尊經重學的表現,並期望自己亦能躬逢其盛。
--筆者按:陳榮選在文末有「環橋而聽焉」之語,諒是因關切「聖德」而發。就在明神宗萬曆十七年底,曾有位大理寺評事雒于仁上了「獻四箴以諫疏」,其中指陳神宗有「酒、色、財、氣」四大毛病,說得很不中聽。神宗見疏後怒不可抑,在十八年元旦當天便召首輔申時行等四輔臣來見,對他們大大發了一番牢騷、意欲重懲雒于仁;申時行等好說歹說安撫了一陣,最後提出向雒于仁的上司傳個話、讓此人自行去任可也,神宗的火氣才稍平息(詳細經過見於申時行所撰「召對錄」)--申時行本只想讓雒于仁暫避聖怒,但幾天後大理寺上奏:「評事雒于仁以病乞回籍」,神宗卻回以:「雒于仁出位妄言,朕已姑容,今又託疾規避,令革職為民」(見「明神宗實錄」);不只叫他滾蛋、還貶為老百姓,好心勸諫結果落得回家吃自己。像這一類的事情雖發生在朝中,但言語傳遞總能到達遠方,外省官宦甚或百姓也會風聞皇帝好酒、好色等等「聖德有虧」之事。皇上是天生聖人,當作萬民表率,如今有這等表現,叫人豈能不憂心國運?陳榮選欲「環橋而聽焉」,實乃冀望神宗能養心修德、好學守禮,勿再沉湎聲色也。
……介紹過龔錫爵對陳榮選此書之推介、以及陳榮選自道此書撰著的心路之後,該當來介紹一下:陳榮選的這部「集註」,是怎麼樣構成的?書名既云「集」,可知是彙集多人之說解。而對於採取他人著作所載說法時如何標示區隔,陳榮選之自敘文末與署名之間以雙行小字加了一段附註,這段文字如下:
○按:是編以匯澤陳氏澔之「集說」為主,而參以「大全」諸說,及採近世諸名家,去疵存正,以歸于一。其用「集說」者則稱「陳註」,其用餘說者,各稱其姓氏。間亦有出一二膚見,與舊註不同者,則不係姓氏,或用愚按字以別之。 (筆者按:這裡所謂的「大全」,即「禮記集說大全」。據「皇明通紀法傳全錄」卷十五載,明成祖永樂十二年(西元1414)十一月,成祖命胡廣、楊榮、金幼孜總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聚集朝臣教官等文學之士開館修書。書成後成祖親為之序,命頒於東宮及諸王諸大臣,復頒於兩京國子監及天下郡縣學。)
在這段附註中,陳榮選已經說明了將他自己的意見與取自他書的說法區分的義例。以下,筆者就簡單取陳榮選「禮記集註」開頭的一小部分錄出、並將之與其他註解禮記之著作做一番比對。原書中經文用大字,註文用雙行小字,筆者也就依樣分為經文與註文以求明晰。在經文之中間或夾有小字,係標出其上經文該字之讀音或義同某字,於下以括號表示,如(無)。陳榮選之「禮記集註」開頭部份如下:
經文:曲禮上第一
註文: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節文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故先王教禮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張子曰:物我兩盡,自曲禮入。朱子曰:此篇雜取諸書精要之語集以成篇,雖大意相似,而文不連屬。
經文:曲禮曰:毋(無)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註文:此禮經首章,以敬一言,盡三百篇之旨。盖修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也。毋不敬,謂身心一於敬也。儼若思者,容貌端重而若有所思,則貌無不敬矣。安定辭者,詞氣和平而不至躁急,則言無不敬矣。此皆君子脩己以敬之功,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朱子曰:此言君子脩身之要,乃禮之本,故以冠篇。
--由陳榮選敘文附註所言「不係姓氏,或用愚按字以別之」之義例,易使人認為「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而以曲禮為之首」及「此禮經首章……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這兩段註文,好像都是出於陳榮選自作,但實際上沒這麼簡單。例如篇名之註文「曲,謂禮之節目曲折者也」這一句,在陳澔「禮記集說」中即有註:「經曰:曲禮三千,言節目之委曲其多如是也」,可看出陳榮選之註文是依其文而略為縮改。至於「節文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故先王教禮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這兩句,在黃乾行「禮記日錄」同一處的註文中即有「然微文之不謹,則全體亦不行矣。是以先王教人每謹於微,而以曲禮為之首篇」云云,可知陳榮選是採其言而略改數字。至於像篇名註文之末引「張子(筆者按:即宋儒張載)曰」與「朱子曰」兩段前賢之語,在「禮記集說」與「禮記大全」中亦早有用過。而經文第一節註文「以敬一言,盡三百篇之旨。盖修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也」這一段,在明人徐養相「禮記輯覽(書前有隆慶五年徐養相自序與萬曆十一年吳主恕序)」一書中即有「此禮經首章,以敬之一言,盡三千三百之旨。言脩身為安民之本,而主敬為脩身之要」云云(至於徐養相的註文是否係「兼併」前人之語,筆者還沒向上探源追溯;但從書名「輯覽」來看,恐亦非出自徐養相自己心得)。註文「儼若思者,容貌端重而若有所思,則貌無不敬矣。安定辭者,詞氣和平而不至躁急,則言無不敬矣」這兩句,在「大全」中亦已引「西山真氏(真德秀)」之語:「其容貌必端嚴而若思,其言辭必安定而不遽」;陳榮選乃依其文而敷演之。註文「此皆君子脩己以敬之功,而安人、安百姓即其效也」這一句,其實也是用了「集說」與「大全」中都引過的前賢劉氏(可能係劉彝,筆者還不能確定)之註解:「此君子修己以敬,而其效至於安人、安百姓也」,只是略易數字。至於註文末引朱子之語,同樣亦已見於「集說」與「大全」,但陳榮選有改短了些,原註為:「朱子曰:首章言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乃禮之本,故以冠篇。」
筆者將陳榮選的「禮記集註」,與其他註解禮記諸作取一小部份來比對的結果,就如前面所列:由「曲禮上」篇名與經文第一節的註文來看,開頭「不係姓氏」也沒冠以「愚按」的部份,幾乎是「無一字無來歷」;而引前賢「張子曰」與「朱子曰」之語,想來也不是陳榮選自己去查這二人的著作之後所得,而是由「集說」或「大全」中所見者取而用之。或許,陳榮選是因在自敘與附註中已明言,這部「集註」乃「以匯澤氏之註,參之近世長樂陳氏、玉巖黃氏諸先進之論,并以師友所聞」、「以匯澤陳氏澔之『集說』為主,而參以『大全』諸說,及採近世諸名家」;在開頭便直言自己用了很多別人的東西,因而便沒有一一去詳說「出處」為何。但陳榮選既已言「其用『集說』者則稱『陳註』,其用餘說者,各稱其姓氏」,就該依循這樣的義例去做才是;而他並沒有做到,這實在不能不說是白圭之玷。明代中期以後之人註解經書時,對於引用的「出處」常有未予說明、逕加兼併的情形,這種現象非陳榮選一人獨有,時代之學風如此也。而對於這種風氣,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卷十八「竊書」條中就狠罵過(話說得很難聽,故筆者不於此照錄);這種情形既是所在多有,光獨對陳榮選一個人高標準要求、也是不太公平的--關於陳榮選註解莊子的作品,筆者已有言必需將其中純出於他自己心得的部份,與引用他人著作的部份區分開來,才能正確地評估其書價值。若要評斷其「禮記集註」,這一道工序也是勢所不能免;但該書中到底有多少陳榮選之「一二膚見」、像開頭有冠以「愚按」之註文?要詳細比對這十卷四十七篇(筆者按:原本是四十九篇。因朱熹將「中庸」與「大學」納入四書並加以註解,故陳澔「集說」對此二者便已略而不註、陳榮選也就依樣跳過不碰;畢竟舊時可沒多少人敢於和朱子「尬看看」。)註文的功夫非是小可,筆者沒這等本事;就看未來是否或有欲以「陳榮選的禮記學」為題的學者、肯在這上面投注心力了--筆者對陳榮選此著的比對工作,只是很簡單地挑了最開頭的一小部份,就全書份量而言微不足道、也談不上取樣方法,故結果不能說具有任何代表性,只是提醒嗣後有心人該當注意之事而已。
(筆者按:為謹慎起見,連開頭冠有「愚按」之註文,最好也要詳細查覈一番;畢竟今人見解與百千年前古人不謀而合的情形,偶爾也是會有的。)
對於陳榮選的「禮記集註」,筆者沒有全面性的研究、沒有資格貿然評論其價值;而筆者前面已提過,找不到有陳榮選同時或在他之後的時代中,有人在註解或論述「禮記」經義時曾引用過陳榮選的著作、或是誇讚他對理解「禮記」一書所作出的貢獻(為之作敘的龔錫爵自不能算數)。不過,雖然在中土難覓隻字片語評價,但倒有位日本大學者曾扎扎實實將陳榮選這部書讀過一遍;他的意見,不妨參考。
在本文開頭,筆者曾提過:藏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之陳榮選此著,原是屬於「內閣文庫」中(該文庫係由德川家康創建之「紅葉山文庫」、幕府的大學綜合教育機構「昌平坂學問所」、及「醫學館」等處圖書彙集而成),而該書之舊藏者「林家(大學頭)」,在舊時日本儒學界可稱是宗師一族。第一代之林羅山(本名信勝,號羅山),以廿三歲之齡便被其師藤原惺窩推薦給德川家康、成為德川家的智庫,除了參與幕府政事機要、起草重要公文書,還為二代將軍秀忠講學、嗣後又成為三代將軍家光的老師,對德川幕府之文治影響重大。林家第二代林鵞峰(本名恕,通稱「春齋」,號有鵞峰、向陽軒等),係羅山第三子,經史子集無所不究,又通曉日本歷史,亦受幕府重用而獲賜「弘文院學士」之號,並致力於講學、提攜後進,闔國推其為儒宗。林鵞峰之子林鳳崗於其卒後承襲乃父職祿,幕府於湯島臺設立昌平黌(後之昌平坂學問所),林鳳崗被擢為「大學頭(昌平黌之管理者)」;其後林家亦有數代以儒學見重於當世。林家所藏之豐富典籍,後來被納入昌平坂學問所書庫,繼而併入內閣文庫,成為今日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書的一部份。
陳榮選的這部「禮記集註」,在每卷之末都有一段手記,係出自林鵞峰之手;像卷之一文末有記:「甲午(西元1654)之歲講『曲禮』時一覽之,點朱句(筆者按:林鵞峰於書中以硃筆點斷,並在一些字詞上畫線)。向陽子。」、卷之二文末則記:「甲午、乙未兩年之際講『禮記』時,一覽此冊了。春齋。」而在此書末卷之封底裡,林鵞峰的手記是這麼寫的:「陳榮選『禮記集註』,其書新出,然與陳澔『集說』參考之,則非無益於本文。余講戴記時,逐篇一見之;及畢講,而此書亦周覽了。萬治己亥(後西天皇萬治二年,西元1659,四代將軍家綱時期)八月十八日。向陽子。」林家自初代羅山即以學問聞世,其家藏「禮記」註解種數諒非寥寥;而林鵞峰為傳授弟子,在開始講授前勢是將可用的教本都略覽過,而他選擇了陳榮選的「禮記集註」來搭配陳澔「禮記集說」(林鵞峰必有兩者之間的他家註解,故謂陳榮選之書為「新出」)進行講課;經過數年講授完畢、也把陳榮選此書給整個讀過一遍,林鵞峰是認為其作堪為「集說」之補充、「非無益於本文」。龔錫爵敘文中稱陳榮選之書「雖不出諸家」,但對儒門精神的把握則較他書更形精醇專粹;林鵞峰之所以挑選陳榮選「集註」,想來也是基於與龔錫爵相同的看法吧--雖非精采絕豔,然能持平中允、不失正道,亦自有可觀矣。
對於陳榮選的「禮記集註」一書,筆者的簡介就到此。數年前金門縣文化局曾有「金門古典文獻探索」出版,蒐彙自宋元以迄近代與域外之金門古典文獻資料,但猶未及於陳榮選此書。孰料在中文圈子裡打聽不到下落的古籍,數百年來是被人家珍之重之典藏在最高學府乃至國家機構中?「禮」失求諸野,還真應了這句話。有關金門地區古典文獻的探索,除了兩岸三地,其實還可更形擴大:曾是漢文化影響圈子之日本(還有琉球)、韓國、越南,甚至歐美、俄羅斯等地區國家的重要圖書館或學術機構中,可能還有機會找到僅知其名、甚至過去無聞無載之金門前賢著作。再者:既有「金門古典文獻探索」成書,其中所載各代各家之著作,就該在金門本地提供大眾皆可親近的管道,每一種書至少要有兩個複本;其一置於文化局圖書館參考室、另一份則放在金門大學圖書館之「金門地方文獻區」。富而好禮,此其時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