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任戲謔蔡復一?
——論張岱「王謔庵先生傳」中的一個錯誤
05, Aug 2013 16:10
羅元信
明末時期的山陰(浙江紹興)人王思任,字季重,號遂東,晚號「謔庵」,是位頗為奇特的人物:他二十一歲即成進士,飽學負才,原該有大好前程,但卻常因耿直忤人而屢遭彈劾落職,一生仕途偃蹇不順;甲申國變後魯王入浙,王思任方獲不次擢陞而位至禮部右侍郎,但他的屢次上疏都不見用,遂憤嘆乞休,末了在唐王時期絕食而死。他是個文人,善奕棋、懂堪輿,但也能操戈握槊,對治軍勦賊之兵事也很有一套。他以小品文著稱,評點過湯顯祖的戲曲,詩作亦顯才情爛漫但卻長期為人忽視。他聰明絕頂、捷思妙語,但其個性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他常逢人便「肆口詼諧」、「調笑狎侮」,甚至有了年紀也不改,「虐毒益甚」。在王思任生存的年代,也正是金門科舉人才輩出之時;就筆者所知,至少有兩位金門先賢是曾與王思任有過接觸關係,其中一位是「探花宰相」林釬。在清初浙江餘姚人邵廷采所著「思復堂文集」卷二「明侍郎遂東王公傳」中有載,當崇禎三年時,王思任由松江府學教授陞為國子監助教,當時他曾「唱明孔、曾授受微指(筆者按:此當指四書中之「大學」。因朱熹「大學章句」中言此篇經、傳分別為曾子述孔子之言、以及門人記曾子之意。)」,解說得十分精采,「名理圓暢」,以致「祭酒林釬、司業陳仁錫皆下席謝教」,還特意將王思任的講解以大字書寫公布,以便學子摹寫傳誦。只可惜王思任和林釬之間關係的記載就只有這麼一點點,筆者找不到其他有關兩人之間探討學理或詩文酬唱的記錄了。另外一位與王思任有關的金門先賢是蔡復一,在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張岱之「瑯嬛文集」卷四「王謔庵先生傳」中,有一段記載是王思任藉景生謔、調侃蔡復一的故事,如下:
蓋先生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川黔總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閒住在家,思以帷幄屈先生,檄先生至。至之日,讌先生於滕王閣,時日落霞生,先生謂公曰:「王勃『滕王閣序』,不意今日乃復應之。」公問故,先生笑曰:「『落霞與孤鶩齊飛』,今日正當落霞,而年兄眇一目,孤鶩齊飛,殆為年兄道也。」公面頳及頸,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上開這段故事,在民國時期周作人先生寫「關於『謔庵悔謔』」這篇文章時就曾引用(見「知堂書話.上」)。較晚近的學者,如大陸浙江師範大學陳蘭村教授所作「論明代中後期市民傳記的審美趣味」(「貴州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浙江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王慧穎女士「張岱傳記文學創作初探」(「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張則桐副教授「『真氣』與『深情』論--張岱的人物傳記和人物小品」(「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學版)」2007年第1期)、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郭英德教授「論明人傳狀文的文體特性與文化內涵」(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人文雜誌」2007第5期)等期刊論文,專書如陳蘭村教授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第317頁(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郭預衡教授「中國散文史」下冊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等,都曾引用過這段故事。而大陸的散文家兼文學評論家費振鐘先生所著「墮落時代」書中論「末世幽默」這一節,在述及王思任的部分,不僅引用這段故事,更進而闡論曰:
按理說,王思任與蔡敬夫是同科朋友,況且蔡敬夫又是好意請他來贊襄帷幄,王思任如此尖刻,似乎有點不近人情。然而,王思任這樣放言無忌,不僅是因為他「眼俊舌尖」,實在也是他心氣太高傲的緣故。他二十舉於鄉,第二年又中了進士,「房書出,一時紙貴洛陽。士林學究以至村塾頑童,無不口誦先生之文(筆者按:此亦出張岱「王謔庵先生傳」)」。如此不世之才士,卻要屈身做幕客,這怎麼說都是一件不能教他心裡快活的事,所以要借題惡作劇一回,其實也是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平之氣。笑人者自笑,王思任自然比別人更加懂得他在滕王閣上的心理。他願意用這種嘲謔方式求得人生的平衡,想必蔡敬夫不能理解,因而也就不能原諒他了。
--王思任藉「滕王閣序」之句嘲謔蔡復一的這段故事,出之於張岱筆下。說到張岱與王思任,雖然年紀差了二十來歲,但其關係是相當密切的:王思任與張岱的祖父張汝霖同為萬曆二十三年進士,又同樣是紹興人,故有通家之好;王思任一生宦途多波,失位時又都是回老家居住,故張岱少時得以受教於王思任。對於張岱而言,王思任不僅是位值得尊敬的長輩、「年祖」,更是導師與「古文知己」(見張岱「祭周戩伯文」)。除了作「王謔庵先生傳」,張岱的文集中也存有書信「與王謔庵年祖」、並為王思任作「像贊」。凡此種種,足證張岱是為王思任作傳的絕佳人選,出自其筆下的記事應都是信而有徵。然而,上開「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其中卻有一個長久以來為人忽略的疑點:「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贛江畔,而按張岱所云,此事發生時蔡復一的職務是「川黔總督」,則他所統轄的地域遠在西偏,怎會是在「滕王閣」設宴為王思任接風呢?從地理位置來看,張岱所記的這段故事內容透著古怪;而若進一步考證其中所涉人事地,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張岱所記這段故事,實屬子虛烏有,不曾發生。
關於王思任曾至滕王閣的記錄,不難考見。王思任曾撰「重修滕王閣記」(見「乾坤正氣集」卷五百七「王季重先生文集卷四」),內中自道他曾兩度到過滕王閣:第一次是在「天啟乙丑(五年,西元1625),予為廬游,道出洪都,登閣」,但王思任初次登閣的印象頗惡劣。按滕王閣曾多次燬而重建,王思任所見係萬曆四十四年時江西巡撫王佐、左布政使王在晉募資重建者;依王思任之見,首先基地就差,「閟城而立(建在城內)」而非在江畔,以致週邊白丁往來雜沓,「閣之下,豭豬蝕履,博徒醉呶。臨江渚者,梟杓惡志,糞艘萬鱗,馬通迷陽,起居蹲沓」,讓王思任看了都快抓狂。嗣後當「崇禎甲戌(七年,西元1634)」,王思任因出任九江兵備僉事而第二次到滕王閣時,見到的是前一年江西巡撫解學龍所重建者,憑江而立,「復落霞秋水之觀,雲日麗香,襟期爽滌,煥哉閣也!」;這次重修使王思任覺得殊值稱道,故作記以誌之。至於,在故事內的另一位主角蔡復一,當王思任到過滕王閣的兩個時段,他又是身在何處呢?關於蔡復一的生平,毋庸在此叨敘:他確與王思任同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登科後曾歷任刑部主事、湖廣參政等多項職務。天啟二年十一月,蔡復一由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改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據「明熹宗實錄」卷廿八)。當時已發生四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之叛亂、貴州水西宣慰使安位之叔父安邦彥亦起兵響應,而貴州巡撫王三善在天啟四年初於亂軍中遇害,於是蔡復一臨危受命,朝廷擢其為「總督軍務巡撫貴州,兼制湖北、湖南、川東、川南、雲南、廣西附近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並賜尚方劍。由天啟四年後半到天啟五年初,蔡復一本是逐漸由守轉攻、屢有斬獲,但後來因部將冒進深入,部分部隊又怯戰退逸導致全軍潰散,遭逆襲大敗;朝廷因而於天啟五年三月下命解除蔡復一職務。惟蔡復一雖已是候代之身,仍是積極籌措軍務並分路進勦,曾再度重創叛軍;但原該接替蔡復一的後繼者王瑊卻遲遲不至,導致蔡復一無法交代卸任,根本走不開。蔡復一原本健康情況即不佳,加上督師操勞,自天啟五年四月起便病體沉重,復染瘧痢,末了於天啟五年十月四日病逝於貴州平越軍中(蔡復一督師經過,參見大陸陳慶元教授「金門蔡復一年譜初稿」,載於「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蔡復一生命的最後一年經歷來看,當王思任入江西遊山玩水之時,蔡復一正遠在貴州為勦亂而日夜勞瘁,豈有可能擅離職守、分身到千里之外的滕王閣?而就算王思任是何等國士無雙,蔡復一在被解職前若真曾想邀其入幕,派人帶封信和禮物去聘請即可,也沒可能遠出到江西相迎。至於遭解職後就更沒有找人來「贊襄帷幄」的必要了。可知張岱所記:那年蔡復一因王思任之戲謔而在滕王閣上臉紅到脖子這段故事,純屬虛構造作之語,完全不可能發生。
若要問:既然蔡復一在天啟五年不可能到滕王閣,那張岱又怎會記下這麼一段故事?會不會王思任當時在滕王閣嘲謔的是他人,而張岱誤記係蔡復一?抑或王思任是在更早之時於其他地點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調侃過蔡復一(欲以「滕王閣序」之句為戲謔之發端,不需要身在當地不可)?欲探討第一種可能性,就得更詳細考察王思任游滕王閣時的前後經過。據王思任所撰「王季重先生自敘年譜」(以下簡稱「年譜」)中記載,天啟五年時他五十一歲,在守完父喪後前往江西境內旅行,先是到旴江石巖觀音庵為母親還願,其後曾與諸多門生、官宦友人晤面讌飲,到過龍虎山看山景,還曾弔祭過湯顯祖等人,行程滿滿;但在遊滕王閣時記載只有一句:「看滕王閣長天秋水」,就沒更多話了。至於遊滕王閣之後,王思任確乎是有和一位「同年友」見面,據年譜下文云:「俄而江州兵使者同年梁懸藜,以官舟相逆」。這位「梁懸藜」即梁應澤,字射侯,號懸藜,錦衣衛籍,河北保定府清苑人,亦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天啟五年時梁應澤官任九江兵備僉事(王思任後來亦任此職),便盡地主之誼招待王思任,陪他去遊覽落星石、琵琶亭等名蹟,又在九江之能仁寺設宴為其洗塵。對於梁應澤之款待,王思任在「年譜」中讚曰:「久別叩首,北人尚有古道」,並稱宴席「餉饋精腆」,而且他還作了「贈梁懸藜兵使」一詩(見「謔庵文飯小品」卷二)以酬故人之情誼。從這些跡象來看,王思任在與梁應澤相見的這段時間內諒無因其「毒舌」而生不懌(筆者也沒找到任何關於梁應澤係「眇一目」的記載)。而且王思任去江西是為遊覽與晤友弔舊,並非是謀職而往;與梁應澤分別後,王思任的行程亦無越過江西更向西行,在拜訪陶潛故里等處之後,倦遊便還家了。「年譜」在整個天啟五年部分記載中,也不曾出現王思任以「落霞與孤鶩齊飛」嘲謔某人的段落。可以說,張岱在「王謔庵先生傳」中所記發生在滕王閣之事,由王思任的「年譜」中完全找不到跡象。
至於:王思任會不會是在更早之時,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調侃過蔡復一?關於這一點,得稍微探究一下這兩人間的關係。王思任與蔡復一不僅是「同年友」,而且還是「師出同門」。王思任「年譜」中記自己中進士時,係「出南充黃慎軒師之房」;而在蔡復一「遯庵文集」中有「祭黃慎軒座師」一文,可知兩人在應會試時都是「黃慎軒」(即黃輝,字平倩,南充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以能詩善書聞名,歷編修、右中允等職,官至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卒於官)取其卷,故二人成進士後應是立即相識。而在王思任著「避園擬存詩集」所收「觀海」與「桃李言」二詩之末,還附有蔡復一的評語。此外,在王思任「年譜」萬曆三十八年部分有記:那年他因寒疾病重,「百日不食,幾就木。他人望疫裹足,獨同年蔡公復一朝夕視慰,仔肩後事,君子哉!」(筆者按:池顯方「蔡敬夫先生傳」中有提到,在萬曆三十九年之前,蔡復一曾由兵部車駕司郎中「例擢藩臬」。配合王思任的記載,蔡復一應是至浙江任職,惟確實職務尚不明。)由於王思任和蔡復一歷宦地點與本籍不同,兩人無論在朝或在野期間應是罕有機會碰面,但蔡復一對待王思任是很夠義氣的。然而,雖有「朝夕視慰」之跡證,但蔡復一對王思任的照顧應是出於同年同門之誼,而非私交甚篤--由王思任與蔡復一兩人現存的詩文、書信等的標題中,找不到像有特為對方而寫的文字;若是常有往來,該會有更多記錄才是。而且,由兩個人的性格來看,恐怕也很難有多少交集:王思任「出言靈巧,與人諧謔」,但蔡復一可就嚴肅得很。比蔡復一晚一科成進士的錢塘人黃汝亨,曾於蔡復一之父蔡用明去世十二年後受託作墓表,內中有言:「憶予作選人長安,時與元履游,見其敝衣蓬首,手不釋卷;又見省中人,不畏長官而畏元履,每呵殿至,輒避匿。嘗怪元履甫弱冠,起家儒生,何嚴冷若此?」(見黃汝亨「寓林集」文卷之十六「誥封承德郎刑部員外郎原任樂至令蔡先生墓表」。鍾惺「隱秀軒集」卷第二十二為蔡用明而作之「蔡先生傳」,內中亦言蔡復一「其人嚴冷深情」。)--蔡復一才二十多歲時,就以像道學老夫子般的冷面肅容而聞名;像這樣開不得玩笑的人,王思任敢不敢、或有沒那種興緻去撩撥他,而且還拿人家生理上的缺憾去開玩笑?即便是「毒舌」成性如王思任,恐怕也有點太甚了。而在王思任所記「悔謔」(見「謔庵文飯小品」卷二)一篇中,記載了其嘲謔各式人物的四十則故事,其中亦無一字涉及蔡復一、或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來嘲謔眇一目者的橋段。古人自撰紀年,對故舊之謝世至少該提上一句;但王思任的「年譜」中甚至也沒記載蔡復一去世的消息,可見兩人關係並不密切。
從王思任與蔡復一的關係來看,雖尚不能完全排除王思任有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來嘲謔蔡復一的可能性,但出現在「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記載,卻頗有蹊蹺:若此事是發生在其他無法確知的時間地點,張岱記述時儘可含糊言之,沒必要非得定其於天啟五年時滕王閣上(張岱未言時間,但王思任於蔡復一生時僅在此年到過滕王閣,蔡復一也是這段時期職膺總督)。而張岱為他所尊敬的「年祖」作傳,也不可能是出於自己編造此事。那麼,能提供一個如此煞有介事、實際上卻又不可能發生之「軼聞」者,只有一種來源:某位「好事者」--此人靈機一動,由王勃的名句想出一個「梗」,可用以嘲謔眇一目者(不論在顧炎武「唐韻正」或「廣韻」、「洪武正韻」中,「鶩」、「目」二字都屬入聲一屋,可以押韻)。可是光有點子,無法具形,必須依附在某些角色上才成個故事。但這樣巧妙的一個「梗」,可不能隨便用掉;同樣的一個笑點,發生在一般士庶、路人甲乙身上,絕比不上說它是發生於蘇東坡與佛印、或蘇小妹與秦少游之間來得吸引閱聽者。職是之故,造作此「梗」者必需效莊子「重言」之法,以名人作為故事中的角色;而且故事發生的最佳地點自然是滕王閣,讓角色見景起興,既顯捷思又不流於造作。說來真是無巧不成書:在遊覽過滕王閣的名人當中,王思任素以諧謔機敏著稱,而且他又正好有一位同年友蔡復一眇一目;各種條件近乎渾然天成、「故事」就這麼產生了。由其造作的內容來看,這位好事者諒應亦是明末清初江浙一帶文人圈子中的一員:他知道王思任到過滕王閣、也曉得王思任經常落職賦閒,故以受邀作幕友為由,讓王思任去滕王閣與蔡復一「面談」。但雖然諸般要素配合得近乎無瑕,畢竟還是有一個破綻,那就是蔡復一不可能在天啟五年前往江西。而張岱之所以採信此事且寫入「王謔庵先生傳」,其原由也非不可解:張岱固然與王思任關係親近,但他(或任一位傳記作者)畢竟不可能是「全知者」。欲為王思任作傳,張岱自得向各種來源廣蒐其事蹟,再進行剪裁;而若其採集到的「故事」,其中並無明顯牴觸張岱對王思任之所知、又能充分表現其「矢口放言,略無忌憚」之個性,被納入傳記材料的機率自然就大。按:張岱不僅是位文學家,他還著有「史闕」、「石匱書」、「石匱書後集」等史著,在為人作傳時,張岱應比一般文人更為嚴謹,會要求自己「事必求真,語必務確」(見「石匱書自序」)。然張岱對蔡復一之所知恐是不足,「石匱書」中雖有不少萬曆至天啟間人物之傳記,但偏生就沒有為蔡復一立傳(該書唯一提到蔡復一的部分是在卷十五「熹宗本紀」天啟四年:「四月,川貴總督楊述中聽勘,以蔡復一代。」)。張岱諒是由於對蔡復一之經歷不曾細察,才會把「落霞與孤鶩齊飛」一事給寫進王思任傳中了。
筆者認為:王思任嘲謔蔡復一之說,僅是藉實際存在之人、事編造的故事,並非實事。或許有人會質疑:真能有這麼剛好湊巧嗎?於此筆者就另舉一例,這種「編派」可不只是發生在王思任頭上,與他同時代的錢謙益也有過。在清人「獨逸窩退士」所編笑話集「笑笑錄」卷五,有一則題為「杖銘」曰:「相傳錢虞山有一杖,自制銘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歸國朝後(入清後),此杖久失去,一日得之,有人續云:『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錢為之惘然。」--錢謙益一生數度起落、到頭來在國家危亡之際腆顏降敵,續其「杖銘」者看似正踩著其痛腳,但這仍是個編造出來的故事:因錢謙益「初學集」卷二十七便有「杖銘」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吾與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崇禎八年春,牧翁銘。」。「初學集」刻於明亡之前,取孔子這兩句話作「杖銘」,原是錢謙益所自為,非是他人巧對續成,不過倒真是成了讖語。「杖銘」故事很容易看出是造作,因其出世甚晚(「笑笑錄」編者自序作於光緒五年),又見於「初學集」。但「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也許在王思任還在世時就已產生也未可知;惟一旦經過張岱用以入傳,這個「故事」便成為「重要資料來源」之一部分,這也就難怪歷來學者盡皆照錄、不疑有他了。
(關於錢謙益的「杖銘」,筆者於此要插入一點補充:這到底是不是他的「創作」,說實在筆者難以確定;因為在南宋人祝穆所編「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八中已有載,北宋時代的陳瓘亦曾作「杖銘」、而且文字和錢謙益的近乎全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由於這兩句很適合作「杖銘」又能成對之語,本是出於古代讀書人皆知的「論語」,因此也不能咬定錢謙益就沒可能在陳瓘之後也有同樣的靈感,以故「與古人合」。可是:若要說以錢謙益之博學多識,竟會沒讀過「古今事文類聚續集」、或其他來源記載的陳瓘所作「杖銘」,筆者也難以相信。而且,錢謙益於引孔子語時有改字,這也透著古怪;在「述而篇」中孔子對顏淵說的是「唯我與爾有是夫」,陳瓘去掉後三字變成「唯我與爾」,但錢謙益的則是「惟吾與爾」。同樣引「論語」,錢謙益卻把「唯我」改成「惟吾」,以其學識根底衡之,絕不可能是出於誤記或無意之舉,筆者覺得這倒像是出於「心虛」之故;因為是襲人故智、所以故意製造一點不同,以示非由仿效而來者。但這個跡證也不是絕對性的。到底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在地下的「牧翁」自己心裡有數了。)
筆者在前面列舉的諸多期刊論文、專書中引述「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大抵是為了闡述王思任之個性風格、或張岱為人作傳筆法的例子,不是由考實的角度觀之;緣於是出自張岱這位重要關係人的記述,引用者未經深究而逕行採納,也還無可厚非(畢竟若要卯起來逐一詳查引文內容之正確性,那可真是殚耗精慮的大工程)。幸好,若是棄去此段不用,應該也還不致對諸家原本的文章有多大影響,只要另找個例子取代或跳過即可。然而,「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入其彀中的可不只前述諸君,連專研王思任生平行述者也會「中招」。王思任之人與詩文雖是值得研究,但兩岸是近十餘年來才漸有較多人以之為論述題目;說到近三十年來研究王思任的首開先河者,當屬台灣的陳飛龍教授:他於民國七十一年年底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四十六期發表了「王思任年譜」(嗣後收入「王思任文論及年譜」,1990年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由王思任與時人、稍晚者等之詩文記述中整理出頭緒,實乃用力甚勤。但由於張岱「王謔庵先生傳」之載,陳著「王思任年譜」於天啟五年間便據以記曰:「先是同年生蔡敬夫,總督川黔,聞季重閒居故里,欲延其屈為幕僚,乃宴之於滕王閣,席中,季重又以狎謔忤之,此議遂絕。」--在陳飛龍教授之後,大陸的呂明先生於2004年所撰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亦以「王思任年譜」為題,並於「古籍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卷上發表「新編古人年譜常見訛誤辨析--以陳飛龍《王思任年譜》為例」一文,指出陳著中諸如王思任生年誤繫等錯處。在寫碩士論文時,呂明先生已有1998年出版之「王季重先生自敘年譜」作為根柢,可說比陳飛龍教授在立足點上佔了優勢。但在述及天啟五年王思任至滕王閣一事,呂明先生同樣亦為張岱所誤,記曰:「同年友蔡敬夫任川黔總督,宴季重于滕王閣」。在此條記事之下,呂明先生除了「王謔庵先生傳」,還引用了乾隆本「福建通志」中蔡復一的傳記文字,資料臚列較多。惟呂明先生雖注意到該核對一下蔡復一的履歷、也知道王思任的「年譜」在天啟五年間根本沒提到蔡復一或「落霞與孤鶩齊飛」,但他仍沒勘破:即便是張岱也可能有錯。在引述「福建通志」文字之後,呂明先生續曰:「案:天啟五年乙丑十月,蔡復一因勞累過度而卒於平越軍中。同年,季重游江西旴江等地,二人應該於此年十月之前在滕王閣一聚,姑繫于此時。」呂明先生該是已瞧出有些不對勁,但又不敢大膽質疑張岱寫的傳文,也只得「姑繫于此時」、把問號留在心裡--說來說去,關於這樁「誤傳」會流諸後世,採用它入傳的張岱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他不僅是文學家、史家,也是位旅行家,對省份分野概念應該清楚;當他聽得「川黔總督」竟會跑到江西滕王閣,心裡就該起疑,不當逕將此一傳聞入傳才是。前面筆者提過大陸的郭英德教授所撰「論明人傳狀文的文體特性與文化內涵」這篇文章,其中第三節標舉明人作傳對傳主事跡的選取有「求奇嗜異」的傾向,而「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便是在此節中被引用的例子之一。或許張岱就是太過專注於此事之令人「絕倒」,才會疏忽了寫傳記時該有的查證工作吧。要之,「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能使張岱相信是「年祖」之所為,又在數百年後還屢為學者引述,自然是有其不簡單處:配合當下人物情境而引用名文典故、以諧音押韻來製造笑果,這種事例在王思任的「悔謔」中即可見到。都落魄到得在「同年友」帳下討生活了,可一旦謔語到了舌尖就是吞不回,縱令會壞了衣飯,也非得吐之而後快;王思任曾多次因「毒舌」而招人生恨甚至打擊報復,說他會白目到觸忤好心想幫助他的「東家」,也不會令人太訝異。這段「軼聞」瞧起來,十足就像是「謔庵」會幹的事兒--若王思任地下得知有此一謔,大概也會拊髀躍起、巴不得當年登閣時真有個獨眼人在場吧?
--有關「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錯誤,筆者就在此打住:茲因前面提到蔡復一係「眇一目」,筆者於下就順便談談:關於蔡復一的形貌問題。在「金門縣志.摭錄志」部分有引「司空日記(志中未言何人所著,但據書名及作者自稱是蔡復一的「同年友」,此書當係晉江人林欲棟所著;他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也是蔡復一的親家,官至工部尚書,著有「林司空日記」。可惜此書似已不存。)」中的記載,稱張天師(應即是江西龍虎山張道陵之後人,但不知是第幾代)曾言蔡復一是「千年獨眼蟒」出世。轉生出世云云,常以形貌有契合處而成說,故蔡復一眇一目當可確信。然在舊時的傳說中,蔡復一並非只是「眇一目」,他的身體殘缺之多,近乎像「施公案」中的「施不全」了:據「金門先賢錄」所載,相傳蔡復一是目眇、駝背、瘸一腳兼麻子臉,但其志向遠大,有人嘲其貌陋,他便以「一目觀天上,一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應之。關於蔡復一之形貌,除了「司空日記」之載,現今蔡厝雖還存有蔡復一著官服之畫像(見載於郭哲銘先生「遯庵蔡先生文集校釋」書首),但從其端坐的姿態無法瞧出駝背或瘸腳,因此蔡復一是否真的如傳說那般多重殘障,說實在還屬證據缺乏。而關於「麻面、駝背、瘸腳」這三點,筆者是有些存疑:因為這和傳說中「魁星」的相貌太雷同了。在大陸蓋國梁先生所著「節慶趣談」(2003年上海古籍出板社出版)所記載之民間傳說中,即有謂魁星本是個讀書人,當其成進士後晉見皇帝,皇帝問其何以麻面、何以跛足?魁星即以「麻面滿天星」、「獨腳跳龍門」應之,使皇帝嘉其敏才而獲欽點狀元。另外有些地方傳說則有提到:魁星除了麻面跛腳,也是駝背。由於蔡復一的相貌傳說與魁星「撞衫」的情形太明顯、活像拷貝來的,筆者是懷疑:稱蔡復一「麻面、駝背、瘸腳」這三點,會不會是造作傳說者越到後來越是「求奇嗜異」、才會給加碼添上去的?而像這樣強調其形體不全,不僅是造作傳說者會有益形誇張的趨勢所致,應還有一層不明言的含意--「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也不過才剛中了舉人,岳父胡屠戶就把他當成「天上的星宿」。而蔡復一不但高中進士,還位臻總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卒後還獲諡「清憲」並贈兵部尚書;像這樣的一位大人物在舊時老百姓心目中,認為他是天上星宿下凡也不為過的。在「司空日記」中,林欲棟曾曰:「以元履之剛方正直,疑為岳神鍾靈,豈蟒類所能托化?」但在傳述蔡復一故事的人們心中,「岳神鍾靈」也還嫌神格低了些,需得是天上的「魁星」下凡,才配得上其一生功烈吶。
蓋先生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川黔總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閒住在家,思以帷幄屈先生,檄先生至。至之日,讌先生於滕王閣,時日落霞生,先生謂公曰:「王勃『滕王閣序』,不意今日乃復應之。」公問故,先生笑曰:「『落霞與孤鶩齊飛』,今日正當落霞,而年兄眇一目,孤鶩齊飛,殆為年兄道也。」公面頳及頸,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上開這段故事,在民國時期周作人先生寫「關於『謔庵悔謔』」這篇文章時就曾引用(見「知堂書話.上」)。較晚近的學者,如大陸浙江師範大學陳蘭村教授所作「論明代中後期市民傳記的審美趣味」(「貴州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浙江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王慧穎女士「張岱傳記文學創作初探」(「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張則桐副教授「『真氣』與『深情』論--張岱的人物傳記和人物小品」(「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學版)」2007年第1期)、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郭英德教授「論明人傳狀文的文體特性與文化內涵」(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人文雜誌」2007第5期)等期刊論文,專書如陳蘭村教授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第317頁(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郭預衡教授「中國散文史」下冊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等,都曾引用過這段故事。而大陸的散文家兼文學評論家費振鐘先生所著「墮落時代」書中論「末世幽默」這一節,在述及王思任的部分,不僅引用這段故事,更進而闡論曰:
按理說,王思任與蔡敬夫是同科朋友,況且蔡敬夫又是好意請他來贊襄帷幄,王思任如此尖刻,似乎有點不近人情。然而,王思任這樣放言無忌,不僅是因為他「眼俊舌尖」,實在也是他心氣太高傲的緣故。他二十舉於鄉,第二年又中了進士,「房書出,一時紙貴洛陽。士林學究以至村塾頑童,無不口誦先生之文(筆者按:此亦出張岱「王謔庵先生傳」)」。如此不世之才士,卻要屈身做幕客,這怎麼說都是一件不能教他心裡快活的事,所以要借題惡作劇一回,其實也是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平之氣。笑人者自笑,王思任自然比別人更加懂得他在滕王閣上的心理。他願意用這種嘲謔方式求得人生的平衡,想必蔡敬夫不能理解,因而也就不能原諒他了。
--王思任藉「滕王閣序」之句嘲謔蔡復一的這段故事,出之於張岱筆下。說到張岱與王思任,雖然年紀差了二十來歲,但其關係是相當密切的:王思任與張岱的祖父張汝霖同為萬曆二十三年進士,又同樣是紹興人,故有通家之好;王思任一生宦途多波,失位時又都是回老家居住,故張岱少時得以受教於王思任。對於張岱而言,王思任不僅是位值得尊敬的長輩、「年祖」,更是導師與「古文知己」(見張岱「祭周戩伯文」)。除了作「王謔庵先生傳」,張岱的文集中也存有書信「與王謔庵年祖」、並為王思任作「像贊」。凡此種種,足證張岱是為王思任作傳的絕佳人選,出自其筆下的記事應都是信而有徵。然而,上開「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其中卻有一個長久以來為人忽略的疑點:「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贛江畔,而按張岱所云,此事發生時蔡復一的職務是「川黔總督」,則他所統轄的地域遠在西偏,怎會是在「滕王閣」設宴為王思任接風呢?從地理位置來看,張岱所記的這段故事內容透著古怪;而若進一步考證其中所涉人事地,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張岱所記這段故事,實屬子虛烏有,不曾發生。
關於王思任曾至滕王閣的記錄,不難考見。王思任曾撰「重修滕王閣記」(見「乾坤正氣集」卷五百七「王季重先生文集卷四」),內中自道他曾兩度到過滕王閣:第一次是在「天啟乙丑(五年,西元1625),予為廬游,道出洪都,登閣」,但王思任初次登閣的印象頗惡劣。按滕王閣曾多次燬而重建,王思任所見係萬曆四十四年時江西巡撫王佐、左布政使王在晉募資重建者;依王思任之見,首先基地就差,「閟城而立(建在城內)」而非在江畔,以致週邊白丁往來雜沓,「閣之下,豭豬蝕履,博徒醉呶。臨江渚者,梟杓惡志,糞艘萬鱗,馬通迷陽,起居蹲沓」,讓王思任看了都快抓狂。嗣後當「崇禎甲戌(七年,西元1634)」,王思任因出任九江兵備僉事而第二次到滕王閣時,見到的是前一年江西巡撫解學龍所重建者,憑江而立,「復落霞秋水之觀,雲日麗香,襟期爽滌,煥哉閣也!」;這次重修使王思任覺得殊值稱道,故作記以誌之。至於,在故事內的另一位主角蔡復一,當王思任到過滕王閣的兩個時段,他又是身在何處呢?關於蔡復一的生平,毋庸在此叨敘:他確與王思任同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登科後曾歷任刑部主事、湖廣參政等多項職務。天啟二年十一月,蔡復一由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改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據「明熹宗實錄」卷廿八)。當時已發生四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之叛亂、貴州水西宣慰使安位之叔父安邦彥亦起兵響應,而貴州巡撫王三善在天啟四年初於亂軍中遇害,於是蔡復一臨危受命,朝廷擢其為「總督軍務巡撫貴州,兼制湖北、湖南、川東、川南、雲南、廣西附近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並賜尚方劍。由天啟四年後半到天啟五年初,蔡復一本是逐漸由守轉攻、屢有斬獲,但後來因部將冒進深入,部分部隊又怯戰退逸導致全軍潰散,遭逆襲大敗;朝廷因而於天啟五年三月下命解除蔡復一職務。惟蔡復一雖已是候代之身,仍是積極籌措軍務並分路進勦,曾再度重創叛軍;但原該接替蔡復一的後繼者王瑊卻遲遲不至,導致蔡復一無法交代卸任,根本走不開。蔡復一原本健康情況即不佳,加上督師操勞,自天啟五年四月起便病體沉重,復染瘧痢,末了於天啟五年十月四日病逝於貴州平越軍中(蔡復一督師經過,參見大陸陳慶元教授「金門蔡復一年譜初稿」,載於「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蔡復一生命的最後一年經歷來看,當王思任入江西遊山玩水之時,蔡復一正遠在貴州為勦亂而日夜勞瘁,豈有可能擅離職守、分身到千里之外的滕王閣?而就算王思任是何等國士無雙,蔡復一在被解職前若真曾想邀其入幕,派人帶封信和禮物去聘請即可,也沒可能遠出到江西相迎。至於遭解職後就更沒有找人來「贊襄帷幄」的必要了。可知張岱所記:那年蔡復一因王思任之戲謔而在滕王閣上臉紅到脖子這段故事,純屬虛構造作之語,完全不可能發生。
若要問:既然蔡復一在天啟五年不可能到滕王閣,那張岱又怎會記下這麼一段故事?會不會王思任當時在滕王閣嘲謔的是他人,而張岱誤記係蔡復一?抑或王思任是在更早之時於其他地點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調侃過蔡復一(欲以「滕王閣序」之句為戲謔之發端,不需要身在當地不可)?欲探討第一種可能性,就得更詳細考察王思任游滕王閣時的前後經過。據王思任所撰「王季重先生自敘年譜」(以下簡稱「年譜」)中記載,天啟五年時他五十一歲,在守完父喪後前往江西境內旅行,先是到旴江石巖觀音庵為母親還願,其後曾與諸多門生、官宦友人晤面讌飲,到過龍虎山看山景,還曾弔祭過湯顯祖等人,行程滿滿;但在遊滕王閣時記載只有一句:「看滕王閣長天秋水」,就沒更多話了。至於遊滕王閣之後,王思任確乎是有和一位「同年友」見面,據年譜下文云:「俄而江州兵使者同年梁懸藜,以官舟相逆」。這位「梁懸藜」即梁應澤,字射侯,號懸藜,錦衣衛籍,河北保定府清苑人,亦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天啟五年時梁應澤官任九江兵備僉事(王思任後來亦任此職),便盡地主之誼招待王思任,陪他去遊覽落星石、琵琶亭等名蹟,又在九江之能仁寺設宴為其洗塵。對於梁應澤之款待,王思任在「年譜」中讚曰:「久別叩首,北人尚有古道」,並稱宴席「餉饋精腆」,而且他還作了「贈梁懸藜兵使」一詩(見「謔庵文飯小品」卷二)以酬故人之情誼。從這些跡象來看,王思任在與梁應澤相見的這段時間內諒無因其「毒舌」而生不懌(筆者也沒找到任何關於梁應澤係「眇一目」的記載)。而且王思任去江西是為遊覽與晤友弔舊,並非是謀職而往;與梁應澤分別後,王思任的行程亦無越過江西更向西行,在拜訪陶潛故里等處之後,倦遊便還家了。「年譜」在整個天啟五年部分記載中,也不曾出現王思任以「落霞與孤鶩齊飛」嘲謔某人的段落。可以說,張岱在「王謔庵先生傳」中所記發生在滕王閣之事,由王思任的「年譜」中完全找不到跡象。
至於:王思任會不會是在更早之時,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調侃過蔡復一?關於這一點,得稍微探究一下這兩人間的關係。王思任與蔡復一不僅是「同年友」,而且還是「師出同門」。王思任「年譜」中記自己中進士時,係「出南充黃慎軒師之房」;而在蔡復一「遯庵文集」中有「祭黃慎軒座師」一文,可知兩人在應會試時都是「黃慎軒」(即黃輝,字平倩,南充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以能詩善書聞名,歷編修、右中允等職,官至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卒於官)取其卷,故二人成進士後應是立即相識。而在王思任著「避園擬存詩集」所收「觀海」與「桃李言」二詩之末,還附有蔡復一的評語。此外,在王思任「年譜」萬曆三十八年部分有記:那年他因寒疾病重,「百日不食,幾就木。他人望疫裹足,獨同年蔡公復一朝夕視慰,仔肩後事,君子哉!」(筆者按:池顯方「蔡敬夫先生傳」中有提到,在萬曆三十九年之前,蔡復一曾由兵部車駕司郎中「例擢藩臬」。配合王思任的記載,蔡復一應是至浙江任職,惟確實職務尚不明。)由於王思任和蔡復一歷宦地點與本籍不同,兩人無論在朝或在野期間應是罕有機會碰面,但蔡復一對待王思任是很夠義氣的。然而,雖有「朝夕視慰」之跡證,但蔡復一對王思任的照顧應是出於同年同門之誼,而非私交甚篤--由王思任與蔡復一兩人現存的詩文、書信等的標題中,找不到像有特為對方而寫的文字;若是常有往來,該會有更多記錄才是。而且,由兩個人的性格來看,恐怕也很難有多少交集:王思任「出言靈巧,與人諧謔」,但蔡復一可就嚴肅得很。比蔡復一晚一科成進士的錢塘人黃汝亨,曾於蔡復一之父蔡用明去世十二年後受託作墓表,內中有言:「憶予作選人長安,時與元履游,見其敝衣蓬首,手不釋卷;又見省中人,不畏長官而畏元履,每呵殿至,輒避匿。嘗怪元履甫弱冠,起家儒生,何嚴冷若此?」(見黃汝亨「寓林集」文卷之十六「誥封承德郎刑部員外郎原任樂至令蔡先生墓表」。鍾惺「隱秀軒集」卷第二十二為蔡用明而作之「蔡先生傳」,內中亦言蔡復一「其人嚴冷深情」。)--蔡復一才二十多歲時,就以像道學老夫子般的冷面肅容而聞名;像這樣開不得玩笑的人,王思任敢不敢、或有沒那種興緻去撩撥他,而且還拿人家生理上的缺憾去開玩笑?即便是「毒舌」成性如王思任,恐怕也有點太甚了。而在王思任所記「悔謔」(見「謔庵文飯小品」卷二)一篇中,記載了其嘲謔各式人物的四十則故事,其中亦無一字涉及蔡復一、或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來嘲謔眇一目者的橋段。古人自撰紀年,對故舊之謝世至少該提上一句;但王思任的「年譜」中甚至也沒記載蔡復一去世的消息,可見兩人關係並不密切。
從王思任與蔡復一的關係來看,雖尚不能完全排除王思任有曾以「落霞與孤鶩齊飛」來嘲謔蔡復一的可能性,但出現在「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記載,卻頗有蹊蹺:若此事是發生在其他無法確知的時間地點,張岱記述時儘可含糊言之,沒必要非得定其於天啟五年時滕王閣上(張岱未言時間,但王思任於蔡復一生時僅在此年到過滕王閣,蔡復一也是這段時期職膺總督)。而張岱為他所尊敬的「年祖」作傳,也不可能是出於自己編造此事。那麼,能提供一個如此煞有介事、實際上卻又不可能發生之「軼聞」者,只有一種來源:某位「好事者」--此人靈機一動,由王勃的名句想出一個「梗」,可用以嘲謔眇一目者(不論在顧炎武「唐韻正」或「廣韻」、「洪武正韻」中,「鶩」、「目」二字都屬入聲一屋,可以押韻)。可是光有點子,無法具形,必須依附在某些角色上才成個故事。但這樣巧妙的一個「梗」,可不能隨便用掉;同樣的一個笑點,發生在一般士庶、路人甲乙身上,絕比不上說它是發生於蘇東坡與佛印、或蘇小妹與秦少游之間來得吸引閱聽者。職是之故,造作此「梗」者必需效莊子「重言」之法,以名人作為故事中的角色;而且故事發生的最佳地點自然是滕王閣,讓角色見景起興,既顯捷思又不流於造作。說來真是無巧不成書:在遊覽過滕王閣的名人當中,王思任素以諧謔機敏著稱,而且他又正好有一位同年友蔡復一眇一目;各種條件近乎渾然天成、「故事」就這麼產生了。由其造作的內容來看,這位好事者諒應亦是明末清初江浙一帶文人圈子中的一員:他知道王思任到過滕王閣、也曉得王思任經常落職賦閒,故以受邀作幕友為由,讓王思任去滕王閣與蔡復一「面談」。但雖然諸般要素配合得近乎無瑕,畢竟還是有一個破綻,那就是蔡復一不可能在天啟五年前往江西。而張岱之所以採信此事且寫入「王謔庵先生傳」,其原由也非不可解:張岱固然與王思任關係親近,但他(或任一位傳記作者)畢竟不可能是「全知者」。欲為王思任作傳,張岱自得向各種來源廣蒐其事蹟,再進行剪裁;而若其採集到的「故事」,其中並無明顯牴觸張岱對王思任之所知、又能充分表現其「矢口放言,略無忌憚」之個性,被納入傳記材料的機率自然就大。按:張岱不僅是位文學家,他還著有「史闕」、「石匱書」、「石匱書後集」等史著,在為人作傳時,張岱應比一般文人更為嚴謹,會要求自己「事必求真,語必務確」(見「石匱書自序」)。然張岱對蔡復一之所知恐是不足,「石匱書」中雖有不少萬曆至天啟間人物之傳記,但偏生就沒有為蔡復一立傳(該書唯一提到蔡復一的部分是在卷十五「熹宗本紀」天啟四年:「四月,川貴總督楊述中聽勘,以蔡復一代。」)。張岱諒是由於對蔡復一之經歷不曾細察,才會把「落霞與孤鶩齊飛」一事給寫進王思任傳中了。
筆者認為:王思任嘲謔蔡復一之說,僅是藉實際存在之人、事編造的故事,並非實事。或許有人會質疑:真能有這麼剛好湊巧嗎?於此筆者就另舉一例,這種「編派」可不只是發生在王思任頭上,與他同時代的錢謙益也有過。在清人「獨逸窩退士」所編笑話集「笑笑錄」卷五,有一則題為「杖銘」曰:「相傳錢虞山有一杖,自制銘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歸國朝後(入清後),此杖久失去,一日得之,有人續云:『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錢為之惘然。」--錢謙益一生數度起落、到頭來在國家危亡之際腆顏降敵,續其「杖銘」者看似正踩著其痛腳,但這仍是個編造出來的故事:因錢謙益「初學集」卷二十七便有「杖銘」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吾與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崇禎八年春,牧翁銘。」。「初學集」刻於明亡之前,取孔子這兩句話作「杖銘」,原是錢謙益所自為,非是他人巧對續成,不過倒真是成了讖語。「杖銘」故事很容易看出是造作,因其出世甚晚(「笑笑錄」編者自序作於光緒五年),又見於「初學集」。但「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也許在王思任還在世時就已產生也未可知;惟一旦經過張岱用以入傳,這個「故事」便成為「重要資料來源」之一部分,這也就難怪歷來學者盡皆照錄、不疑有他了。
(關於錢謙益的「杖銘」,筆者於此要插入一點補充:這到底是不是他的「創作」,說實在筆者難以確定;因為在南宋人祝穆所編「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八中已有載,北宋時代的陳瓘亦曾作「杖銘」、而且文字和錢謙益的近乎全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由於這兩句很適合作「杖銘」又能成對之語,本是出於古代讀書人皆知的「論語」,因此也不能咬定錢謙益就沒可能在陳瓘之後也有同樣的靈感,以故「與古人合」。可是:若要說以錢謙益之博學多識,竟會沒讀過「古今事文類聚續集」、或其他來源記載的陳瓘所作「杖銘」,筆者也難以相信。而且,錢謙益於引孔子語時有改字,這也透著古怪;在「述而篇」中孔子對顏淵說的是「唯我與爾有是夫」,陳瓘去掉後三字變成「唯我與爾」,但錢謙益的則是「惟吾與爾」。同樣引「論語」,錢謙益卻把「唯我」改成「惟吾」,以其學識根底衡之,絕不可能是出於誤記或無意之舉,筆者覺得這倒像是出於「心虛」之故;因為是襲人故智、所以故意製造一點不同,以示非由仿效而來者。但這個跡證也不是絕對性的。到底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在地下的「牧翁」自己心裡有數了。)
筆者在前面列舉的諸多期刊論文、專書中引述「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大抵是為了闡述王思任之個性風格、或張岱為人作傳筆法的例子,不是由考實的角度觀之;緣於是出自張岱這位重要關係人的記述,引用者未經深究而逕行採納,也還無可厚非(畢竟若要卯起來逐一詳查引文內容之正確性,那可真是殚耗精慮的大工程)。幸好,若是棄去此段不用,應該也還不致對諸家原本的文章有多大影響,只要另找個例子取代或跳過即可。然而,「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入其彀中的可不只前述諸君,連專研王思任生平行述者也會「中招」。王思任之人與詩文雖是值得研究,但兩岸是近十餘年來才漸有較多人以之為論述題目;說到近三十年來研究王思任的首開先河者,當屬台灣的陳飛龍教授:他於民國七十一年年底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四十六期發表了「王思任年譜」(嗣後收入「王思任文論及年譜」,1990年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由王思任與時人、稍晚者等之詩文記述中整理出頭緒,實乃用力甚勤。但由於張岱「王謔庵先生傳」之載,陳著「王思任年譜」於天啟五年間便據以記曰:「先是同年生蔡敬夫,總督川黔,聞季重閒居故里,欲延其屈為幕僚,乃宴之於滕王閣,席中,季重又以狎謔忤之,此議遂絕。」--在陳飛龍教授之後,大陸的呂明先生於2004年所撰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亦以「王思任年譜」為題,並於「古籍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卷上發表「新編古人年譜常見訛誤辨析--以陳飛龍《王思任年譜》為例」一文,指出陳著中諸如王思任生年誤繫等錯處。在寫碩士論文時,呂明先生已有1998年出版之「王季重先生自敘年譜」作為根柢,可說比陳飛龍教授在立足點上佔了優勢。但在述及天啟五年王思任至滕王閣一事,呂明先生同樣亦為張岱所誤,記曰:「同年友蔡敬夫任川黔總督,宴季重于滕王閣」。在此條記事之下,呂明先生除了「王謔庵先生傳」,還引用了乾隆本「福建通志」中蔡復一的傳記文字,資料臚列較多。惟呂明先生雖注意到該核對一下蔡復一的履歷、也知道王思任的「年譜」在天啟五年間根本沒提到蔡復一或「落霞與孤鶩齊飛」,但他仍沒勘破:即便是張岱也可能有錯。在引述「福建通志」文字之後,呂明先生續曰:「案:天啟五年乙丑十月,蔡復一因勞累過度而卒於平越軍中。同年,季重游江西旴江等地,二人應該於此年十月之前在滕王閣一聚,姑繫于此時。」呂明先生該是已瞧出有些不對勁,但又不敢大膽質疑張岱寫的傳文,也只得「姑繫于此時」、把問號留在心裡--說來說去,關於這樁「誤傳」會流諸後世,採用它入傳的張岱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他不僅是文學家、史家,也是位旅行家,對省份分野概念應該清楚;當他聽得「川黔總督」竟會跑到江西滕王閣,心裡就該起疑,不當逕將此一傳聞入傳才是。前面筆者提過大陸的郭英德教授所撰「論明人傳狀文的文體特性與文化內涵」這篇文章,其中第三節標舉明人作傳對傳主事跡的選取有「求奇嗜異」的傾向,而「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這段故事,便是在此節中被引用的例子之一。或許張岱就是太過專注於此事之令人「絕倒」,才會疏忽了寫傳記時該有的查證工作吧。要之,「落霞與孤鶩齊飛」這一謔,能使張岱相信是「年祖」之所為,又在數百年後還屢為學者引述,自然是有其不簡單處:配合當下人物情境而引用名文典故、以諧音押韻來製造笑果,這種事例在王思任的「悔謔」中即可見到。都落魄到得在「同年友」帳下討生活了,可一旦謔語到了舌尖就是吞不回,縱令會壞了衣飯,也非得吐之而後快;王思任曾多次因「毒舌」而招人生恨甚至打擊報復,說他會白目到觸忤好心想幫助他的「東家」,也不會令人太訝異。這段「軼聞」瞧起來,十足就像是「謔庵」會幹的事兒--若王思任地下得知有此一謔,大概也會拊髀躍起、巴不得當年登閣時真有個獨眼人在場吧?
--有關「王謔庵先生傳」中的錯誤,筆者就在此打住:茲因前面提到蔡復一係「眇一目」,筆者於下就順便談談:關於蔡復一的形貌問題。在「金門縣志.摭錄志」部分有引「司空日記(志中未言何人所著,但據書名及作者自稱是蔡復一的「同年友」,此書當係晉江人林欲棟所著;他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也是蔡復一的親家,官至工部尚書,著有「林司空日記」。可惜此書似已不存。)」中的記載,稱張天師(應即是江西龍虎山張道陵之後人,但不知是第幾代)曾言蔡復一是「千年獨眼蟒」出世。轉生出世云云,常以形貌有契合處而成說,故蔡復一眇一目當可確信。然在舊時的傳說中,蔡復一並非只是「眇一目」,他的身體殘缺之多,近乎像「施公案」中的「施不全」了:據「金門先賢錄」所載,相傳蔡復一是目眇、駝背、瘸一腳兼麻子臉,但其志向遠大,有人嘲其貌陋,他便以「一目觀天上,一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應之。關於蔡復一之形貌,除了「司空日記」之載,現今蔡厝雖還存有蔡復一著官服之畫像(見載於郭哲銘先生「遯庵蔡先生文集校釋」書首),但從其端坐的姿態無法瞧出駝背或瘸腳,因此蔡復一是否真的如傳說那般多重殘障,說實在還屬證據缺乏。而關於「麻面、駝背、瘸腳」這三點,筆者是有些存疑:因為這和傳說中「魁星」的相貌太雷同了。在大陸蓋國梁先生所著「節慶趣談」(2003年上海古籍出板社出版)所記載之民間傳說中,即有謂魁星本是個讀書人,當其成進士後晉見皇帝,皇帝問其何以麻面、何以跛足?魁星即以「麻面滿天星」、「獨腳跳龍門」應之,使皇帝嘉其敏才而獲欽點狀元。另外有些地方傳說則有提到:魁星除了麻面跛腳,也是駝背。由於蔡復一的相貌傳說與魁星「撞衫」的情形太明顯、活像拷貝來的,筆者是懷疑:稱蔡復一「麻面、駝背、瘸腳」這三點,會不會是造作傳說者越到後來越是「求奇嗜異」、才會給加碼添上去的?而像這樣強調其形體不全,不僅是造作傳說者會有益形誇張的趨勢所致,應還有一層不明言的含意--「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也不過才剛中了舉人,岳父胡屠戶就把他當成「天上的星宿」。而蔡復一不但高中進士,還位臻總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卒後還獲諡「清憲」並贈兵部尚書;像這樣的一位大人物在舊時老百姓心目中,認為他是天上星宿下凡也不為過的。在「司空日記」中,林欲棟曾曰:「以元履之剛方正直,疑為岳神鍾靈,豈蟒類所能托化?」但在傳述蔡復一故事的人們心中,「岳神鍾靈」也還嫌神格低了些,需得是天上的「魁星」下凡,才配得上其一生功烈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